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幼仪杂箴二十首有序》原文注释与译文

《方孝孺·幼仪杂箴二十首有序》原文注释与译文

道之于事,无乎不在。古之人,自少至长,于其所在,皆致谨焉,而不敢忽。故行、跪、揖、拜、饮、食、言、动有其则,喜、怒、好、恶、忧、乐、取、予有其度。或铭于盘盂,或书于绅笏。所以养其心志,约其形体者,至详密矣。其进于道也,岂不易哉?后世教无其法,学失其本,学者汩于名势之慕,利禄之诱,内无所养,外无所约,而人之成德者难矣。予病乎此也,盖久欲自其近而易行者为学,而未能。因列所当勉之目为箴,揭于左右,以攻己阙,繇乎近而至乎远。盖始诸此,非谓足以尽乎自修之事也。



维坐容(11),背欲直。貌端庄,手拱臆(12)。仰为骄,俯为戚(13)。毋箕以踞(14),欹以侧(15)。坚静若山,乃恒德(16)



足之比也(17),如植手之恭也(18),如翼其中也(19),敬而外也。直不为物迁,进退可式(20)。将有立乎圣贤之域。



步履欲重,容止欲舒(21)。周旋迟速,与仁义俱(22)。行不畔乎仁义(23),是为坦途。



形倦于昼,夜以息之。宁心定气,勿妄有思。偃勿如伏(24),仰勿如尸。安养厥德(25),万化之基(26)



张拱而前(27),肃以纾敬(28)。上手宜徐,视瞻必定。勿游以傲(29),勿佻以轻。远耻辱于人,动必以正。



古拜有九,今存其一。数之多寡,尊卑以秩(30)。宜多而寡,倨以取祸(31)。宜寡而多,为谄为阿(32)。以礼制事(33),不爽其宜(34)



珍腴之惭(35),不若藜藿之甘(36)。万钟之尸居(37),不若釜庾之有为(38)。苟无待于富贵,夫孰得而贫贱之。噫!



酒之为患,俾谨者荒(39),俾庄者狂,俾贵者贱,而存者亡。有家有国,尚慎其防。



发乎口,为臧为否(40)。加乎人,为喜为嗔。用乎世,为成为败。传乎书,为贤为愚。呜呼!其发也,可不慎乎!



吾形也人,吾性也天。不天之祗(41),而人之随。徇人而忘反(42),不弃其天,而沦于禽兽也几希。



中之喜,笑勿启齿。见其异,勿侮以戏。内既病乎德,外为祸阶。抵掌绝缨,匪优则俳(43)。



得乎道而喜,其喜曷已。得乎欲而喜,悲可立俟(44)。惟道之务,惟欲之去。颜孟之道(45),反身则至。



世人于怒,伤暴与遽(46)。切齿攘袂(47),不审厥虑(48)。圣贤不然,以道为度。揆道酬物(49),己则无与。暴遽是惩,圣贤是师。颜之好学,自此而推(50)



惰学与德,汝日戚戚(51)。忧为有益,名位不光。惟日忧伤,汝志则荒。弃其所当忧,而忧其不必忧。世之人皆然,汝孰忧哉,勉于自修。



物有可好,汝勿好之。德有可好,汝则效之。贱物而贵德,孰谓道远,将允蹈之(52)



见人不善,莫不知恶。己有不善,安之不顾。人之恶恶,心与汝同。汝恶不改,人宁汝容。恶己所可恶,德乃日新。己无不善,斯能恶人。



非吾义,锱铢勿视(53)。义之得,千驷无愧(54)。物有多寡,义无不存。畏非义如毒螫(55),养气之门(56)



有以处己,有以处人。彼受为义,吾施为仁。义之不图,陷人为利。私惠虽劳(57),非仁者事。当其可与,万金与之。义所不宜,毫发拒之。



诵其言,思其义。存诸心,见乎事。以静畜德(58),以静养志。日化岁加,山立川驶。圣道卓然,焉敢不至。



德有余者,其艺必精。艺本于德,无为而名。惟艺之务,德则不至。苟极其精,世不之贵。汝书不美,自视不善。德不若人,乃不知忧。先乎其大(59),后乎其细。大或可传,人不汝弃。

【注释】

①仪:礼节。

②道:思想,学说。

③盂(yu):盛饮食或其他液体的圆形器皿。

④绅(shen):古代士大夫束在衣外的大带。《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邢昺疏:“以带束腰,垂其余以为饰,谓之绅。”古人常把自己应该注意或遵守的格言或词句写在上面。笏(hu):古代大臣朝见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以为指画或记事之用,也叫“手板”。

⑤汩:(gu):沉溺。

⑥成德:养成道德。

⑦揭:揭示。

⑧阙(que):过失,错误。

⑨繇(you):通“由”。从,自。

⑩盖:发语词。

(11)维:句首语气词。

(12)臆(yi):胸。

(13)戚:忧愁,悲伤。

(14)箕(ji):簸箕。踞(ju):蹲或坐。箕踞:坐时两脚伸直岔开,形似簸箕。一说屈膝张足而坐。古人认为是一种轻慢的态度。

(15)欹(qi):通“攲”,倾斜。侧:偏,不正。

(16)恒德:《易·恒》:“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后用以指恒久不变的德性。

(17)比:并列。

(18)植手:似为行跪拜礼时两手拄地。

(19)翼:小心翼翼。

(20)式:榜样,模范。(21)容止:仪容举止。

(22)俱:在一起。

(23)畔:通“叛”。

(24)偃(yan):仰卧。引申为倒下、卧倒的通称。

(25)厥:其。

(26)万化:万事万物。

(27)拱:两手合抱致敬。

(28)纾(shu):通“抒”。

(29)游:虚浮不实。

(30)秩:秩序,常度。

(31)倨(ju):傲慢。

(32)阿(e):曲从,迎合。

(33)制事:谓处理政治、军事等重大事件。《书·仲虺之诰》:“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

(34)爽:失,差。

(35)珍腴(yu):珍奇肥美的食品。

(36)藜藿(huo):粗劣的饭菜。《史记·太史公自序》:“粝粮之食,藜藿之羹。”张守节《正义》:“藜,似藿而表赤;藿,豆叶。”

(37)万钟:钟,古量名。《左传·昭公三年》:“釜十则钟”。杜预注:“[钟]六斛四斗。”万钟,指大量的粮食。后世多指优厚的俸禄。尸居:犹尸位,喻人居其位而不干事。

(38)釜(fu):炊器。敛口,圜底,或有双耳。有铁制的,也有铜制和陶制的。庾(yu):露天的积谷处。

(39)俾(bi):使。荒:迷乱。

(40)臧(zang):善。否(pi):恶。

(41)祗(qi):敬。

(42)徇(xun)人:曲从于人。

(43)优:扮演杂戏的人。俳(pai):杂戏,滑稽剧。这里也指扮演杂戏的人。

(44)俟(si):等待。

(45)颜:颜渊,孔子弟子。孟:孟子。

(46)暴:凶暴,暴虐。遽(ju):疾速。

(47)攘袂(mei):捋袖子。

(48)审:详知,明悉。

(49)揆(kui):度量,揣度。

(50)推:推想。

(51)戚戚:忧惧貌。

(52)允蹈:恪守,遵循。

(53)锱(zi)铢(zhu):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比喻极微小的数量。

(54)驷(si):古代一车套四马,因以称一车所驾之四马或驾四马之车。

(55)螫(zhe):蜂、蝎等刺人。《史记·淮阴侯列传》:“猛虎之犹豫,不如蜂虿之致螫。”

(56)养气:孟子提出的修养方法。《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认为养气须先“持其志,无暴其气”,有坚定的信念和目标,同时“配义与道”,遵循道德规范,注意平时的道德意识和行为的积累,以使其气“至大至刚”,“塞乎天地之间”。

(57)惠:仁慈,给人以好处。

(58)畜(xu):积蓄。

(59)先乎其大:先立其大者。

【译文】

道对于事来说,无处不在。古代的人,自年少到年长,在他生活所在的范围内,都很谨慎,而不敢马虎。故行、跪、揖、拜、饮、食、言、动有准则,喜、怒、好、恶、忧、乐、取、予有原则。有的在盘盂上刻铭文,有的在大带上、笏上写字。用来培养他的心志,约束他的形体,很详密。他们进入到道中,岂不容易吗?后世教育没有这个方法,学习失去了根本,学习的人陷入到对名势的羡慕、对利禄的诱惑中了,内部没有什么修养,外部没有什么约束,而人们养成道德就难了。我针对这个毛病,很久就想从就近而易行的地方学习,而没有做到。因而列举所当勉励的细目写成箴,揭示在左右,来批评自己的不足。由近及远,从这里开始。不是说有了这些就把应该修养的事已经说完了。



坐的姿态,背要直,容貌端庄,手放在胸前。仰视是骄傲,俯视是悲伤。不要把两腿伸直岔开,形似簸箕,也不要倾斜不正。坚定安静像一座山一样,这才是恒久不变的品德。



两足并列,如同行跪拜礼时两手拄地那样恭敬,内心小心翼翼,而外表恭敬。正直不因外物而改变,进退可作典范。将要立于圣贤的境界。



步履要稳重,容止要舒展。周旋的快慢,要与仁义并行。行动不背叛仁义,这就是坦途。



白天身体疲倦了,夜里用就寝来休息。平心静气,不要乱想。卧倒不要像趴着那样,仰卧不要挺直。安养自己的品德,这是处理万事万物的基础。



两手伸开在前面拱手,表情要严肃,以表达自己的敬意。上手应该缓慢,视线必须安定。不要虚浮不实和骄傲,也不要轻佻。远离耻辱,行动必须正派。



古代的拜礼有九种,今只存其中的一种。数目的多少,是按照尊卑的次序。应该多却少了,这是傲慢,会招来灾祸。应该少的却多了,是谄媚是阿谀。按照礼节来处理事情,不应背离应有的礼数。



吃珍馐美味而感到惭愧,不如吃粗劣的饭菜香。享受丰厚的俸禄却尸位素餐,不如生活一般却有所作为。如果不在乎富贵,谁能认为你贫贱。哎!



酒的害处,使谨慎的人迷乱,使庄重的人狂妄,使高贵的人低贱,而使生存的死亡。有家有国,请谨慎防备。



从口中说出,或为表彰,或为批评。施加到人身上,或者是喜,或者是怒。用到世上,或者成功,或者失败。流传到书上,或者是贤,或者是愚。啊呀!从口中说出,可不谨慎吗!



我的形体是人,我的性情是天生的。不敬畏天,而跟随别人。曲从于别人而忘记返回,不抛弃他的天性,而沦于禽兽的很少。



心中喜悦,笑不要露出牙齿。见到怪事,不要侮辱耍笑。如果侮辱耍笑,内对德性有亏,外则招惹祸灾。拍掌,掉了帽带,不是扮演杂戏的人也是演员。



在道上有心得而喜,他的喜是多么喜。在欲望上有所得而喜,他的悲哀马上就要来了。一心只追求道,一心只去掉欲。颜渊孟子的道,一转身就来了。



世人的怒,往往表现为暴怒和急速发火。咬牙切齿,捋胳膊挽袖子,不慎重考虑。圣贤就不这样,以道为原则。揣度合不合乎道,然后处理事物,自己则不参与。应该戒止暴怒和急速发火,把圣贤作为自己的老师。颜渊的好学,应从这里去推想。



在学习上和道德上懒惰,你每天都要悲伤。忧是有益的,名声和地位不光荣。只是每日忧伤,你的志气就荒废了。抛弃所应当忧虑的,而忧虑那些不必忧虑的。世上的人都这样,你忧虑什么呢?要勉励自己好好修养。



物有可喜好的,你不要喜好。道德有可喜好的,你就效法。贱视物而珍贵品德,道就不远了,将要恪守。



见到人家的不善,没有不知道憎恶的。自己有不善,却安然不顾。人们憎恶恶的东西,心理和你相同。你的恶不改掉,人家怎么会容忍你?憎恶自己身上所可恶的东西,你的道德每日都能更新。自己没有不善的东西,才能憎恶别人。



不合乎我的义,对小东西也不看。合乎义而得到的,就是一千辆四马车也不惭愧。东西有多有少,但无不存在着义。对于不义害怕得如同毒螫一样,这是培养浩然正气的法门。



有处己的方法,有处人的方法。他接受是义,我施给是仁。不图义,陷人为利。个人之间的小恩小惠虽然麻烦,但不是仁者的事情。应当给的,万金也给它。根据义,不应该给的,一根头发也要拒绝。



记诵他的话,要思考他的含义。存在心中,表现在行事。用静来积蓄道德,用静来培养自己的志向。天长日久,就会像山那样挺立,像水那样流动。圣人的学说卓然挺立,怎敢不达到。



道德上绰绰有余的,他的文章必定精通。文章来自道德,没有做什么就出名了。只追求文章,道德就不会来。如果达到极精的地步,世上也不宝贵它。你的书不美,自己看来觉得不好。道德上不如别人,竟不知道忧虑。先成就其大的,后成就其小的。大的也许可以流芳百代,人们不抛弃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