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镛 【本书体例】
【原文】:
猗嗟昌兮(1)!颀而长兮!抑若扬兮(2)!美目扬兮!巧趋跄兮(3)!射则臧兮!
猗嗟名兮(4)!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5),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猗嗟娈兮(6)!清扬婉兮!舞则选兮(7)!射则贯兮!四矢反兮(8)!以御乱兮!
【鉴赏】:
《猗嗟》一诗,历来说法不一。《诗序》谓之“刺鲁庄公也,齐人伤鲁庄公有威仪技艺,然而不能防闲其母,失子之道。人以为齐侯之子焉。”方玉润在《诗经原始》里却说:“愚于是诗不以为刺而以为美,非好立异,原诗人作诗本意盖如是耳。”纵观全诗,《诗序》之说近于牵强,方氏之言合乎原意。是故此诗应是赞“美”,而不是借“刺”。
全诗三章,诗人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赋体形式,赞美了一位英俊少年,眉宇轩昂,体格健壮、能骑善射的英雄形象,给人以美的感受。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古人早已懂得,一个善射者,必须具有健壮的体格、敏锐的眼睛和高超的技艺。诗人正是以其三条主线,直陈有序,层层展开,把一个风度潇洒、相貌堂堂、文武双全的形象活灵灵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达到了曲传其义,情尽其美的效果。
健壮的体格是通过人物的外貌来表现的。诗中“猗嗟昌兮”、“猗嗟名兮”、“猗嗟娈兮”三句,是写少年的形体美。“猗嗟”一同的重迭联用,表达了诗人的赞叹之情。则一“昌”字,却刻画出少年健壮的体格;仅一“名”字,就表露出少年仪表的威严;只一“娈”字,竟显现出少年健壮尽美的体态。难怪诗人“一唱三叹”,赞口不绝。通过铺陈勾纳,塑造出一个身材高大、体格健壮、威风凛凛的男子汉形象。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审美价值和对美的追求。
形态美只能反映人的外在美,而气质美才是美的象征。诗人紧紧抓住表现气质美的最佳部位——眼睛。人常说,眼睛是人的“缩影”和“灵魂”。诗人就是从少年目光的顾盼、流动中,来描写神色的变化和内心世界的美。诗中“美目扬兮”、“美日清兮”、“清扬婉兮”三句,写眼神的流动,眼睛的光泽和神态。“扬”字,是写眉宇轩昂,内含着高雅的气度;“清”字,是说眉清目秀,蕴含着敏捷的神情;“婉”字,极言眼神奕奕,内在老练而精明。诗人运用了这几句传神点睛之笔,把少年射手的气质表现得高雅而洒脱,敏捷而老练,犹如雄才大略的主帅,又象运筹帷幄的军师,给人以“神情与气度合而为一”的美感。
诗人在表现少年射手的高超技艺时,又着重于人物的动态美。先写少年射手的姿态。第一章的“巧趋跄兮”一句,用得极为精妙。一个“巧”字,意含着姿势的轻盈大方;一个“跄”字,却看出步伐的矫健有力。第三章的“舞则选兮”一句,也十分形象生动。“选”字用得好,一是在众多射手的舞姿中显露出的才能,二是说舞姿出众,无人可比。这样就把动作的准确、姿势的灵巧、舞技的娴熟,在连动相间的过程中,给人以鲜明的动感和美的享受。接下去写高超的射技。由于少年射手“终日射侯”,整天对着箭靶练射,所以箭法“不出正兮”,恰好射准靶心。末章诗人用“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两句,描绘了少年射手箭箭射靶圈,四箭穿一心,真是百发百中的神箭手。有如此威武的勇士,有这般高超箭法的射手,诗人不胜感慨地说:“以御乱兮!”我们一定能够抵御外族的侵略,维护国家的安宁。这既是对高超技法的概括,也是对少年射手的希望,表达了诗人的一片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