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董笔正 【本书体例】
【原文】:
彼晨风(1),郁彼北林(2)。未见君子(3),忧心钦钦(4)。如何如何(5)?忘我实多(6)!
山有苞栎(7),隰有六駮(8)。未见君子,忧心靡乐(9)。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10),隰有树檖(11)。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鉴赏】:
《晨风》的主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诗序》说:“《晨风》,刺康公也。忘穆公之业,始弃其贤臣焉。”《毛传》和《郑笺》都据此加以发挥,认为这是一首政治讽谕诗。这种看法,牵强附会,殊与诗意不符,因为从诗中根本看不出任何与穆公、康公有关系的地方。朱熹则认为《晨风》是一位妇女思念丈夫之诗。他在《诗集传》中指出:“君子,指其夫也”。又指出:“妇人以夫不在,而言彼晨风则归于郁然之北林也,故我未见君子,而忧心钦钦也,彼君子者,如之何而忘我之多乎!”从全诗的内容与情调看,朱熹的说法是符合诗意的,是可信的。
全诗共三章。每章六句,分三层(每两句为一层)。开头两句是起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朱熹《朱子语类》)首章的“彼晨风,郁彼北林”,以这位妇女看到疾飞的晨风飞向茂密的北林,回到它栖息的地方,自然地勾起了她对离家在外,长期未归的丈夫的思念。第二章的“山有苞栎,隰有六駮”和第三章的“山有苞棣,隰有树檖”,也是写眼前景物,由树木都在适合于它们生长的地方上生长,而联想到自己的丈夫却没有回到家里来生活。因此,各章的第一、二句,都是托物起兴,借写鸟、木,以引起这位妇女的思夫之心。中间两句写这位妇女思念丈夫的忧愁之心,这种忧愁是逐步加深的,首章的“忧心钦钦”是忧思难忘,第二章的“忧心靡乐”进一步写忧愁思念,内心忧愁,毫无乐趣,第三章的“忧心如醉”,也是忧愁得神情恍惚,如痴如醉。末两句,各章都是“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写这位妇女对丈夫忘家不归的不解和怨恨。虽然各章文字一样,但随着诗中忧愁的逐步加深,这种不解和怨恨之情,也是逐步加深的。
这首诗在章法上的最大特点,是运用重章叠句的复指手法反复咏叹,不但从怨艾中表达出深切的思念,而且还写出了感情的递进和深化过程,使作品的感情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