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雨含情皆有托
我国古代诗歌两大源头,即《诗经》与《楚辞》,已奠定了重视比兴象征手法的传统。“比”为诗经常用手法之一,而“香草美人以喻君子”在《离骚》为习见,因而比兴说诗,也就随之产生了。运用比兴寄托的好处至少有两点:诗歌离不开形象,而情感却不是具象的,使抽象的情感具象化,比兴寄托是有效的一法,此其一;诗歌要求精炼含蓄,用比兴寄托写法耐人玩味,往往能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此其二。古代诗歌中大量运用这种手法,欣赏时也要善于体察诗人的寄意。“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来鹄《云》)诗中人格化的云,实即旧时代那些自命“青天”而实际不问苍生的、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的尊容,讽刺揭露性极强,用的正是比兴寄托手法。“飞雪带春风,徘徊绕乱空。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中”。(刘方平《春雪》)诗中雪花虽然并不比喻什么,但通过“天寒风雪独宜富贵之家”,却显出别有寄意,并非为咏雪而咏雪。仍属比兴寄托。
若取喻的诗歌形象本身就反映着一种生活情景,不依赖托意便自具一定审美价值,那是比兴寄托手法运用的最高境界。前举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就是很好的一例。不知其诗托意的读者,不妨将它作为一首新婚杂咏来欣赏,当一幅风俗小品画来玩味。诗中新妇的举止音容,合于规定情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性格化的,所以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相形之下,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日夕宿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华难久持。”就有离开生活运用比兴,把“托美人以喻君子”当作一种创作模式。一旦成了固定模式,比兴寄托手法也就失去了光采,变得平庸无奇了。
就欣赏者而言,比兴说诗,应该从作品形象实际出发,探求作者用意。实事求是,要有真知灼见,不能离开作品实际捕风捉影,寻求所谓微言大义,否则不免厚诬作者,将好诗读坏。“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李商隐)因为比兴寄托大量存在,但将它绝对化,似乎比兴寄托无所不在,事情就会走向反面。捕风捉影,妄意比附的诗评向来不少,原因即在于此。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这首绝句不但将暮春野渡景色写得优美如画,而且含蓄传达出行人待渡的惆怅心情。然而元人解此诗偏刻意求深,说前二句是“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只抓住“幽草”字面,拿“芳草美人以喻君子”的模式一套,任意比附不及其余,好诗便给说坏了。无怪乎沈德潜叹道:“此辈难与言诗。”(《唐诗别裁》)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王维《终南山》)
此诗咏终南山景色。“近天都”形其高,“到海隅”言其远,“分野”二句言其大,末二句见山深而人寡,全诗气象壮阔而描写入微。但宋人说此诗是讥时之作,谓“‘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言势焰盘据朝野也。‘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言有表无其内也。‘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言恩泽偏也。‘欲投入处宿,隔水问樵夫’言畏祸深也。”(见《唐诗纪事》)前人已力斥其“迂腐穿凿”。这两例都属于脱离诗歌实际的牵强附会,也就是比附,比附是毫无根据的刻意求深。前举朱庆余诗的比兴寄托,根据是诗题《近试上张水部》的暗示;来鹄《云》诗的拟人化形象,也是一种根据。然而理解力正常的读者,谁能从《滁州西涧》看出小人君子?从《终南山》归结于政局?比附,既不合于作家主观意图,又严重脱离作品客观实际,固不足取。
作者寓意,读者会心,是比兴寄托;作品本无,而论者随意强加,是比附。此外还有一种异乎二者的情况,即读者于作品别有会心,与比附说诗在实质上完全不同。如中唐诗人韩翃有一首著名的《寒食》绝句: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至今诗评者几乎众口一辞认为此诗是“借汉讽唐”。或云“五侯”指东汉宦官单超等五人,借以讽刺中唐宦官专权,朝政日乱;或云“五侯”指东汉外戚梁氏五侯,借讽玄宗时杨氏一门专权。总之有托讽。其实,这说法是否合于韩翃原意,就很难说。诗人同一类作品如《羽林曲》、《少年行》、《汉宫曲》等,大都兴会淋漓赞羡诗中人的豪贵骄宠,并无讽意。而“烛以传火,清明日取榆柳之火赐近臣,此唐制也。”(沈德潜)《寒食》诗直叙其事,与其说是讽刺,倒象是赞羡不置。据孟棨《本事诗》,此诗当时就很受德宗赏识,邸报制诰缺人,德宗亲自决定任用韩翃,因当时有同名姓者,他还专书“春城无处不飞花”一诗并批曰:“与此韩翃”。由此可见,德宗就没有从这首诗中看出讽刺。但这并不等于说“借汉讽唐”之说全无道理。相反,作此解会自有其合理之处。因为作者虽无此意,而诗作的客观形象却可以使人产生那样的联想。诗人从生活中确乎抓到了一种典型现象,将它直接显现出来,而不作任何说明。诗歌一旦完成,也便具有了相对独立性。当读者通过一段距离去看作品,其潜在的意蕴便得到发掘,通常被称之为“形象大于思想”。《寒食》诗的情况正是如此。举国禁火之时,偏偏五侯之家可以燃烛,这本身就是一种特权的表现,而作者又未加任何限制读者思维和联想的说明。后世读者将诗中情景与当时政治弊端联系,便会从情景本身玩味出一种深刻的讽意。关于这种作品在欣赏过程中被赋予新意的现象,我在“意逆”一章中还有专节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