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塾 诗词入门

什么是互文修辞手法

什么是互文修辞手法

[定义]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中,前一个短语或句子里隐含着后一个短语或句子中出现的词语,后一个短语或句子里隐含着前一个短语或句子中出现的词语,形式上前后交错成文、相互渗透,意义上前后相互叠加、彼此补充的一种修辞方式。又称互言、互辞。

[例释]按照互文生成的结构单位,可分为两类:

(1)短语式。在同一句子中,两个结构相同或相近的短语在形式上相互并列,在意义上相互补充。

例1:牛困人饥日已高。(白居易《卖炭翁》)

例2:新鬼烦怒旧鬼哭。(杜甫《兵车行》)

例1“牛困”和“人饥”构成互文;例2“新鬼烦怒”和“旧鬼哭”构成互文。它们在形式上都属于主谓短语构成的并列结构,但在意义理解时不能各自为阵,而是要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牛困人饥”指的是:牛和人都又困乏又饥饿。同样,“新鬼烦怒旧鬼哭”也应理解为“无论是新鬼还是旧鬼,他们都哭嚎和烦怒”。

现代汉语中许多结构对称的固定短语,从语法角度看,它们是并列短语;从修辞角度看,则是互文式短语。如:前呼后应、说长道短、胡思乱想、移风易俗、左顾右盼、日积月累、铜墙铁壁、腰酸腿疼、天荒地老、细针密线等等。这些固定短语在理解的时候不能仅从字面上作简单的解释,而应从互文的角度看出它深潜的含义。

(2)对句式。在连续出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中,对举的部分前后两句各举一端,在理解时相互渗透和补充。

例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例3仅从字面上翻译会造成句意的不合情理,必须将前后两句对举的部分交互使用才能使其完整,即: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而或喜或悲,也不因为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将它们合起来就是: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高兴或悲伤。

有学者认为还有一类互文,即“省反式互文”。这类互文的特点是对举的词语或句子各省去了与它意义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解释时要前后相互补充。

例4: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

例4前一句省略了与“不曾扫”意义相反的句子“今始为君扫”;后一句省略了与“今始开”意义相反的句子“不曾缘客开”,将两句补充完整就是: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缘客开),今始为君开。

这类互文与“对句式互文”在结构形式上完全相同,并无特殊之处,只是在意义上强调“相反”,因此,无须另归一类。

互文是一种典型的言简意丰的修辞方式,由于其形式上的简洁精练和意义上的悠远深邃,所以在古代诗文中尤为常见。但这并不意味着现代诗文中就缺乏互文。

例5: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例6:广场——如此肃穆/长街——如此沉寂。(李瑛《一月的哀思》)

例5中中国军人的刺刀并非只对准妇婴,而对学生网开一面;八国联军的枪支并非只瞄准学生,而对妇婴手下留情,实际上,无论是中国军人还是八国联军他们的武器从来都是对准广大民众的,所以此句应理解为“中国军人和八国联军屠戮妇婴和惩创学生的伟绩与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例6描写的是周总理逝世后天安门广场和十里长街上肃穆和沉寂的气氛,诗人把“广场”和“长街”分开来写为的是通过互文的方式来加强这种气氛和人民悲痛的心情。

[辨析1]互文与变文。见“变文”条。

[辨析2]互文与变语。见“变语”条。

[辨析3]互文与错综。见“错综”条。

[辨析4]互文与对举。对句互文和对举都是上下句不能单独表义,必须合在一起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区别是:

(1)互文的上下句各有省略,上句包含有下句的词语,下句包含有上句的词语,理解时须将省略的词语补充完整才能达意;而对举的上下句没有省略,彼此并不互相包含,理解时只要把上下句意思相加即可,不需要相互补充。

(2)对句互文的结构表面上与对举相同,实际上比对举句复杂,对句互文上下句相互交错,而对举的上下句则没有。

[辨析5]互文与对偶。两者在结构形式上都有对称性,区别是:

(1)意义上:互文的前后两个短语或句子在意义上相互隐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理解时必须相互补充;对偶在理解时前后句子不需要相互补充。

(2)形式上:互文不局限于两个短语或句子,可以是两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对偶一般是两个句子之间的对称。

所以,互文可能是对偶,对偶则不必是互文。

[辨析6]互文与合说。两者在形式上都有省略,在意义理解上都不能呆板地从表面的句法结构或词序关系作机械的把握。区别是:

(1)从表述方式上看,互文是把应该合在一起说的话分开来说;合说则是把应当分开说的话并在一起说。

(2)从内涵理解上看,互文是把前后短语或句子的意义相互叠加,相互补足;合说则是在前后句子中寻找对应关系,然后再分开来理解。例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水经注·巫山》)中“亭午夜分”、“曦月”虽然综合在一处,但理解时必须将两者分解开来,即“亭午”与“曦”(日光)相对应,“夜分”与“月”相对应,全句分解为“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这样才符合作者的原意。故例句是“合说”。

[辨析7]互文与互体。在内容上,两者上下文的词或句子都需要相互补充方才完整。区别是:

(1)互文的两个词语或句子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需要相互补充;互体的两个句子只在内容上相互补充,在形式上无须相互补充。

(2)互文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互体则局限于句子之间。

(3)互文的两个短语或句子一般可以换位,换位不会影响语义,换位后仍然是互文;互体的两个句子中的词语不能相互换位,换位后不仅会损害诗意,而且也不再是互体。例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中将“东西”和“左右”调换位置,变成“左右植松柏,东西种梧桐”,语义上完全相同,仍然是互文。

[辨析8]互文与互文性/文本间性。都含有话语相互指涉的特征。区别是:

(1)互文是一种修辞方式,属于修辞学范畴;互文性是一种文本建构方式,属于文艺学范畴。它是西方后结构主义批评中的标志性术语,由法国符号学家克里丝蒂娃首次提出,意为: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都不同程度地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文本的痕迹。这样文本就不再是作者的创造性产物,而是先前各种各样的文本碎片拼合而成的一个网状织体,其结果,一是作者的神圣地位被瓦解,“作者死了”;一是文本的单一性被打破,呈现出多维的开放性。正如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所说:“不存在文本,只有文本间的关系。”

(2)互文的对象限于短语和句子,范围狭窄;互文性的对象则扩展到整个文本,范围宽广。

(3)互文的短语或句子在形式上具有对称性,结构相同或相近;具有互文性的文本之间则没有这样的限制,此文本可以是彼文本的改写、吸收、扩展、缩略甚至颠覆,文本与文本之间存在着或显或隐、或远或近、或多或少的关系。

(4)互文的短语或句子要前后相继出现,都以显性的状态出现,在意义理解时,前后相互呼应、补足;而具有互文性的文本不需要都出现,只要某一文本以显性的姿态出现,其他的文本都可以处于隐伏状态,称为“前文本”或“潜文本”。这些潜在的文本虽不出现,但在意义理解时,却在暗中影响着人们对当下文本的解读。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引导或激活,也有消极的牵制或束缚,无论是激活还是牵制,都使当前文本的意义变得无限丰富和多样,因此,这样的文本也就不再是封闭式的,而是开放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