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塾 诗词入门

读《词之美感特质的形成与演进》有感

最开始选择读这本书是因为看到它的作者是叶嘉莹先生,我在大一的时候选修了网络通识课程《中华诗词之美》,这堂课的主讲老师就是叶嘉莹先生。其实感觉蛮羞愧的,当时学习这门课更多地是为了学分,所以没有太用心地去理解思考,收获不大。尽管我对于课程内容所知甚少,但每当叶嘉莹先生读词时,她奇特但又富于韵味的语调总能吸引我的注意力。再加上对于词一直以来都很有兴趣,惊叹于其精致的意象,合韵婉约的字词,因此也想多了解一些它更深层面的文化意蕴之美。
       一直以来都觉得词很美,想必每个人心中都装着一个文艺青年,见到一些美丽的词句,也会在纸上反复抄写。在我高中时期,语文小组的老师们都在班上开展过各种自写诗词的活动。“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其实想来,当时的我也是这样吧。不管懂不懂“杨柳细雨”、“梧桐芭蕉”、“高楼望远”,也要拗尽字眼去写下类似这样的诉情说愁的诗词,还要认真誊写在漂亮的小本子里面。现在想来只觉难为情,可笑过之后又有些惆怅。虽然说起好笑,但毕竟那时的我是真心地喜欢这些绵延于中国千年历史中,由词人精魂一字一字灌注的词。而现在却没了那份真诚,嫌弃当时的矫揉造作,更在意他人的看法。其实有的时候矫情并不是什么坏字眼,反而是更坦诚地表露真实的自己。特别是在文学这一方面,书写出真实的感受尤为重要。
       以前所欣赏的词之美大多流于表面,只觉得用字雅致,其中情意虽不大懂也只觉缠绵深切。在这本书中,叶嘉莹先生将不同美感的词分了三类,分别是歌辞之词、诗化之词以及赋化之词。这三类词她又列举了几位著名的词人及其作品加以说明。
       歌辞之词中她讲解了双重性别和双重语境,我觉得很有意思。之前在课堂上也了解为何一些男性词人要以女性视角来写词,这种双重性别令简单的闺怨词有了更深的涵义。当男子被上司忽视的时候,他与被冷落的思妇都有着被抛弃的共通的情感,然后就通过闺怨诗的方式来委婉地抒发不能达成修齐治平的失意愤懑。温庭筠的《菩萨蛮》通常就被这样解读,但是叶先生提到了一个“文化语码”的概念,我认为这个很值得思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很多的文化语码,这些文化语码由于在长时间的文学创作中被典型化地运用,便拥有了一些特定的涵义。当词人运用这些常用的文化语码时,即使他无意去抒发这种情感,但也因此有了这种语码背后所蕴含的深意。所以词人下意识把这些文化语码运用到词中去,词就具备了一种微妙的美感,就不再是浅薄的思妇愁怨了。
       这种文化语码同样可见于韦庄的词中,韦庄的五首《菩萨蛮》表面抒写爱情,实则也包含了故国之思。其实在我们以为的简简单单的字词背后由于长期的文化传统以及文学方面的知识积淀,一联系现实来对照理解,便使词具有了双重语境的美感。而对于我来说,不管是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积累,还是对于相关典故的了解都远远不够,以致于读词时不经讲解可能完全不会领会它的深意。赏词也是需要文学积淀的,我还需要多多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这些词都是以前歌女唱的歌词,单是歌词都如此具有文化底蕴,内涵丰富。试想那个时代又是多么地才华横溢、多情风流。
       再说诗化之词,如果说歌辞之词是因文化语码而略显其情思,诗化之词则是开始融入了个人的情感,是用词人自己的生命开始书写的词篇了。南朝后主李煜因其破国亡家的遭遇,后期的词作都带有对命运无常之悲哀,不再是单纯的歌辞之词,而是带有自己情感的诗化之词。叶先生分析他的《虞美人》时所说的变与不变让我印象深刻。这首词的每一句的上半句都在描述不变的自然事物,后半句却又提及难以追回的往事。在这永恒不变中,人的力量越显渺小,命运更显无常。虽然我还年轻,但有时想起单纯简单的初高中时期,知道那些再也不能重来了,也难免郁闷惆怅,更何况那些人生遭遇多舛的词人们了。这个时候的李煜从一些常见甚至会被忽视的事物联系到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感伤,情到浓时,无意识地就用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不再是只用于娱乐了。
       而苏轼与李煜不同,他是自觉地将词诗化起来,认为词自成一家。他的词是写他的生活、他的遭遇与他的悲哀。这些经历与情感都是直接融入了词中。辛弃疾也如此,叶嘉莹先生认为辛弃疾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写词,用生活去实践词。他的词多用典故,在这些词中潜藏着太多内心的忧愤悲慨。在这个时期,词不再是只用来唱的,它同时也具备了抒发作者心志的作用。读词时,我们会被那些美丽的字句、韵调所吸引,但最令我们共鸣的还是词人的情感。人的情感都是相同的,你我都有离别悲欢,你我都愁年华易逝。只有在这种情感的沟通共鸣中我们才能更理解这些词人,也能得到一些启发去面对你我的生活。
       最后便是赋化之词了。赋化之词多为长调,需要铺陈开来,在一层一层的勾勒中使情感更为浓厚,而不是如歌辞之词、诗化之词给人直接的感动。读周邦彦的《兰陵王》,我初读时只觉得用字讲究,写的是离别之思。但在叶先生的解读中,在这些对于柳、离别的勾勒描述中却藏着词人对于官海沉浮的感慨,从简单的离愁别恨到了另一种复杂的情感起伏,在词人反复的勾勒中情感变得更有深意,更值得揣摩。于反复琢磨、细细品味中感词人之情意,这也是属于词的另一种独特美感了。
       对这本书以及对于词我仍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但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改变了欣赏词的方式。以前赏词只是粗粗读过,了解大意即可,就像是在远处观赏赞叹一座飘渺秀美的山,而现在的我则更想进入这座山,亲自去走每一条路,仔细摸索它的每一处,发现它不同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