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塾 诗词研究

李白诗与“兴寄”

李白诗与“兴寄”

一、重“兴寄”的文学思想

盛唐诗人李白的文学主张继承了陈子昂的“风骨”和“兴寄”说,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曾将他与陈子昂并举,“白才逸气高,与陈拾遗齐名,先后合德。……尝言:‘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李白族叔李阳冰《草堂集序》称李白“凡所著述,言多讽兴”;晚唐诗人吴融《禅月集序》:“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盖气骨高举,不失颂咏风刺之道”。李白本人在其《古风》五十九首其一中述及“大雅久不作,吾哀竟谁陈”,也证明他是陈子昂“兴寄”的文学主张的忠实支持者。

《古风》五十九首不仅是李白实践艺术理论的代表,而且《古风》五十九首其一更是其文学诗歌理论的宣言。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於获麟。(《古风》五十九首其一)

诗中李白开篇便推崇“风”“雅”为诗歌“正声”,这与陈子昂《修竹篇序》中标榜“风雅”意义是相同的,都是希望扭转梁陈以来绮丽的诗风,恢复诗歌《诗经》以来讽喻美刺的现实主义风格。李白的这篇文学宣言以继承《诗经》美刺比兴的传统,提倡诗歌表现政治现实内容为其纲领。《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五:“大雅思文王,颂声久崩沦”所表达的也是这层意义,另外在《古风》五十九首中也较多地述及国事民生,讽刺上层统治,希望有补于政治的别有寄托之作。明代胡震亨评李白乐府诗创作也得此结论,“连类引义,尤多讽兴,为近古所未有。”(《李诗通》卷一)综上所述,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一开宗明义地宣告了他重视“兴寄”的文学主张。

《古风》五十九首一直备受重视,常有人将其与陈子昂的《感遇》诗、阮籍的《咏怀》诗及左思的《咏史》诗相比较,认为其是最能体现李白“兴寄”理论的代表作品。胡震亨说:“太白六十篇中,非指言时事,即感伤己遇。”另外,可以将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划分为咏史诗、咏怀诗、游仙诗。其中,第八、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八、四十二、四十六、四十八、五十三首为咏史诗,借史讽今,针对现实进行政治讽刺;第二十七、三十三、三十六、三十八、三十九、五十六首为咏怀诗,感怀伤事;第五、十九、三十一首为游仙诗。其中咏怀诗的比例最大,这些诗中多假物自喻,抒写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有表达早年渴望仕途,欲效力朝廷的激昂心情;有贬谪流放时,郁结心中,赋诗明志的无奈之情;有殆及暮年,穷途困顿,自告哀苦之情。这些咏怀诗是李白一生际遇的真实写照,是李白思想感情的完整记录。如第三十三首《大鹏赋》,以大鹏自喻。其中“兴寄”手法得到了普遍运用,特别是“香草美人”多寄托诗人政治上的希望与失落。其次则是咏史诗,咏史诗起源于左思《咏史》,一般认为咏史诗皆借古喻今,带有强烈的现实讽刺意义。如第三、三十一、四十八首皆借秦讽今,第五十三首等讽刺时政;另一部分借仰慕的历史人物抒发坎坷不遇,表达保持高洁情操的气节,如第十二、十三、十五、三十六首。还有一部分游仙诗,明人胡震亨云:“《古风》中言仙者十有二,其九自言游仙,其三则讥人主求仙,不应通蔽互殊乃尔。白之自谓可仙,亦借以抒其旷思,岂真谓世有神仙哉?”(《唐宋诗醇卷一·陇西李白诗一》)清人陈沆亦说:“世诵李诗,惟取迈逸,才耀而情竭;气剽则志流。指事浅而易窥;摅臆径以伤尽。致使性情之比兴,尽掩于游仙之陈词。”如第四、五首求仙慕道,对人生宇宙认识;第十九首针对现实表达感慨;第四十、四十一首抒写人生理想和抱负。咏史诗、咏怀诗“兴寄”特点非常明显,借古讽今,托物(事)喻志。即使是求仙慕道,也是以“隐”为“进”,表现“出世”,实为“入世”的儒家思想。所以诗歌的“兴寄”对于一心想做政治家的李白来说,就是想深化诗歌的政治思想和社会内容。

二、李白诗歌风格与“兴寄”

李白诗歌特征在学术界少有争议,基本上定义为“豪放飘逸”,是继屈原以来的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在这里论述“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与注重诗歌现实意义的“兴寄”似乎有些对立,其实不然,“兴寄”理论的基本内涵我们在前面早已论证过,“兴寄”实质就是主张诗歌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这与诗歌的本质特征是完全一致的。李白诗歌理论继陈子昂而来,其重视“兴寄”,但是李白毕竟是一位天才的诗人,所以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中他所表现出来的“兴寄”与陈子昂所强调的现实主义思想内容的“兴寄”是略有差别的。他所寄托的思想内容除了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宏大现实主义主题之外,还体现了鲜明的个人主体精神、强烈的主观情感。李白诗歌中强烈的主体意识,实质是隐藏在风雅比兴、讽喻美刺背后的昂扬情志和豪迈气概的主体精神气质。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楚辞“哀怨起骚人”、魏晋建安风骨均是这样的主体精神体现。因此,李白倡导以“兴寄”扫清六朝刻镂声色、绮艳柔靡的诗风,一方面强调诗歌现实主义内容,一方面则是弘扬诗歌的创作主体精神。正是这种鲜明的作者主体精神的体现,形成了诗人豪放飘逸的诗歌风格。因此,诗人的“兴寄”主张与其风格的形成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

李白的诗除了寄托对现实的关切之外,还有一些超越了儒家现实功利的讽喻美刺传统,进而寄托个人对宇宙人生的感悟,对人类精神永恒的追求,此中也融合了诗人对诗歌意境美的审美体验。由于鲜明主体精神充分介入,豪放飘逸的诗歌中常常是激烈情感的排山倒海、一泻千里,强烈的主体意识介入是李白“比兴”艺术思维的特征。李白个人非常重视这种“比兴”艺术思维,他的很多诗句中都提到这种感物兴情、兴情以寄的创作思维方式。据学者统计,在李白诗文中“兴”字出现不下70处,其间除作为“兴起”的七八处外,其余60多处都多少和诗文创作“比兴”思维有些关系。其中,有感于物起兴的,如: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三山动逸兴,五马同遨游。(《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名山发佳兴。(《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云海方助兴。(《过彭蠡湖》)

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飞鸟从西来,适与佳兴并。(《淮阴书怀寄王宋城》)

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淮海对雪赠付蔼》)

黄花逸兴催。(《宣城九日闻崔四侍御》)

兴酣笔落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江上吟》)

有感于人起兴的,如:

顿惊谢康乐,诗兴生我衣。(《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兴与谢公合,文因周子论。(《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

悲不自我,兴成他人。(《泽畔吟序》)

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江夏别宋之悌》)

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送别》)

人来有清兴。(《游秋浦白箭坡》)

狂客归舟逸兴多。(《送贺宾客归越》)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愁。(《秋日鲁郡祠寄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有感于事而起兴的,如: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试发青秋兴,因为吴会吟。(《送鞠十少府》)

逸兴横素襟,无时不招寻。(《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

感叹发秋兴,长松鸣夜风。(《岘山怀古》)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予捶碎黄鹤楼》)

动清兴于中流。(《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序》)

逸兴临华池。(《酬崔五郎中》)

非把酒自忘,此兴何极。(《杂题》其三)

乘兴踏月。(《杂题》)

茫然起逸兴,但恐行来迟。(《寻鲁城此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

酒来笑复歌,兴酣乐事多。(《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

出赏颇自得,兴远与谁豁。(《江上寄元六林宗》)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答族侄中孕赠玉泉仙人掌茶》)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河。(《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望月有怀》)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赠别王山人归布山》)

晚途各分析,乘兴任所适。(《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

无论是有感于景物或是有感于人事,诗人在诗歌创作中都非常重视“比兴”艺术思维对创作冲动和灵感的激发,对“兴寄”理论较前人之美刺讽喻的传统理解有了进一步深化。并且,不局限于诗歌“兴寄”的思想内容现实性,揭示了“兴寄”理论诗歌创作的思维规律。这也影响到了诗人的具体“兴寄”艺术手法,进而运用大量的联想、想象、象征。

联想、想象、象征是较高层次的“兴寄”艺术手法,它的特点是由诗人的艺术思维营造超越现实的不符合逻辑的艺术世界,诗中呈现的物象与现实物象在相似与不似之间,而且不影响微妙而形象的诗意表达。这样的艺术表现方式,十分符合李白这种创作主体意识特别强的诗人,他们的思维往往游离在现实与理想之间,通过最大限度不受制约的艺术夸张表现自我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正是鲜明的主体意识与“比兴”艺术思维的完美结合,成就了诗人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三、李白古体诗中的“比兴寄托”

李白的《古风》其实是他的古体诗创作的代表作,这五十九首诗歌体制大抵相同,题材类型基本可分为咏史、游仙两类,诗歌思想内容则以咏怀为主,包含了诗人政治理想的抒发、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个人身世际遇的感伤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是诗人诗歌创作“兴寄”特征的集中体现。

第一,从诗歌创作主张而言,《古风》其一是一篇文学主张的纲领性宣言。在《古风》其二的统领之下,以下的五十八首都成为了诗人继承“风雅比兴”传统的诗歌实践之作,因此是最能体现诗人诗歌风格“兴寄”特征的典型之作。

第二,《古风》五十九首的创作多集中于咏史、游仙两个题材,也正好印证了前面第二章中我们所论证的“兴寄”特征代表性诗歌题材的结论。表1是李白《古风》五十九首题材分类表:

表1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题材分类

第三,《古风》的寄托内容也主要包括政治理想、现实批判、个人际遇等三方面。从初步的统计结果来看,这三部分内容各占了《古风》五十九首数量的1/3。而且这三部分的寄托内容在一首诗中,往往难以准确、清楚地进行分离,因为诗人同时运用咏史诗的借古讽今、抚史伤怀、兴感寄慨,咏物诗的因物喻志、寓物讽政、托物寄理、借物抒慨,游仙诗的寄托政治理想、抒发悲愤感慨,思妇诗的假他人之言抒个我之怀“代言体”等多种“比兴”手法。诗中塑造了很多艺术形象,有历史人物、仙人仙境等,即作为一种人物意象,往往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是诗人理想世界的心灵写照。(关于人物意象的象征意义第二章中“咏史诗”一节及“游仙诗”一节中已有具体论述,这里不再复赘)

第四,就《古风》五十九首的“比兴”艺术而言,诗人运用由此及彼的创作性“比兴”艺术思维,即大胆、丰富的联想、想象,将历史、现实、仙界三个不同时间、空间的景象集中于诗人的联想、想象之中,从而使《古风》五十九首具有了含蓄蕴藉、委婉曲折的审美效果。

另外,还有李白千古绝唱《蜀道难》一首,其深刻的思想内容,瑰丽大胆的联想、想象,是通过“比兴”艺术手法表现别有寄托的“兴寄”代表作,同时也是他豪放飘逸诗歌风格的完整体现。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蜀道难》)

此诗是一首乐府古题,大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感情跌宕起伏,语言奔放不羁,奠定了全诗豪放飘逸、雄奇瑰丽的浪漫主义基调。全诗贯穿着两条线索:时间线索及空间线索。空间线索以自秦入蜀的路线,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描写,结合诗人夸张式的自由想象——“西当太白有鸟道”“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以展示蜀道之奇丽险峻的山川。时间线索,自古及今,结合“五丁开山”“六龙回日”传说展开神话联想,气势磅礴,引人入胜。可以说全诗都是在联想、想象中完成的,通过自由想象和神话联想将时空线索交织在一起,诗中蜀道之“险”、蜀道之“高”、蜀道之“难”全出此于诗人的想象,并把这种想象之景外化为实在之景,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和心灵冲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另外,《蜀道难》也是一首有明显寄托的诗歌,因为诗人所写蜀道难并非完全是目前现实中的蜀道,而是诗人想象之中的蜀道,诗人心中的蜀道。一唱三叹,荡气回肠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寄托诗人对社会现实状况的关切,对国事的忧虑,因此这也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兴寄”作品。就其寄托之义的推断历代争议很大,日本学者松浦友久《李白乐府论考》中总结出七种之多:“①节度使严武有杀太尉房琯及诗人杜甫之意,友人李白忧虑此事而讽刺批判之。②讽刺章仇兼琼(蜀政治家)。③当安史之乱际,谏玄宗蒙尘往蜀。④是和古来就有的《相和歌·瑟调曲》(《乐府诗集》卷四十)之作,并无特定本事和比兴意图。⑤送友人王炎去蜀。⑥歌咏祖国山川奇险与壮丽。⑦等待来自四川北部的友人或亲族劝其不去成都时所作。”自古至今对《蜀道难》的理解为何有差异和不同,究其根源也与李白诗歌好用“兴寄”有关,古今中外的唐诗研究者都将“兴寄”作为李白诗歌的先决特征,非要寻其身后所指,所以一首《蜀道难》得出了如此之多的“寄托”的现实意义。李白描写蜀道之难行,联系到蜀地形势所具有的政治意义,事实上已越出了乐府旧题“蜀道难”的范围,虽然都用旧题,却常常注入有现实意义的新意。诗人以政治家的敏感看到了潜伏在太平盛世背后的危机,于是运用独特的诗歌表现方式,警告当权者引以为戒,防止战乱的发生。诗歌中丰富的联想、想象与现实意义完美结合,共同展示了诗人的豪放飘逸之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