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战国策·触龙言愿见赵太后(赵策四)》原文鉴赏
赵太后新用事①,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②,兵乃出③。”太后不肯,大臣强谏④。太后明谓左右⑤:“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⑥,老妇必唾其面⑦。”
【注释】 ①赵太后:即赵威后,赵孝成王之母。新:刚开始。用事:指执政。 ②长安君:赵太后最小的儿子,封为长安君。质:人质,抵押。 ③乃:才。 ④强(qiang音抢)谏:竭力劝谏。 ⑤明谓左右:明确地告诉左右的人。 ⑥复言:再说,再讲。 ⑦老妇:太后自称。唾:吐口水。
【今译】 赵太后刚开始执政,秦国就迅猛地进攻赵国。赵国于是向齐国求救。齐国人说:“必定要用长安君作为人质,我们才出兵。”赵太后不愿意,大臣们竭力劝说。太后明确地向左右的人宣布:“有再提让长安君去作抵押的人,老娘必向他的脸上吐口水。”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①,太后盛气而揖之②。入而徐趋③,至而自谢曰④:“老臣病足⑤,曾不能疾走⑥,不得见久矣,窃自恕⑦。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⑧,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⑨。”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⑩,乃自强步(11),日三四里,少益嗜食(12),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13)。”
【注释】 ①左师:官名。触龙:人名,或作“触詟”(zhe音折)。 ②揖:当作胥(xu音须),通须,等待。 ③徐:慢。趋:快步走。古代臣下见君应快步走,触龙自言足有疾,所以徐趋。 ④自谢:自己告罪。 ⑤病足:脚有病。 ⑥疾走:快步行走。 ⑦自恕:自己原谅自己。 ⑧玉体:贵体。郄(xi戏):通隙,间隔,缺陷。这里是不舒服的意思。 ⑨恃:依靠。 ⑩殊:很。 (11)强(qiang音抢)步:勉强散步。 (12)少:稍微。嗜:喜爱。 (13)解:和解,缓和。
【今译】 左师触龙表示愿意拜见赵太后,太后怒气冲冲地等待着他。他进去后,缓慢地做出快步走的样子,到了太后面前,就自己告罪说:“我的脚有毛病,确实不能走快,很久都没有来拜见太后,私下里总是自己原谅自己。但是,我耽心太后的贵体有什么不舒服之处,所以特地来拜望太后。”赵太后说:“我是靠车子走路的。”触龙问:“每天的饮食,该没有减退吧?”太后说:“靠吃稀饭啊。”触龙说:“我近来很不想吃,就自己勉强去散散步,每天走三、四里,稍微增加了些食欲,对身体有所调和。”太后说:“我不能象你那样。”赵太后的怒色稍稍地消退了些。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①,最少,不肖②;而臣衰,窃爱怜之③,愿令得补黑衣之数④,以卫王官。没死以闻⑤。”太后曰:“敬诺⑥。年几何矣⑦?”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⑧。”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⑨?”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11)。”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11),贤于长安君(12)。”曰:“君过矣(13)!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14)。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15),念悲其远也(16),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17),祝曰:‘必勿使反(18)’。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注释】 ①贱息:对人谦称自己的儿子,息:子。 ②不肖:不贤,不才。 ③爱怜:疼爱。 ④愿令得:希望使他能。黑衣:指卫士,’王宫卫士当时穿黑衣。 ⑤没死:冒死。 ⑥敬诺:遵命的意思。 ⑦几何:多少。 ⑧及:到,趁。 ⑨丈夫:男子通称。⑩异甚:特别厉害。 (11)媪:对年老妇人的尊称。燕后:赵太后的女儿,嫁到燕国,故称燕后。 (12)贤:超过,胜过。 (13)过:错。 (14)计:考虑。 (15)踵:脚后跟。 (16)远:指远嫁。 (17)祝:向神表达愿望。 (18)反:通“返”。
【今译】 左师公触龙说:“我的贱儿舒祺,年龄最小,又无才德;而今我体弱年衰,私下里很疼爱他。我很愿意让他能补到禁卫军中充个数,去保卫王宫。冒着死罪把这一心愿告诉您。”赵太后说:“可以遵命。他有多少岁了?”触龙说:“十五岁。虽然小,我希望趁我还没有死的时候把他托付给您。”太后说:“男子汉也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吗?”触龙说:“超过妇女。”太后笑了,说:“妇女爱得特别很。”触龙说:“我个人认为您爱您的女儿燕后,胜过爱长安君。”太后说:“你讲错了,爱燕后不如爱长安君爱得那么深。”左师公触龙说:“父母爱自己的子女,就为他们作长远打算。您当初送燕后时,跟在她的车后,摸着她的脚后跟而哭泣,惦念着她,为她远嫁在外而悲伤,那也确实是悲哀啊!已经离开了之后,不是不想念她;但每当祭祀时,必向神灵祝告,说:‘必定不要让她回来啊。’这岂不是为她谋划得深远,使她有子孙相继而当燕王吗!”太后说:“是这样。”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①,至于赵之为赵②,赵王之子孙侯者③,其继有在者乎④?”曰:“无有。”曰:“微独赵⑤,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⑥,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⑦,而挟重器多也⑧。今媪尊长安君之位⑨,而封之以膏腴之地⑩,多子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11);一旦山陵崩(12),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13)?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1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15),质于齐,齐兵乃出。
【注释】 ①三世以前:指赵肃侯时。世:父子相继为一世。 ②至于赵之为赵:指晋大夫赵烈侯成为万乘之主时。 ③侯者:被封侯的人。 ④继:后嗣,继承人。 ⑤微独:不只是,不仅。 ⑥祸及身:祸涉及到自身。 ⑦奉:俸禄。 ⑧挟(xie音协):用胳膊夹住,这里指把持着。重器:指钟鼎等象征权力的器物。 ⑨尊:使位尊。 ⑩膏腴(yu音余):肥沃,丰厚。 (11)及今:趁今天。 (12)山陵崩:指君王死。 (13)托:托身,立足的意思。 (14)恣:任恁。 (15)约车:套车。
【今译】 左师公触龙说:“从今算起,三世以前,上推到赵氏刚建赵国的时侯,赵王的子孙封了侯的,他们的继位人有存在的吗?”太后答道:“没有。”左师公又问:“不仅是赵国,诸侯各国的子孙封侯的,他们的继位人有存在的吗?”太后说:“我也没有听说过。”左师公说:“这就是王侯们所引起的祸患,近些的就涉及到了自己,远些的就涉及到了子孙。难道王侯们的子孙就都不成才吗?不是;而是由于他们往往地位崇高而没有功勋,俸禄优厚而没有勤劳,但所把持的财富和权力却很多。如今您使长安君的地位这样高,把肥沃丰厚的土地封给他,又给他很多权力,但是不趁今让他为国家建功;一旦您离世了,长安君自己靠什么在赵国托身呢?我认为您替长安君考虑得短浅,所以,我认为您爱他赶不上爱燕后。”赵太后说:“很好,那就任凭您去支使他吧!”在此时,赵国为长安君准备好了百辆车马,到齐国去做人质,齐国的军队才派了出来。
子义闻之①,曰:“人主之子也,骨内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②;而况人臣乎!”
【注释】 ①子义:赵国的贤人。 ②金玉之重:指高官厚禄。
【今译】 赵国的子义听了这事后,说:“君主的子孙,是君主的骨肉之亲;连他们都还不能靠没有功的尊位,没有劳的俸禄,而守住自己的权位和富贵;更何况一般的臣民呢!”
【集评】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此篇琐笔碎墨,于文中最为小样。然某特神会其自首至尾,寸寸节节,俱是妙避‘长安君’三字。如‘太后盛气而揖之’,‘太后之色少解’,‘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其间苦甘浅深,——俱有至理。其文乃都在笔墨之外,政未易于琐碎处尽之也。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左师悟太后,句句闲语,步步闲情,又妙在从妇人情性体贴出来。便借燕后反衬长安君,危词警动,便尔易入。老臣一片苦心,诚则生巧,至今读之,犹觉天花满目,叉何怪当日太后之欣然听受也。”
清·储欣《国策选》:“此文精神俱在前半及正论处,不烦言而已解。”
清·张星徽《国策评林》引唐锡周语:“月影映花,花影侵月,更得微风摇动,而月魂花魂,愈觉淡雅宜人,文致似之。”星徽自评:“托舒祺,即已暗射长安君,自称衰老,所以要托舒祺,即已暗射太后当使长安君出质,读至此者,谁不以为必将舒祺作把柄排闼直入矣。却偏要漾开,别提出太后所爱之燕后,与长安君两两比形,不惟使前文说舒祺处,痕迹都化,亦以其所明,通其所蔽,纳约自牖之道也。谏与说俱宜用此法,则言易入而应也如响,岂独用之妇人为最宜者乎,惟孟子最善此。”
【总案】 本文写了左师公触龙为了赵国的安全而向太后的进谏之辞,其辞的中心就是令长安君为质于齐。整个劝谏的言辞,委婉而亲切,在情在理,水到渠成;将一场充满了火药味的政治斗争化作亲切而生动的谈心,这种巧妙而细致的说理技巧,是很成功的。
触龙和赵太后的这次交谈,也形象地表现了两人的不同性格,触龙是一位忠诚为国的老臣,他“入而徐趋”,“至而自谢”,先问起居饮食,后及儿女家事,都表现了他老成持重,足智多谋,经验丰富,是非分明的特点。而赵太后则是一个固执的溺爱幼子的老妇人形象,但她毕竟又是赵国掌权的统治者,一旦当她认识到了长安君是否为质与国家安危的关系,与长安君前途的关系,她还是转变了,“诺,恣君之所使之”,这说明她还不是一个只顾私情而顽固不化的泼妇。
文章结尾,引用了子义针对这件事所说的几句话,谈及了如何对待子女的问题,深刻而中肯,至今仍有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