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牧《雪窦山游志》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邓牧:雪窦山游志

邓牧

岁癸巳春暮,余游甬东,闻雪窦游胜最诸山,往观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口堰达江。江行九折,达江口。转之西,大桥横绝溪上,覆以栋宇。自桥下入溪行,九折达泉口,凡舟楫往还,视潮上下,顷刻数十里;非其时,用人力牵挽,则劳而缓焉。初,大溪薄山转,岩壑深窈,有曰:“仙人洞”,巨石临水,若坐垂踵者;有曰“金鸡洞”,相传凿石破山,有金鸡飞去,不知何年也。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图画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次度大溪,架木为梁,首尾相啮,广三尺余,修且二百跬,独野人往返捷甚。次溪口市,凡大宅多废者,间有诵声出廊庑,久听不知何书,殆所谓《兔园册》耶?

渐上,陟林麓,路益峻,则睨松林在足下。花粉逆风起为黄尘,留衣襟不去,他香无是清也。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山势奥处,仰见天宇,其狭若在陷井;忽出林际,则廓然开朗,一瞬百里。次亭曰隐秀,翳万松间,溪声绕亭址出山去。次亭曰寒华,多留题,不暇读;相对数步为漱玉亭,覆泉,窦虽小,可汲,饮之甘。次大亭,值路所入,路析为两。先朝御书“应梦名山”其上,刻石其下,盖昭陵梦游绝境,诏图天下名山以进,兹山是也。左折松径,径达雪窦;自右折入,中道因桥为亭,曰锦镜。亭之下为圆池,径余十丈,植海棠环之,花时影注水涘,烂然疑乎锦,故名。度亭支径亦达寺,而缭曲。主僧少野,有诗声,具觞豆劳客,相与道钱塘故旧。止余宿;余度诘旦且雨,不果留。

出寺右偏登千丈岩,流瀑自锦镜出,泻落绝壁下潭中,深不可计。临崖端,引手援树下顾,率目眩心悸。初若大练,触崖石,喷薄如急雪飞下,故其上曰飞雪亭。憩亭上,时觉沾醉,清谈玄辩,触喉吻动欲发,无足与云者;坐念平生友,怅然久之。寺前秧田羡衍,山林所环,不异平地。然侧出见在下村落,相去已数百丈;仰见山上峰峦,高复称此。

次妙高台,危石突岩畔,俯视山址环凑,不见来路。周览诸山,或绀或苍;盂者,委弁者,蛟而跃,兽而踞者,不可殚状。远者晴岚上浮,若处子光艳溢出眉宇,未必有意,自然动人;凡陵登,胜观花焉。

土人云,又有为小雪窦,为板锡寺,为四明洞天。余亦兴尽,不暇登陟矣。

雪窦山为江南名山之一,在浙江省奉化县境内,属四明山分支,号称“四明第一山”。相传北宋理宗赵昀曾梦游此山,赐名“应梦名山”,刻石建亭,故又称“应梦山”。邓牧写这篇游记是在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春末。

文章记叙了历时数天的雪窦之游的一路景色和雪窦山的秀丽风光。

文章一开头说:“闻雪窦游胜最诸山,往观焉。“道出了作者对雪窦山的向往之心。

自“廿四日,由石湖登舟”至“殆所谓《兔园册》耶?”一段文字,写由甬江上溯,水陆兼程,到达雪窦山脚下的溪口镇的一路景致。看到的是九曲的江流,绕山的大溪,遥望如白蛇的涧水,桑畦、麦陇以及樵童牧竖相征逐的田家风光;听到的是金鸡出洞一类优美的传说,舆夫淳朴的乡音和蒙童的读书声。尚未进入雪窦山,一路上的景致已经美不胜收“真行图画中”了,对后面雪窦山的叙写,起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自“渐上,陟林麓”至“凡陵登,胜观花焉”一段文字,分三个步骤对雪窦山的秀丽风光进行叙写。

第一步,写入山处至雪窦寺的一路景观。作者以路上的六个亭子作为叙写的线索,写出了山峰的雄壮,溪泉的清洌,古迹和传说的引人入胜。作者对这六个亭子的叙写采用了不同的手法:“雪窦亭”写山路上近观远眺的不同景状,用的是详写;“隐秀亭”写亭周围的树木和脚下的溪流;“寒华亭”写留题;“漱玉亭”写一洌清泉,均为略写。“御书亭”为人们讲述了宋理宗应梦赐名的传说,用的是详写。这个传说虽说并没有直接描绘雪窦山景色,却间接地反映了山景的迷人,故比较其他几个亭的写法来说,它是一种虚写。“锦镜亭”写亭下圆池四周美景,是略写。这样远近交替,详略有致,虚实相间地写来,使人们对一路景致自远山近景到亭中留题,有一个立体的印象。

第二步,是写雪窦寺右侧千丈岩瀑布的景观和坐在飞雪亭上所见千丈岩上下景色。因这瀑布是作者“临崖端,引手援树下顾”情况下写下来的,所以特别真切。“寺前秧田羡衍”至“高复称此”一段文字,是写他坐在飞泉亭上观览所见。往上看明明是在人间,往下看却又如处在天上,使人产生一种居身于天上人间之中的飘然之感,难怪作者要陶醉其间,产生种种玄想了。

第三步,写登上此高台俯视雪窦山的全景:四周群山环抱;远山近山浓淡分明;一个个山头各各呈现出不同状貌,这是对雪窦山全景的艺术概括。特别是这段文字的结束几句,拟人化的手法结合作者主观感受的传达,雪窦山的景色之美,于此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最后一段文字,交代几处未及游览的景观,为这次游览作一小结,也给读者留下一点想象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