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塾 诗经鉴赏

诗经《鱼藻之什》译文与赏析

鱼藻之什

鱼藻之什

鱼藻之什,包括鱼藻、采菽、角弓、菀柳、都人士、采绿、黍苗、隰桑、白华、绵蛮、瓠叶、渐渐之石、苕之华、何草不黄14篇。该组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杂编,有歌颂周天子安乐生活的,有歌颂周天子营建城邑的,有妇人思念丈夫的,有弃妇的哀怨,有征夫、役夫的悲苦,有饥馑之年的悲号,等等。这可能正是诗作相隔时代久远的结果。

鱼藻

【原文】

鱼在在藻,有颁(1)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鱼在在藻,有莘(2)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3)其居。

【注释】

(1)颁(fén):头大的样子。

(2)莘:尾巴长的样子。

(3)有那(nuó):安闲的样子。

【译文】

鱼在藻中欢畅游,肥大头儿频繁摆。王在京镐真自在,欢饮美酒乐逍遥。

鱼在藻中欢畅游,悠悠长长尾巴摇。王在京镐真自在,欢饮美酒真逍遥。

鱼在藻中欢畅游,贴着蒲草多安详。王在京镐真自在,安乐此处悠闲过。

【解析】

这是一首赞美周王生活安乐的颂歌,语言朴实轻灵,颇有风诗之味。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每章前两句以“鱼在在藻”起兴,反复描写周王在镐地的安居生活。诗人咏鱼得其所乐,来暗示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气氛,诗歌在欢快热烈的语言中充分展现了君民同乐的主题。观其全文,那种来自民间新鲜活泼和摇曳多姿的诗风在众多雅诗中独树一帜,极有趣味性。

采菽

【原文】

采菽采菽,筐之莒(1)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2)。



觱沸(3)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旂(4)。

其旂淠淠(5),鸾声嘒嘒。载骖载驷,君子所届(6)。



赤芾在股,邪幅(7)在下。彼交匪纾(8),天子所予。

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

乐只君子,万福攸同。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汎汎(9)杨舟,绋纚(10)维之。乐只君子,天子葵(11)之。

乐只君子,福禄膍(12)之。优哉游哉,亦是戾(13)矣。

【注释】

(1)莒(jǔ):圆形竹器,方者为筐,圆者为莒。

(2)黼(fǔ):黑白相间的花纹。

(3)觱(bì)沸:泉水涌出的样子。

(4)旂:画有蛟龙图案的旗。

(5)淠(pèi)淠:旗帜飘动。

(6)届:到。

(7)邪幅:裹腿。

(8)纾:怠慢。

(9)汎汎:随水漂流的样子。

(10)绋(fú):粗大的绳索。纚:系。

(11)葵:借为“揆”,度量。

(12)膍(pí):厚赐。

(13)戾(lì):安定。

【译文】

采大豆来采大豆,用筐用莒里面盛。诸侯君子来朝见,王用何物来犒赏?

纵没什么将他赠,路车驷马给他乘。还用何物将他赠?龙袍绣衣和礼服。

翻腾喷涌泉水边,我来采下水中芹。诸侯君子来朝见,看那龙旗渐靠近。

他们旗帜迎风扬,鸾铃传来真动听。三马四马驾大车,远方诸侯已来临。

红色护膝大腿上,裹腿在下斜着绑。不致怠慢不骄狂,天子因此有赐赏。

诸侯君子尽情乐,天子策命授爵位。诸侯君子尽情乐,又有福禄赐予他。

柞树枝条一丛丛,它的叶子繁又茂。诸侯君子尽情乐,镇邦定国天子重。

诸侯君子尽情乐,万种福分来聚拢。左右属国善治理,于是他们都顺从。

杨木船儿水中漂,索缆系住不会跑。诸侯君子尽情乐,天子量才用以道。

诸侯君子尽情乐,福禄厚赐好关照。从容不迫真自在,生活安定乐逍遥。

【解析】

这首诗记述了周天子接受诸侯朝见,并对其进行赏赐的情景。全诗共分五章。第一章是诸侯上朝之前,身为大夫的作者对周天子可能准备的礼物所做的猜测;第二章则开始记叙诸侯朝见之时极为壮观的场面;第三章铺排诗人近观诸侯朝见天子时的情景;第四章对来朝诸侯卓着功勋的颂扬;最后一章是大夫赞美诸侯之辞。全五章多用赋法,对诸侯觐见天子的场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场景宏大,感情真诚而厚重。

角弓

【原文】

骍骍(1)角弓,翩(2)其反矣。兄弟昏姻,无胥远矣。

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



此令兄弟,绰绰有裕(3)。不令兄弟,交相为瘉(4)。

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



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如食宜饇(5),如酌孔取。

毋教猱(6)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7),小人与属(8)。



雨雪瀌瀌(9),见晛(10)曰消。莫肯下遗,式居(11)娄骄。

雨雪浮浮,见晛曰流。如蛮如髦(12),我是用忧。

【注释】

(1)骍(xīn)骍:弦和弓调和的样子。

(2)翩:指反过来弯曲的样子。

(3)裕:宽大。

(4)瘉(yù):病,指残害。

(5)饇(yù):饱。

(6)猱(náo):猿。

(7)徽猷:善道。

(8)属:依附。

(9)瀌(biāo)瀌:雪花飞舞的样子。

(10)晛(xiàn):太阳的热气。

(11)居:倨傲。

(12)髦(máo):古代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称呼。

【译文】

角弓精心调整好,弦弛便向反面转。兄弟婚姻一家人,不要相互太疏远。

你和兄弟太疏远,百姓都会如此做。你若这样去教导,百姓都会跟着跑。

彼此和睦亲兄弟,感情深厚怨怒少。彼此不和亲兄弟,相互残害全不顾。

有些人心不善良,相互抱怨恨对方。接受爵禄不谦让,轮到自己道理忘。

老马当作马驹使,不念后果怎么样。正如吃饭要吃饱,喝酒最好饮适量。

猴子本就会爬树,好比泥土善附墙。君子如果德行好,小人自然来依附。

雪花落下满天飘,一见阳光全融销。小人不肯示谦恭,反而屡屡耍骄傲。

雪花落下随风飘,一见阳光全化掉。小人无礼真粗野,我心因此多烦忧。

【解析】

这首诗劝诫统治者切莫因为小人从中作梗而兄弟反目,骨肉生疏。《毛诗序》说得相当明白:“《角弓》,父兄刺幽王也。不亲九族而好谗佞,骨肉相怨,故作是诗也。”因此这也是一首讽刺诗。

全诗均以父兄口吻,劝诫统治者不要“亲贤臣,远小人”,同时阐释了兄弟情谊的重要性。诗歌一气贯通,或取譬,给人“光怪陆离,眩人耳目”之感;或直言,给人一种酣畅、奔涌的激情。各章之间有机交融,可谓浑然一体。

菀柳

【原文】

有菀(1)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暱(2)焉。俾予靖(3)之,后予极焉。

有菀者柳,不尚愒(4)焉。上帝甚蹈,无自瘵(5)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彼人之心,于何其臻。曷予靖之,居以凶矜(6)。

【注释】

(1)菀(yù):形容树木茂盛。

(2)暱(nì):病。

(3)靖:治。

(4)愒(qì):休息。

(5)瘵(zhài):病。

(6)矜:危。

【译文】

柳树枝叶真茂盛,谁不想在树下歇。君王喜怒太无常,不要与他太亲近。

若使我去谋国事,结果必定遭极刑。柳树枝叶真茂盛,谁不想在树下歇。

君王喜怒太无常,不要与他太接近。若使我去谋国事,结果必定遭放逐。

鸟儿展翅高处飞,一直向上把天追。那人内心摸不透,何处才能是止境。

为何让我谋国事,将我置于凶险地。

【解析】

这是一个被周王无辜降罪处罚的大臣所写的怨刺诗,揭露了统治者暴虐无常,使得诸侯皆不敢朝见的社会现实。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六句。开头两章诗人皆以“有菀者柳,不尚息焉”起兴,隐喻了不可在周朝做官,否则将自招祸殃的事实,呼告语气中传递着诗人的无限感慨。末章由劝诫性的诉说转向声泪俱下的控诉,再次倾诉自己尽心治国却反被迫害的怨恨。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疾恶如仇的性情和命运多舛的遭遇都在诗中有了极致的体现,给读者强烈的震慑。

都人士

【原文】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彼都人士,台笠缁撮(1)。彼君子女,绸(2)直如发。我不见兮,我心不说。

彼都人士,充耳琇(3)实。彼君子女,谓之尹吉(4)。我不见兮,我心苑结(5)。

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6)。我不见兮,言从之迈。

匪伊垂之,带则有余。匪伊卷之,发则有旟(7)。我不见兮,云何盱(8)矣。

【注释】

(1)缁撮(zī cuō):青布帽子。

(2)绸:通“稠”。

(3)琇(xìu):一种宝石。

(4)尹、吉:周代有声望的两个贵族姓氏。

(5)苑(yùn)结:郁结。

(6)虿(chài):蝎类的一种。长尾曰虿,短尾曰蝎。

(7)旟(yú):上扬。

(8)盱(xū):忧伤。

【译文】

那些京都的人士,狐皮袍子真闪耀。他们容貌不曾改,出口成章文采棒。

行为遵循西周礼,正是万民所希望。那些京都的人士,头上草笠青布冠。

那些贵族妇女们,密直头发垂两边。如今我无法见到,心有不快真愁怨。

那些京都的人士,玉石坠子耳边垂。那些贵族妇女们,姓尹姓吉名气大。

如今我无法见到,心有不快多郁闷。那些京都的人士,衣带下垂两边飘。

那些贵族妇女们,卷发如蝎头上翘。如今我无法见到,但愿跟随一起走。

不是要把衣带垂,衣带本该有余长。不是要她把发卷,头发本该向上扬。

如今我无法见到,为之四顾心忧伤。

【解析】

这是一首怀旧诗。朱熹《诗集传》云:“乱离之后,人不复见昔日都邑之盛,人物仪容之美,而作此诗以叹惜之也。”因此可见这首诗描写西周末年战乱不断,京都破败,人们生活穷苦窘迫,追忆起昔日繁华,不禁感慨万千。诗五章,皆用赋法,平淡的叙述中寄寓着浓烈的情感内容。全诗处处落笔于昔日京都男女的衣饰仪态之美,让读者在回忆和想象中产生强烈的对比感,准确地传递出昔盛今衰的情感落差,惋惜之情真实可感。

采绿

【原文】

终朝采绿(1),不盈一匊(2)。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3)。五日为期,六日不詹(4)。

之子于狩,言韔(5)其弓。之子于钓,言纶(6)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注释】

(1)绿:通“菉”,草名,即荩草,可作黄色染料。

(2)匊(jū):同“掬”,两手合捧。

(3)襜(chān):衣服的前襟。

(4)詹:至,这里指看不到。

(5)韔(chànɡ):弓袋,此处用作动词,将弓装入袋中。

(6)纶:纠缠。

【译文】

整个早晨采荩草,还是不满两手抱。头发弯曲成卷毛,我要回家洗沐好。

整天在外采蓼蓝,衣兜还是装不满。五月之日是约期,六月之日不见还。

这人外出去狩猎,我就为他套好弓。这人外出去垂钓,我就为他缠丝绳。

他都钓了什么鱼?鳊鱼鲢鱼真不错。鳊鱼鲢鱼真不错,钓来竟有这么多。

【解析】

本诗反映了一位女子对久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全诗四章,一、二两章是实写,通过叙述自己无心劳动、无心打扮来强调对久役不归的丈夫的思念之情;三、四两章是虚写,妇人思念至极,竟然幻想起丈夫归来之后夫唱妇随的美好场景。诗中虽并没有提到归、回、还、返等字眼,但尽显归来之意。诗人的写作手法十分巧妙,前两章写景中情,后两章述情中景,将妇人幽怨深思之情真切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黍苗

【原文】

芃芃(1)黍苗,阴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劳之。

我任我辇(2),我车我牛。我行既集,盖云归哉。

我徒(3)我御,我师我旅。我行既集,盖云归处。

肃肃(4)谢功,召伯营之。烈烈征师,召伯成之。

原隰既平,泉流既清。召伯有成,王心则宁。

【注释】

(1)芃(pénɡ)芃:草木繁盛的样子。

(2)辇:人推挽的车子。

(3)徒:步卒。

(4)肃肃:严正的样子。

【译文】

黍苗生长真茁壮,好雨及时来滋养。众人南行路途遥,召伯慰劳心舒畅。

我推辇来你肩扛,我扶车来你牵牛。出行任务已完成,何不今日回家走。

我驾御车你步行,我身在师你在旅。出行任务已完成,何不今日回家去。

快速严整修谢邑,召伯苦心来经营。威武师旅去施工,召伯经心建谢邑。

高田低地已修平,井泉河流已疏清。召伯治谢大功成,宣王心里得安宁。

【解析】

这是周宣王时期赞美召穆公(即召伯)营治谢邑之功的作品。据记载,为了有效地加强对南方各族的攻守控制,周宣王封其母舅申伯于谢,并命召伯虎带领徒役之众前往经营谢邑。在营建任务圆满完成的时候,随行者唱出了这首诗歌。全诗共分五章,章四句。首章以雨天滋润黍苗起兴,赞美了召伯时时慰劳营建谢邑的士卒;二、三章描写兴建谢邑的劳力、物力之重,同时表达了士卒渴望归家的迫切心理;末二章着重赞美了召伯不但建邑有功而且将其治理得井井有条的卓越功勋。诗歌形式整齐,节奏欢快,颇有颂歌意味。

隰桑

【原文】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1)。既见君子,其乐如何。

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隰桑有阿,其叶有幽(2)。既见君子,德音孔胶(3)。

心乎爱矣,遐(4)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注释】

(1)难(nuó):通“娜”,盛。

(2)幽:通“黝”,青黑色。

(3)孔胶:十分融洽。

(4)遐:何。

【译文】

洼地桑树真婀娜,枝叶柔嫩又茂盛。已经见到那君子,心里不知多欢乐。

洼地桑树真婀娜,枝叶柔嫩又滑润。已经见到那君子,心里怎能不快乐。

洼地桑树真婀娜,枝叶色深绿油油。已经见到那君子,情深意笃愈加深。

心里早已爱上他,何不对他把话讲。内心深处将他藏,什么时候能忘掉。

【解析】

这是一首爱情诗,抒发了一个女子对心上人的眷恋之情。全诗四章,分为两部分。前三章迭唱,以湿地桑树起兴,引发女子见到男子的激动喜悦之情,表达了对男子深深的爱慕;末章则陈述女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心中那个“他”,却又无法鼓起勇气向他表白的复杂心理。其中诗末“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两句具有极大概括力,成为了千古传颂的名句。

白华

【原文】

白华菅(1)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

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



滮(2)池北流,浸彼稻田。啸歌伤怀,念彼硕人。

樵彼桑薪,卬(3)烘于煁(4)。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鼓钟于宫,声闻于外。念子懆懆(5),视我迈迈(6)。

有鹙(7)在梁,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



鸳鸯在梁,戢(8)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有扁斯石,履之卑兮。之子之远,俾我疧(9)兮。

【注释】

(1)菅(jiān):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芦芒。

(2)滮(biāo):水名,在今陕西西安市北。

(3)卬(ánɡ):我。

(4)煁(shén):一种活动的小火炉。

(5)懆(cǎo)懆:形容愁苦不安。

(6)迈迈:恨怒的样子。

(7)鹙(qīu):水鸟名,头与颈无毛,似鹤,又称秃鹫。

(8)戢(jí):指鸳鸯将嘴插在翅膀下休息。

(9)疧(qí):因忧愁而得病。

【译文】

野菅草儿开白花,白茅把它捆成束。这个人儿已离去,留我空房守孤独。

天上朵朵白云飘,甘露普降惠菅茅。怨我命运太悲惨,这人无德又无道。

滮水缓缓向北流,灌溉稻田满地头。长啸高歌伤心怀,那个美人让人思。

砍那桑枝作柴烧,放入灶膛火焰高。想起心中那美人,痛心疾首受煎熬。

宫内敲钟声声沉,声音震天外面闻。想起你来心难安,你看见我却忿忿。

秃鹫就在鱼梁项,白鹤就在深树林。想起心中那美人,实在煎熬忧我心。

鱼梁上面鸳鸯站,嘴巴插在左翅间。这个人儿没良心,三心二意让人厌。

扁平石块来垫脚,踏在上面人不高。这个人儿已离去,使我忧愁病难消。

【解析】

这是一位被抛弃的妇人唱出的哀怨之歌。全诗共八章,章章转换比兴之义,寓意深远。例如,第一章以菅草和白茅相束起兴,菅草白华和茅草之白有象征纯洁与和谐的爱情之意,由此映射夫妇之间相亲相爱正是人间常理。又如第七章以总是偶居不离的鸳鸯相亲相爱,适得其所,反兴无情无德的丈夫不能与自己白头偕老的悖德举动。这些绝妙的艺术手法的运用为诗歌营造了凄美的氛围,真切地表现出了弃妇的悲怨之情,让人感同身受。

绵蛮

【原文】

绵蛮(1)黄鸟,止于丘阿。道之云远,我劳如何。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惮(2)行,畏不能趋(3)。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侧。岂敢惮行,畏不能极。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注释】

(1)绵蛮:一说鸟叫声,一说鸟花纹细密的样子。

(2)惮:畏惧。

(3)趋:快走。

【译文】

毛茸茸的小黄鸟,栖息在那山坳中。道路漫长太遥远,我行道路多劳苦。

让他吃饱又喝足,教他通情又达理。叫那副车停下来,让他坐上载他走。

毛茸茸的小黄鸟,栖息在那山角落。哪里是怕徒步走,只怕太慢难走到。

让他吃饱又喝足,教他通情又达理。叫那副车停下来,让他坐上载他走。

毛茸茸的小黄鸟,栖息在那山丘旁。哪里是怕徒步走,只怕不能走到头。

让他吃饱又喝足,教他通情又达理。叫那随从的副车,让他坐上载他走。

【解析】

这是一位劳役辛苦的下层官吏渴望上层统治者可以给予救助的希冀之歌。诗人看到黄鸟尚可自由栖息而自己却中年苦于行役,奔波在外不得休息,于是发出感慨,幻想统治者能够体恤和帮助下层劳动人民。

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八句。反复咏叹长途跋涉,身疲力乏的遭遇,哀婉凄切,让人同情。仔细想来,在那样一个时代,诗人这种渴望统治者能够怜悯和救助劳苦百姓的幻想,也就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幻想罢了。

瓠叶

【原文】

幡幡(1)瓠叶,采之亨(2)之。君子有酒,酌(3)言尝之。

有兔斯首,炮(4)之燔(5)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6)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注释】

(1)幡(fān)幡:叶片飘动的样子。

(2)亨(pēnɡ):同“烹”。

(3)酌:斟酒。

(4)炮(páo):将带毛的动物裹上泥放在火上烧。

(5)燔(fán):用火烤熟。

(6)酢(zuò):回敬酒。

【译文】

随风飘动瓠瓜叶,把它采来细烹饪。君子家中有美酒,斟满一杯客来品。

白头野兔正鲜嫩,烤它煨它味道美。君子家中有美酒,斟满敬客喝一杯。

白头野兔正鲜嫩,烤它熏它成佳肴。君子家中有美酒,斟满回敬礼节到。

白头野兔正鲜嫩,煨它烤它成美味。君子家中有淡酒,斟满劝饮又一杯。

【解析】

这是一首表达主人在宴饮宾客时自谦之意的诗。全诗共分四章,形式上全用赋法,颇具雅诗特点。诗首章取瓠叶这一典型意象,瓠叶味苦,说明所食非美味佳肴,但主人并没有因食物微薄而废礼,而是取酒相待,请客人一同品尝。后三章以白头小兔为叙赋对象,主人或炮或燔或炙,变化烹调手段,使单调而粗简的原料变成诱人的佳肴,复以酒献客、酢客、酬客,表现宾客之情。物虽薄而情意真,从诗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我国作为礼仪之邦的尚礼民风和谦虚美德。

渐渐之石

【原文】

渐渐(1)之石,维其高矣。山川悠远,维其劳矣。武人东征,不遑朝矣。

渐渐之石,维其卒(2)矣。山川悠远,曷其没(3)矣?武人东征,不遑出矣。

有豕白蹢(4),烝涉波矣。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武人东征,不遑他矣。

【注释】

(1)渐(chán)渐:通“巉(chán)”,险峭的样子。

(2)卒:通“崒”,高而险。

(3)没:尽。

(4)蹢(dí):蹄。

【译文】

巉巉石崖壁险峭,矗立很高直冲天。山水迢迢路又远,跋涉千里真辛劳。

将士奉命去东征,出发无暇等破晓。巉巉石崖壁险峭,矗立陡峭入云天。

山水迢迢路又远,究竟何处是尽头。将士奉命去东征,深入敌境难回头。

有猪白蹄真闪亮,成群结队蹚水波。月亮接近毕星宿,大雨滂沱降人间。

将士奉命去东征,无暇他顾快通过。

【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东征将士历尽艰难险阻整日奔波的情景,抒发了他们有家难回的无奈心情。全诗三章,首章描写将士感叹道路漫长,不得片刻歇息;二章描写战士东征出生入死,步履维艰;末章通过叙述反常的自然现象表现出了战士有家难顾的悲苦心境。三章层层递进,将旅途艰辛与将士的焦虑心情描述得十分形象,画面感极强。

苕之华

【原文】

苕(1)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牂(2)羊坟首,三(3)星在罶(4)。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注释】

(1)苕(tiáo):植物名,又叫凌霄或紫葳,夏季开花。

(2)牂(zānɡ)羊:母羊。

(3)三:通“参”(shēn),二十八星宿之一。

(4)罶(lǐu):捕鱼的竹器。

【译文】

凌霄花儿开藤上,花瓣已经变枯黄。我的心中多忧愁,满心哀伤难诉说。

凌霄花开在藤上,叶色清清花已落。早知我心这样苦,不如当初未出生。

母羊瘦弱头显大,星光空照破渔网。虽然也算有饭吃,却少有人能吃饱。

【解析】

这首诗叙述了饥荒年间人民的悲苦生活。全诗短小精悍,表达情意铿锵有力。全诗三章。前两章说苕华盛开,一片黄色,叶子青青,沃若葱茏。苕叶青花黄,充满生机,而荒年的人民却难以为生,对比之下更显民生之艰。第三章以羊瘦头大,水中无鱼起兴,暗喻饥荒严重,哀叹在这种食物极其匮乏的年代,人民实在难以为生。由此也可以见得,周代残酷的社会现实与人民苦难在长期封建社会里是具有普遍性的,这也充分显示了《经》的现实主义力量。

何草不黄

【原文】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1)?何人不矜(2)?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3)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4)者狐,率彼幽草。有栈(5)之车,行彼周道。

【注释】

(1)玄:发黑腐烂。

(2)矜(ɡuān):通“鳏”,无妻者。一说瘁劳病苦。

(3)兕(sì):野牛。

(4)芃(pénɡ):兽毛蓬松。

(5)栈:役车高高的样子。

【译文】

哪里草儿不枯黄,哪有日子不奔忙。哪个男子不服役,皆为国事走四方。

哪里草儿不凋零,哪个男子不单身。可怜我们当征夫,偏偏不被当人待。

不是野牛不是虎,却在旷野受劳苦。可怜我们当征夫,早晚奔波没空闲。

狐狸尾巴蓬松松,深草丛中穿梭忙。看那役车真高大,总在大道上奔跑。

【解析】

这是长期服役在外的士兵唱出的控诉之歌。战士在外日夜奔波,饱受身心之重创,不得不发出了心底的呼喊。全诗以征人的口吻凄凄惨惨道来,别有一份无奈中的苦楚。诗歌首先以野草枯黄起兴,引发将士对终年劳苦生活的感慨;进而在三章达到控诉的高潮:战士不是野牛、老虎,更不是那越林穿莽的狐狸,为何却与这些野兽一样长年在旷野、幽草中度日?然而呼喊归呼喊,在统治者眼中,这些将士却始终“独为匪民”,沦为战争的工具,因此末章写到兵车继续在大道上行走,将士的悲惨命运仍在延续。在那样的兵荒马乱、统治黑暗的年代,将士们除了作诗抒发自己的愤恨,又有什么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