五十五 动心忍性
五十五 动心忍性
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者,温润之物,若将两块玉束相磨,必磨不成,须是得他个粗矿底物,方磨得出。譬如君子与小人处,为小人侵陵,则修省畏避,动心忍性,增益预防,如此道理出来。
【译文】
范尧夫解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话,说:“玉,是温润之物,如果将两块玉石相磨,肯定磨不成玉,必须用其他比较粗糙的矿石,才能磨得出玉。正如君子与小人相处,被小人所欺,因此就修炼自省,避开小人,耐心忍让,从而增强预防能力,这也就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
【评析】
范尧夫在此解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为了比喻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关系。君子被小人所欺的时候才能修炼自省,从而增强预防能力。我们在此也可以引申出另外一个道理: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成功。
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想要获得超越常人的成绩,必须善于借助他人的力量,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更容易成功。想想我们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就很容易理解这个道理了。我们之所以成长为现在的自己,取得现在的成绩,怎能离开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导、同学朋友的陪伴、同事的配合、领导的支持呢?
俗话说:“有好人缘才好办事。”中国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人和”无疑是重中之重。我们做人处世离不开人际关系,处理好人际关系,做起事情来才会事半功倍,可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事业发展的基础。
典例阐幽 多一个朋友,就少一个敌人
公元200年,曹操的死对头袁绍发表了讨伐曹操的檄文。在檄文中,曹操的祖宗三代都被骂得狗血喷头。曹操看了檄文之后问手下人:“檄文是谁写的?”手下人以为曹操准得大发雷霆,就战战兢兢地说:“听说檄文出自陈琳之手。”曹操于是连声称赞道:“陈琳这小子文章写得真不赖,骂得痛快。”官渡之战后,陈琳落入曹操之手。陈琳心想:当初我把曹操的祖宗都骂了,这下子非死不可了。然而,曹操不仅没有杀陈琳,还委任他做了自己的文书。曹操还与陈琳开玩笑说:“你的文笔的确不错,可是,你在檄文中骂我本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骂我的父亲和祖父呢?”后来,深受感动的陈琳为曹操出了不少好主意,使曹操颇为受益。
曹操与张绣的合作也使后人钦佩他的宽宏大量。张绣是曹操的死敌,两个人有着深仇大恨。曹操的儿子和侄子都死于张绣之手。但是,在官渡之战前,为了打败袁绍,曹操考虑到张绣独特的指挥才能,主动放弃过去的恩恩怨怨,与张绣联合,并封张绣为扬威大将军。他对张绣说:“有小过失,勿记于心。”张绣在后来的战役中十分卖力。
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在清理战利品的时候,发现了大批书信,都是曹营中的人写给袁绍的。有的人在信中吹捧袁绍,有的人表示要投靠袁绍。曹操的亲信们建议曹操把这些当初对他不忠心的人抓来统统杀掉。可曹操却说:“当时袁绍那么强大,我自己都不能自保,更何况众人呢?他们的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于是,他下令将这些书信全部烧掉,不再追究。那些曾经暗通袁绍的人被曹操的宽宏大量感动了,对曹操更加忠心。一些有识之士听说了这件事,也纷纷来投靠曹操。
所以,一些专家们认为官渡之战实际上是一场人才的较量。曹操的话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官渡之战前夕,袁绍实力强大,地广粮多,军备充实,实力远远超过了曹操。曹操分析了当时的情况后,信心百倍地说:“兵家胜败不完全取决于实力大小,而要看主将的指挥才能如何。袁绍志大智短,色厉内荏,心胸狭窄,不能充分发挥部下才能。他的将领骄横,不服从军令。因此,不管他地有多广,粮有多足,一定会被我们打败。”由此可见,曹操深明与人合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