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世上有天才的话,那么现在就有一个真正的天才作家出现了,那就是李白。不过天才也有不同的类型。李白这个天才是属于“不羁”类型的天才。这个“羁”字上边从网,下边一个“马”字,一个“革”字。“网”是网罗的网,“革”是皮带。就是说,在马的身上加以一种约束,比方说给它加上络头和缰绳,然后就可以驾驭驱使了。然而李白的类型属于“不羁”——他就像一匹野马,是不肯受羁束的。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碰到一个人叫贺知章。此人很有名,官居太子宾客,也很有文学才能。贺知章见到李白并读了他的诗文之后就说:“子谪仙人也!”什么是“谪仙人”?“谪”一般指做官的人被贬降,他说李白是从天上被贬降到人间的一个仙人。也就是说,李白本来是属于天上而不属于人间的。在中国古代的诗人中,有两个人得到过“仙人”的评价:一个是李白,一个是苏东坡。苏东坡被称为“坡仙’,他的文章、诗词、书法都非常好,古人说他有“逸怀浩气”——一种超出了尘世一般之人的、辽阔高远的精神气质;说他的诗像“天风海雨”——天上那种无拘无束的风,海上那种没有边际的雨。可是倘若以李白和苏东坡相比,还是有一个分别的,我认为这个分别在于:李白是“仙而人者”,苏东坡是“人而仙者”。
什么是“仙而人者”?我们说,李白生来就属于那种不受任何约束的天才,可是他不幸落到人间,人间到处都是约束,到处都是痛苦,到处都是罪恶,就像一个大网,紧紧地把他罩在里边。他当然不甘心生活在网中,所以他的一生,包括他的诗,所表现的就是在人世网罗之中的一种腾跃的挣扎。他拼命地飞腾跳跃,可是却无法突破这个网罗。因此他一生都处在痛苦的挣扎之中。而苏东坡呢?他本来是一个人,却带有几分“仙气”,因此他能够凭借他的“仙气”来解脱人生的痛苦。这和李白是完全不同的。
不过,说到解脱人生的痛苦,我还要说几句题外的话。之前,我讲过王维。王维也是个能够自我解脱的人,因为他对佛理有一种觉悟。佛教认为人间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都是可以摆脱的,所以他就推衍出他自己的一个做人的道理,并且用这个道理去评论古人中的嵇康和陶渊明。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曾把自己比作野鹿,说野鹿是不能够被羁束的,如果你羁束它,它一定会“狂顾顿缨”,“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就是说,它一定要狂蹦乱跳,企图挣断绳索回到山野中去。陶渊明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他不肯为五斗米向督邮折腰,因而辞官归隐,后来生活很贫困,曾经写过《乞食》的诗。于是,王维就指责嵇康说“顿缨狂顾,岂与俯受维絷有异乎?长林丰草,岂与官署门阑有异乎?”又指责陶渊明说:“尝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与魏居士书》)在王维看来,受约束与不受约束本来就没有什么不同,保持清白与同流合污也没有什么不同,陶渊明与其后来沦落到乞食,当初还不如向督邮折腰以保住自己的俸禄——是何言也!做人怎么能够做到黑白不分是非混淆的地步!古人曾说过“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豳风·伐檀》),你拿着国家的薪水,吃着老百姓种出的粮食,却不为国家和老百姓做事情,这难道是超脱吗?这难道是得道吗?
苏东坡的超脱就与王维完全不同,他可以对自己遇到的艰难和挫折持超然态度,但在朝时职责所在却绝不肯缄默不言。为争论变法的事,他既得罪了新党也得罪了旧党,因此被一再贬官,最后被贬到海南岛,没有房子住,不得不睡在槟榔树叶底下,那真是饥寒交迫。可是他毫不在乎,他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那才是一种真正的得道和超脱!
现在我们还是回过头来说李白。李白之所以成为一个不受约束的天才,和他与众不同的成长环境也有一定关系。关于李白.有许多不同的传说,其中之一就是他的籍贯。据一些历史资料记载,李白一家曾经生活在西域的条支碎叶。在他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李客带领全家迁徙入蜀,在绵州彰明县的青莲乡安家。他家在西域时本不姓李,后来他的父亲“指天枝而覆姓”。“天枝”,指帝室的支派,就是说他们和大唐帝室是同宗。而且他父亲的名字“李客”也很奇怪:“客”是客居的意思,说不清是真名还是对客居者的泛称。所以李白的家世一直是个疑问,很多人曾对此做过考证。有的人认为李白不是汉人,是西域胡人;有的人认为他家是流居西域的汉族商旅;有的人认为他的祖先是因获罪被流放到西域的,但又有人说,碎叶和条支在唐朝早期并不属于中国版图,怎么能把罪人流放到国外去?那么李白自己怎么说呢?他说自己是陇西李氏。陇西是郡望,陇西李氏是汉将李广的后代,与大唐皇室同宗。不过古人喜欢自托显赫的郡望,李白自己的说法也不一定就完全可靠。台湾还有一位学者说,李白可能是建成或元吉的后代,建成和元吉被李世民杀死之后,他们的后代就改名换姓逃到西域去了,直到神龙初年才回来。现在我们不必管这些说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也不必管李白到底是汉人还是西域胡人,总而言之,我们从这里可以知道李白幼年所受的家庭教育与一般中原家庭是不同的。一般中原家庭的小孩子先要读孔子的书,学儒家的礼法,而李白说他自己是“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六甲”是讲道术的书,“百家”当然不止于儒家。此外他还说过,他“十五好剑术”(《与韩荆州书》)。可见李白小时候所受的教育就是一种不受拘束的教育。那么李白难道完全没有接受儒家思想,当然不是。所谓“十岁观百家”,其中自然也包括儒家的书。对儒家,李白有肯定的一面,也有否定的一面。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唐诗三百首导读》里曾说,“仕”与“隐”是唐诗作者们内心之中的一个“情意结”。其实这一“情意结”,在孔子的时代就有了。孔子有一天曾对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一个人,平时要读书求学,培养自己的才能,一旦国家需要你,你才有可以拿出来贡献的东西。那么如果国家不需要你呢?像颜回,他怎么办?颜回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这其实也就是陶渊明的那种“任真”和“固穷”的境界。这种境界,现代能够理解的人越来越少了,所以现代很少有人欣赏陶诗。不过西方也并不是不讲这种境界,西方人本哲学家马斯洛(A. Maslow)所讲的“自我完成”(self actualization),其实也就是颜回、陶渊明他们的境界。一般来说,向外的追求不一定都有成功的把握,因为那有一半的决定权掌握在别人手中。而“自我完成”的目的能不能达到,则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当然,对内对外的追求都能够成功是很好的,可是倘若对外的追求不能成功的话你至少也要完成你自己,因为这完全可以由你自己来决定。所以“用之则行”是兼善天下,是仕;“舍之则藏”是独善其身,是隐。这两种观念在儒家思想中本来就不是对立而是互补的。唐代诗人,尤其盛唐诗人,心中都有这个“仕”与“隐”的情意结,但每个人的情况又各有不同。孟浩然仕隐两失,王维则仕隐两得。而李白呢?他是把仕和隐结合在一起去追求的。我们可以看他的诗,他说:“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旄头”是星名,这里代表叛乱的胡人。“鲁连”是鲁仲连,战国时代的高士。当时秦国包围了赵国,魏国不肯救赵,却派人劝赵国奉秦为帝。鲁仲连正好在赵国,遂挺身而出,义不帝秦,因而鼓舞了赵国的士气,秦将为之退军五十里。适逢信陵君夺晋鄙军来救赵,打退了秦军。事后,赵相平原君以千金酬谢鲁仲连,鲁仲连不肯接受,说:“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战国策》)因此后世钦佩他的不慕荣利,视之为高士的榜样。李白诗中多次提到鲁仲连,在另一首诗中他还曾以鲁连自比,说:“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他希望建立一番功业,但又认为追求名利是可耻的。所以他的理想是在建功立业之后飘然而去,不接受任何名利和禄位的奖赏。
刚才我说过,李白对儒家思想有肯定的一面和否定的一面。他否定的是什么,是那种拘守礼法的“俗儒”。他常常在诗中嘲笑儒生的迂腐,甚至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对孔子也不怎么尊敬。这是因为他本身是一个“不羁”的天才,所以不愿意遵守那些死板的礼法。可是儒家思想中有一样东西打动了他,那就是儒家用世的志意。儒家是追求不朽的,一个人怎样才能不朽呢?儒家认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最高一级的不朽是立德,像孔子有伟大的品德,可以成为万世的师表,所以是不朽的;次一等是建立不朽的功业,像我上次去四川灌县参观的都江堰,是秦朝李冰父子修建的水利工程,直到现在人们还受其益,那也是不朽的;如果这两样都不行,再次一等还有立言,如果你有好的作品流传后世,那也可以不朽。总之你为人在世,不能白白度过这一辈子,你要给这个世界留下你的贡献,这是儒家所追求的。李白的求仕,大致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第一,是出于追求不朽的愿望,这显然是受儒家影响。第二,他是一个天才,他不甘心使自己的生命落空。第三,在李白生活的时代,前有李林甫、杨国忠对朝政的败坏,后有安史之乱的战争,可以说是一个亟待拯救的危乱时代。所谓“才生于世,世实须才(刘琨《答卢谌书》),他是把拯救时代危乱视为自身使命的。
在唐朝,一般人求仕必须通过科举考试。但李白是个“不羁”的天才,他求仕的方法也和常人不同。其实孔子也求仕,当初孔子是怎样求仕的?他的弟子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欤?”(《论语·学而》)孔夫子之得到别人的尊敬与重视,是因为他有温厚、善良、恭敬、节俭、谦让的品德。当大家慢慢认识了他这些美好品德的时候也就开始承认他、尊敬他了。这是孔子的方法。李白也“温良恭俭让”,让大家三十年之后才承认他?他才不那么做!他要一下子打出一个知名度来。古代的读书人一般都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下帷苦读。“十年寒窗苦”嘛!然后才可以去考进士,一年考不上就再考上十年.像晚唐的韦庄,五十九岁才考中进士。李白也不屑于那样做。他认为,以他的天才,根本就不需要去考进士。那么他怎样做?他的方法是学道求仙和周游天下。李白的一切追求和理想都带有他自己的一份天才的狂想,他觉得他要取得君主的欣赏与任用那真是易如反掌,只要能得到任用,以他的天才一定马上就可以平定天下。而你要知道,在唐朝,学道和求仙真的是可以出名的。因为唐朝的皇帝尊奉老子为其始祖,唐玄宗曾下令让每一家都要备有《老子》这本书,甚至连科举考试也加入了《老子》的科目。所以道家很时兴,道士也很出名,许多宗室都出家学道。李白就是通过道士司马承祯认识了出家学道的玉真公主,另外他还认识一位很有名的道士叫作吴筠。这些人在唐玄宗面前赞扬李白,于是唐玄宗就召见了他。据说召见的时候天子“降辇步迎”,并且“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李阳冰《草堂集序》),然后他就做了翰林待诏。翰林待诏就是皇帝的御用秘书,皇帝需要写什么东西随时请他去写。天子这样的赏识,对一般人来说是一种荣耀,可是李白后来就发现,这对他来说其实是一种耻辱。
为什么说是耻辱呢?因为,这个时候的唐玄宗已经不是开元初励精图治的唐玄宗了。他宠信杨贵妃,任用李林甫和杨国忠,政治已经开始败坏。他用李白,并不想向李白请教什么治国平天下的策略,只是在歌舞游乐的时候需要他写些助兴的诗文。比如,有一次沉香亭的牡丹花开了,玄宗带贵妃去赏花,说:“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太真外传》)马上就把李白召来,要他写了三首清平调,由梨园弟子配乐演唱。还有一次玄宗在白莲池饮宴,也把李白召来写一篇序文。皇帝对待李白的这种态度,用文人的话来说就叫做“以倡优畜之”,就像是用很好的食物养活一只猫或一条狗,用来当作娱乐的玩物。这对胸怀大志的李白来说当然是耻辱,所以他就恃酒狂放。野史记载,他当着皇帝的面伸出脚来让高力士给他脱靴子。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则说他曾经“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的这些做法当然招致了很多人的不满,比如高力士就在杨贵妃面前说过他的坏话。李白自己曾写过两句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而事实上的情况是,如果你不肯摧眉折腰,那么你就无法在朝廷中立身。所以李白很快就“恳请还山”,而皇帝也就“赐金放还”,同意他辞官了。这就是李白第一次求仕的结果。
李白的第一次求仕是失败了,天子虽然给了他富贵,可是他不能忍受那种逢迎权贵的生活,因此辞官而去。此后不久,就发生了安史之乱。李白在安史之乱期间写过很多首诗,这此诗表明,他那用世的志意并没有消退。比如他说:“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赠张相镐·其二》);他还说,“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古风·其十九》)。他虽已不在朝廷,却仍然怀有那种拯救时代危难的责任感——“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二》)。“谢公”指谢安,淝水之战时东晋的宰相。那一战,晋军打败了前秦苻坚,取得了以少胜多的辉煌胜利,保住了东晋的江山。谢安本来隐居在东山,不肯出来做宰相,可是国家危难的局面需要他出山,大家都说:“安石不出,如苍生何!”于是谢安终于出山了。李白崇仰谢安,他的求仕也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像谢安一样为了对天下苍生的一份真正的关怀。他始终相信,只要有人能用他,他就可以平息胡兵的叛乱,恢复天下的太平。怀着这样的渴望,他做了第二次求仕的尝试。
大家知道当安禄山的叛军打到长安时,唐玄宗逃到成都去了,他的儿子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做了皇帝。可是玄宗还有一个儿子永王李璘,当时以平乱为号召也在江南起兵,永王一起兵,唐肃宗就紧张了,他命令永王收兵,到成都去见玄宗。永王不接受他的命令,擅自率军东下,有意与肃宗争夺天下。这个时候李白正在庐山隐居,永王途经浔阳时邀请李白加人他的幕府,李白欣然接受了永王的邀请,因为他以为永王是要与胡兵作战,要去收复洛阳和长安的。但实际上永王并不是一个能够成事的人,很快就被肃宗打败。李白也因此获罪,被判长流夜郎,但他还算比较幸运,正好赶上肃宗立太子并因为旱灾而大赦天下,他刚刚走到巫山就遇赦得归。关于跟随永王的事,李白后来曾在一首诗中为自己辩解:“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空名适自误,迫胁上楼船。”(《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他说当时是被永王以武力胁迫加入幕府的,但事实上并不一定是这么回事,因为他在加入永王幕府之后曾给永王写了一些诗,情绪十分高昂,比如有一首说:“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三川”指洛阳,因为洛阳附近有洛水、伊水和黄河,所以叫三川。“北虏”指安禄山的叛军,当时洛阳已被叛军占领。“永嘉”是西晋怀帝的年号,当时北方大乱,中原士人纷纷逃往南方。“胡沙”代表战尘。李白还是以东晋谢安石自比,他说你只要用我为你指挥策划,我可以在谈笑之间就把胡人的战乱彻底平定下来——这真是天才的狂想,却缺乏一个冷静政治家的眼光。
李白一生都在追求为世所用的机会。他第一次的遇合是玄宗请他到长安做翰林待诏,但他后来不是辞官不做了吗,这第一次的追求是落空了,不过这次虽然是失败,却不失为一个光荣的失败。而他第二次的追求,即参加永王璘的军队,又失败了。这一次就是一个耻辱的失败了,因为他为此而成了叛逆,受到了惩罚。但尽管遭受了这么大的挫折,李白的用世之心却至死未改。在他六十一岁的时候,李光弼率领大军出镇临淮,追击安史叛军的残余势力。李白还想做第三次的尝试。他写过一首题目很长的诗叫作《闻李太尉大举秦兵百万出征东南懦夫请缨冀申一割之用半道病还留别金陵崔侍御十九韵》。“请缨”,用了西汉终军的典故;“一割”,是东汉班超的话。左思也曾说过:“铅刀贵一割。”李白的意思是自己虽然衰老,但还是希望能够为国家建功出力。可是这一次也没有成功,他在半路上得了病,只得返回。第二年他就病死在他的族叔安徽当涂县令李阳冰处。关于李白的死也有不同的传说,有的人说他是因喝醉了酒跳到水中去捞月亮而被淹死的。总之这位绝世的天才,本身也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李太白临死的时候还写了首《临终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把自己比作一只在中天摧折的大鹏鸟。其实不仅把他自己如此比喻,后来范传正给他写过一个墓碑,也曾说“天风不来,海波不起,塌翅别岛,空留大名。”(《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说他白白有展翅高飞的天才,白白有建立功业的愿望,可是却不逢时机,虚度了一生。因而表示深深的惋惜。
杜甫曾经写过一首《赠李白》的诗,我以为,这首诗真正把握了李白的特点,为这位不羁的天才勾画了一幅传神的肖像。现在我们简单地看一下这首诗: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我们欣赏一首诗,不仅要对它的文字有细微的分辨,对它内容的情意有敏锐的感受,而且一定要和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结合起来。我在讲柳永词的时候曾经说过,在中国文化中有一个“悲秋”的传统。屈原《离骚》说:“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陈子昂《感遇》说:“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都是在秋天草木摇落的时候感受到生命落空无成的悲哀。杜甫与李白相识于天宝三载,那正是李白自翰林放归之时。天子已经欣赏了李白,给了他玉堂金马的厚遇,难道可以说他“不遇”吗?可是,那些荣华富贵并不是他所追求的。他的理想是要像谢安那样为天下苍生建功立业.然后像鲁仲连那样飘然而去。李白本是神仙中的人物,并不了解人世的艰难;他抱着天才的狂想,却一次又一次折辱于现实之中;他的理想太纯洁太高远,根本无法在现实中实现。因此他的落空无成,是命运早就注定了的。所以这“秋来相顾尚飘蓬”一句不但是对这位不幸的天才的深深的理解,而且道尽了他的追求落空和飘零落拓的悲哀。这是写李白“求仕”的失败。
第二句“未就丹砂愧葛洪”是写他求隐的失败。李白的学道求仙,既有他天才的狂想,也有受时代影响的因素。中国从战国时代就开始有方士,他们的炼丹和炼金术可以说是最早的化学实验。在汉朝的时候,方士的方术和中国的道家结合起来了,于是就产生了道教。到了唐朝,由于皇帝姓李,道家的始祖老子也姓李,所以就特别尊崇道教。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很多人都烧金炼丹或者出家学道,渴望成为长生不死的神仙。李白在感情上也有对神仙的向往,因此他说“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又说“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他炼过丹,甚至还受过“道箓”。可是从理智上,他却很明白神仙是不可得的。他曾讽刺秦始皇的求仙说,“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古风·其三》)。那么他既然不相信有长生不老,为什么还追求神仙呢?这就要从更深的一层去探究了。在古代求隐和求仙常常是结合起来的,古人往往把求仙作为失望于尘世之后的精神寄托。例如郭璞的《游仙诗》就曾说,“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京城是追求仕宦者聚集的所在,山林是隐逸者居住的地方。居住在清静的高山茂林之中就可以学道,学了道就可以成仙。而人世间本来就有那么多的患难和挫伤,一个人对现实失望之后总是要有一个寄托和逃避之处。我在讲宋词的时候曾讲到晏殊、欧阳修,他们对患难和挫伤都各自有排遣的方法。尤其是苏轼,他已经达到了一种哲学的境界,能够轻而易举地从痛苦悲伤中超脱出来。李白对神仙的追求,未始没有一份努力挣扎以求解脱的深意,但他并不是个能够冥心学道的人。他既失望于世,又不能弃世;既不能弃世,又怀有对神仙的向往;既怀有对神仙的向往,又明白求仙之事的虚妄。“未就丹砂愧葛洪”,正是写他这一番挣扎的徒劳和失败。
所以你看杜甫这首诗,第一句是写他求仕的失败,第二句是写他求隐的失败。那么他还剩下什么,那就是“痛饮狂歌空度日”了。这真是杜甫对他这位天才朋友的深刻了解!这种了解是抓住了重点的。杜甫还有一首《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说:“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狂客”,指贺知章,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他说当年贺知章一见到你就说你是从天上贬降下来的神仙,你的笔一写出诗来,不但我们所有的人都被你感动,连天地间都会发生狂风暴雨,连鬼神都会感动得流下泪来。这首诗很长,中间叙述了李白被“赐金放还”后在洛阳和杜甫的相遇——“五四”时期有名的诗人闻一多曾经说,李白和杜甫的相遇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就像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走到了一起,我们应该敲三通锣,打三通鼓来庆祝这两位大诗人的相逢。古人说“文人相轻”,文人总是抬高自己,贬低别人。这是一种对同行的嫉妒。但凡这样的人都不是大家,因为他自己的才情确实有比不上人家的地方,所以才会嫉妒。而真正的天才,一定有他自己的东西,并不需要跟别人去比较。而且,一般的人往往不能认识一个天才的好处,只有才气相近的人才能理解真正的天才。所以,真正的天才必然是互相欣赏的。杜甫和李白就是如此。杜甫说李白对自己的态度是“乞归优诏许,遇我夙心亲”,又说自己对他的感受是“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他们两个人虽然初次见面,却好像很久之前就有交往一样。李白这个人高谈阔论,爱喝酒,有的人因此不喜欢他,可是杜甫说:我就是赏爱你这种纯真、豪放和不受约束的作风!他们两人相识之后,曾一起高谈阔论,饮酒赋诗,度过了一段千古以下犹使人们艳羡不已的相知相得的日子。直到他们长久分别之后,杜甫还曾说,“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不见》),对这位痛饮狂歌的天才诗人表现了深深的赏爱和痛惜。一个人在痛苦的时候应该有一个办法来安慰自己。像苏东坡,他就有一种哲学的境界。无论在什么样的挫折和患难之中,他能够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世界,因而能在苦难中超脱出来。可是李白不行,他唯一的方法就是借沉醉来遗忘他的痛苦。在李白的诗中,凡是写“酒”的时候往往同时也写“愁”。比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但酒真的能够使他从尘网中解脱出来吗?杜甫在“痛饮狂歌”之下接以“空度日”,这真是极为沉痛的三个字。李白既失望于人世,又幻灭于神仙,除了“痛饮狂歌”之外已经一无所有。然而,“痛饮狂歌”也只是一种暂时的逃避,并不能抵销那种人生落空的悲哀与痛苦。
第四句“飞扬跋扈为谁雄”,则是继这种人生落空的悲苦之后,写这位绝世天才的寂寞。李白年轻的时候写过一篇《大鹏赋》。大鹏的典故出于《庄子·逍遥游》。所谓“逍遥游”,是说要使你的精神进入一种逍遥自在的境界,摆脱尘世间一切羁绊,不受尘世间一切挫折和忧患的损伤。庄子那只大鹏鸟是由北海的一条叫作鲲的大鱼变的,它的背有几千里那么宽,它张开翅膀飞起来的时候,那翅膀就像天上的云。它用翅膀在海水上一拍,那水就射出去有三千里远,它一飞起来,就有九万里那么高。李白所向往的,就是这样一只大鹏鸟。他的《大鹏赋》在庄子那只大鹏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描写,说它“脱鬐鬣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他说,北海那条大鱼化作鸟之后,张开它巨大的翅膀,在海水中把羽毛冲洗干净,在早晨的阳光下把羽毛晒干。它一飞起来,整个宇宙都被它震动了。而这么大的一只鸟,“怒无所搏,雄无所争”——世界上没有一个与它相近的同类,甚至想找个搏斗的对手也没有。这是多么寂寞!后来它终于有了一个被称为“希有之鸟”的朋友,这两只大鸟“我呼尔游,尔同我翔”,一起飞上了高天,“而斥之辈空见笑于藩篱”。“斥”是一种小鸟,它最高只能飞到篱笆墙上,所以它们都不明白两只大鸟为什么要飞那么高那么远。这是世俗与天才的对比,世俗是永远也不能够理解天才的。李白喜欢以大鹏鸟自比,这里边怀有一种天才的恣纵与自信,可是他在一生的腾跃和挣扎之后,终于寂寞地陨落。尘世中并没有大鹏所期待的天风海涛,也没有可以相伴的“希有之鸟”,只有那无知窃笑的“斥”。他的一生都生活在寂寞中。孔子曾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论语·子罕》)。宋代晏殊说,“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山亭柳》)。而李白的“飞扬跋扈”,又有几个人能够相知相赏呢?杜甫这短短的四句诗,真是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李白这一位不羁的天才和天才的悲剧。
介绍了李白的生平之后,现在我们要看他的乐府诗。以前我在介绍中国诗歌的演变时曾经说过:中国的诗,最早是四言的。后来有了《离骚》,所以有骚体;有了《九歌》,所以有楚歌体。再后来,就有了乐府诗。乐府诗有继承《诗经》四言体的,有继承楚歌体的,有当时新兴的体裁五言体,另外还有一种杂言体。杂言体的歌行,李太白写得特别好。所谓杂言体,就是说它的字句没有一定的数目,从诗歌的形式来看,它变化莫测。它可以忽然之间有一句很长,也可以忽然之间有一句很短。我以前曾经讲过:中国诗歌为什么最早形成的是四言,为什么到汉朝又有五言诗流行?为什么后来又有了七言,这些都是我们中国文字的特色所造成的。中国文字单音节单形体,所以念起来就比较平,不像英文有轻音有重音,一个字读起来有许多高低抑扬。因此中国的诗歌就要特别注意韵律和节奏。隋唐以后流行的近体诗——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就是建立了一种声律节奏的固定形式,所以又叫律诗。它是经过很多人的试验,大家都认为这是一种最好的形式,然后才渐渐固定下来的。所以,它是大众化的,是诗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形式。那么,如果你不愿意按照这种死板的形式来写诗,如果你自己要独创一种自由体,可以吗?那并不是不可以,但自己独创一定要有个条件,就是你要真的有那种能力。你要真的能够掌握那种声律节奏的美才可以。现在有很多人以为写诗可以随便写,但他写出来的那句子真的是不美,不管是文法上啊,韵律上啊,长短上啊,都不美。那就是只有破坏而没有创造了。李太白是一个不羁的天才,他也要打破这个约束。而且李太白是有资格打破这一约束的。因为,他掌握了声律节奏之美的原理和原则,而不只是声律节奏之美的外表形式。他知道哪一句应该长,哪一句应该短。中唐古文家韩愈给他的朋友李翱写过一封信,信中说:“气盛则言之长短高下皆宜”,就是说,如果你的文气很强盛,那么,你的句子长一点或是短一点,你的声音高一点或是低一点,你都能控制得恰到好处,李太白就是如此。杜甫说他的诗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说他的诗是“大江无风,涛浪自涌,白云卷舒,从风变灭”。他完全没有一个固定的法则,他也不想遵守什么法则,完全是自由的,但他真是写得好。我先给大家读一首他写的乐府诗《鸣皋歌送岑徵君》,大家要注意听他的声音节奏和句子长短的变化:
若有人兮思鸣皋,阻积雪兮心烦劳。洪河凌竞不可以径度,冰龙鳞兮难容舠。邈仙山之峻极兮,闻天籁之嘈嘈。霜崖缟皓以合沓兮,若长风扇海涌沧溟之波涛。玄猿绿羆,舔舕崟岌,危柯振石,骇胆栗魄,群呼而相号。峰峥嵘以路绝,挂星辰于岩嶅。送君之归兮,动鸣皋之新作。交鼓吹兮弹丝,觞清泠之池阁。君不行兮何待,若反顾之黄鹤。扫梁园之群英,振《大雅》于东洛。巾征轩兮历阻折,寻幽居兮越崿。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望不见兮心氛氲,萝冥冥兮霰纷纷。水横洞以下渌,波小声而上闻。虎啸谷而生风,龙藏溪而吐云。冥鹤清唳,饥鼯颦呻。魂独处此幽默兮,愀空山而愁人。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蝘蜓嘲龙,鱼目混珍。嫫母衣锦,西施负薪。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乎夔龙蹩躠于风尘。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却秦。吾诚不能学二子沽名矫节以耀世兮,固将弃天地而遗身。白鸥兮飞来,长与君兮相亲。
这首诗太长了,我们没有时间讲这么长的诗。我只是想给大家一个大致的印象。以李白这样的天才,他那种掌握和运用文字的能力,他那种想象力的丰富,绝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能有的。一个人,倘若你果然是天才,果然有李白这种掌握的能力,天下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天下文章什么形式都可以写。我从来不主张用一些条条框框把人框在里边。只要你真的是一个天才,真的能给人们留下不朽的东西,那么岂止文章的格律可以打破,连道德的格律也一样可以打破!可是,你只会打破,自己却什么都没有建立起来,那就不是打破而是破坏了。人家李白,打破之后他有树立。这就好比盖房子你可以随便把它设计成尖的、圆的、高的、矮的、长的、方的,可是你一定要把地基打牢固。这样不管盖起一个什么样子的房子,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倒塌。如果你只顾标新立异盖一些稀奇古怪的样子,底下的地基却没有打好,那么一阵风过后你的房子就倒了。地基是什么?就是你自己的根基。李太白他是掌握了所有的格律才能够破坏格律,你连基本的格律都不懂就先谈破坏,那怎么可以?孟子说过:“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孟子·离娄下》)求学,就要真下功夫。现在大家都想速成,浮光掠影地看两本速成的书,赶快就把考试通过了。可是什么叫“造诣”?诣是达到。你一定要达到一个高深的境界,然后你才能够领略其中种种微妙的变化。别人告诉你写诗要“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你只知道跟着这样写,却没有真正了解这个原则。什么时候你真的自己有体会了,你能够掌握和运用它了,你就有了一个很深的功底。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告诉我:他过去的一个老师说,背书是很重要的,因为你不背下来,它就不给你用。这话听起来很奇怪,其实是深有体会之言。总之你一定要烂熟于心,用的时候它自然就出来了,你就“取之左右逢其源”,那些材料都跟你融会到一起了,不管你往左也好往右也好,都有取之不尽的源头。孟子还说过:“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孟子·离娄下》)他说人的学问要如同有源之泉水,那是从你自己内心发出来的,是源源不断的。而有的人,他的学问就像一个小水沟,夏天一场大雨,你看那些沟都满起来了,两个小时之后太阳出来一晒,这些水就都不见了。很多人读书就是这个样子:开两天夜车应付考试,第三天过后,什么都忘了。所以,不管学什么都要从根底学起。如果你不肯花时间去学,总是表面的浮光掠影,你就永远也达不到“取之左右逢其源”的地步。李太白之破坏格律,是因为他真的深入到格律的那种最微妙的境界之中了。所以不管他怎么变化,中间都有一种美,都有他自己的一种节奏韵律在里边。这和现在有些人写的那种完全不成句子的诗,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下面我要讲的这首诗是《远别离》。这是古乐府的一个诗题,因此我要作一些说明。以前讲中国诗的发展时讲过乐府诗,它起源于汉朝,汉朝官府有专门负责音乐的部门,叫作乐府,乐府把很多歌词都配上音乐来唱,叫作乐府诗。可是后来到了唐朝的时候,有些音乐已经不存在了,但诗还在,还有很多乐府诗的题目保留下来,这就是乐府旧题。像《远别离》、《古别离》、《长别离》、《生别离》这些都是写别离的乐府旧题。李白就常常喜欢用古乐府的旧题来写他自己的新诗。在唐朝的乐府诗中,除了李太白的这一类旧题乐府之外,还有另外一些诗人写新题乐府。像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卖炭翁》,都是古乐府里没有的题目,而这些诗在内容上大多是反映民间的疾苦,在风格上比较朴素,常常是直接叙事。因此可以说,他们是模仿了古乐府的内容和风格,却没有模仿古乐府的题目。李白的乐府诗则是模仿了古乐府的题目,却没有模仿古乐府的内容和风格。像这首《远别离》,它并不是像古乐府的《远别离》一样单纯写男女之间的别离,而是另有他寓托的深意,它的内容完全是创新。我现在就把这首诗念一遍: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尧舜当之亦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或云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
你们看,他这首诗完全是不规则的,中间变化非常多。有时是接连押韵,有时是隔句押韵,有的忽然就换了韵。前边一大段很长,“女、浦、苦、雨、补、怒、禹、虎”,这是一个韵;“死、似、是”,这三个字是一个韵;“间、还、山”是一个韵;最后“绝、灭”是一个韵。
现在西方的语言学也讲一个句子有它表层的结构,还有它深层的结构;而句子的内容也有一个表层的意义和一个深层的意义。李白这首诗表层的意义是什么?当然是别离。讲《古诗十九首》里的“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那是总体来写一般性的别离。两个人都活着,是“生离”,不是死别。李白写的是什么别离?是死别,是天下最遥远的、再无重逢可能的别离。而且别离的主人公不是一般性的人物,是“皇英之二女”。皇英之二女是谁?是中国古代帝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她们也是帝舜的二妃。这首诗所写的是娥皇、女英与舜的离别。古代传说,舜在晚年曾南巡,有人说是为了讨伐南方有苗的叛乱。天子出游叫“巡狩”,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苍梧是山名,在湖南零陵县附近。舜死在苍梧,连尸骨都没有运回来,就把他埋葬在那里的九疑山中了。为什么叫九疑山?因为那山有九个样子都差不多的山峰,难以辨别。有的人死在外边,可以把他的尸骨运回来埋葬;就算尸骨没运回来,葬在外边了,至少也知道葬在什么地方。可是帝舜和娥皇、女英的离别,不但是从生离变成死别,不但尸骨没有运回来,而且连埋葬的地方也不知道。因为那九疑山的九峰皆相似,所以莫知葬所。连寻找坟墓的希望都没有了,这真是天下最悲惨的离别!为什么李白要用这样一个形象,我说“形象”,是因为形象包括物象和事象,这里是历史上发生的一件事情,所以是事象。中国的旧诗最喜欢用典故,每一个典故都是一个事象。李白为什么要用舜与娥皇女英的离别这样一个事象?那不仅因为他们的离别是最悲惨的离别,而且你要知道舜是贵为天子的,这件悲惨的事情发生在最高贵的人身上,它的悲剧性也就更强。因为,高贵的人有地位有权力有钱财,很多灾难可以避免。而当他们也不能避免的时候,就说明这灾难是最可怕的。另外,舜得到所有人的景仰,是大家都知道的人,因而引起的震动也更大。西方有很多悲剧故事都是发生在宫廷,发生在贵族之间,就是因为选择这样的背景可以加强其悲剧性的缘故。
他们在哪里别离的?“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洞庭、潇湘,也是在湖南。洞庭湖,多么美的地方!孟浩然的诗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潇湘,古人有潇湘水墨图,我以为那是中国画里最美丽的山水。而且还不止如此,潇水和湘水还给人一种浪漫的联想。一直到现在人们还说,湘女是多情的。你看《楚辞》里边,《九歌》都写了什么?都是爱情的追寻。洞庭和潇湘是浪漫的,是狂想的,是美丽的,是多情的。这就是皇英二女和舜别离的环境背景。那么潇水和湘水流到哪里去了?“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中国的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所以百川最后都要流归大海。你看,在这么美丽、浪漫的地方离别,留下了这么沉痛的离别的悲哀,而潇水和湘水,就带着娥皇、女英的悲哀一直东流到海。这就是李后主说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海水可以量吗?他说海水有万里那么深,你是不可以量的。而现在这万里之深的海水,就都染上了娥皇和女英的离愁别恨:从生离到死别,死后连坟墓的所在都找不到,谁能说这种离别不是最悲哀最痛苦的?
下边他说:“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就因为人间发生了这样悲哀的事情,所以连阳光都变得惨淡了,天上的云也变得阴沉黑暗。不但阳光和云被感动,就连动物和鬼神也都被感动了。猩猩这里是指猴子,据说猴子的叫声最悲哀。郦道元《水经注》里有句话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那是说四川的猴子。其实不管四川的猴子还是湖南的猴子,叫声都是一样,悲伤的人听了会流泪。现在你们要注意这首诗节奏的变化:他的开头几句都是一句停顿,一句押韵。“远别离”,虽然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但读完要有一个很短的停顿,然后“古有皇英之二女”,“女”字押韵。“乃在洞庭之南”——短暂的停顿;“潇湘之浦”,“浦”字押韵。“海水直下万里深”——停顿;“谁人不言此离苦”,“苦”字押韵。“日惨惨兮云冥冥”——停顿;“猩猩啼烟兮鬼啸雨”,“雨”字押韵。可是接下来,没有停顿就忽然楔入了一个押韵的句子“我纵言之将何补”。什么叫楔入?木匠做工有楔子,就是一块三角形的木头,把它插进两块木头之间。“我纵言之将何补”,在声音节奏上就起了这样一个作用。而且它不仅是在节奏的形式上起作用,在内容的情意上也结合得非常好。因为前边他都是很客观地写历史上的一个悲剧事件,作者都是站在外边来讲的。可是讲到这里他忽然自己参加进去了,作者在诗中出现了。而且,这句话说得非常沉痛。所以说,他是把句法章法的结构、声音的结构和沉重的感情结合在一起了。天地间为什么要发生这样的悲剧?为什么要充满这样的悲哀痛苦?难道我们不能够挽回吗?他说,我也希望挽回,可是我没有力量挽回,因为我说了没有用,他不会接受——“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穹”是“苍穹”,就是苍天的意思。苍是天的颜色,穹是天的形状。“穹”,是一个圆形屋顶的样子,蒙古人的帐篷就叫穹庐。你站在旷野,看到天从四面垂下来,就好像一个圆的帐篷顶一样。“皇”是对天的尊称,意思是伟大的、光明的或者尊贵的。“窃”,是私心以为。就是说,我自己就这么想。诗歌的文法,它不一定非得把动词放在宾语的前边,有时也可以放在后边。“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其实就是“窃恐皇穹不照余之忠诚”。这是因为,皇穹是上天,放在前面是表示对上天的尊敬,同时也有呼唤上天的意思。“照”是洞照,真正透彻的理解。他说,苍天哪,我真的害怕你不能够真正理解我的忠诚!你看李太白这感情是多么强烈。而且,岂止是不能够理解,岂止是不听而已,是“雷凭凭兮欲吼怒”:天上有天兵天将,有雷公电母,那都是你的左右、你最亲近的当权人物。当我向你忠告的时候,就激怒了他们,他们就发出那种愤怒的吼叫。我说过,李太白在长安朝廷里不是做过翰林待诏吗?唐玄宗曾经很欣赏他,什么御手调羹啊,什么七宝床赐食啊,皇帝到哪里去游赏,都要叫他作诗。而李白有那么狂放的性格,他叫高力士给他脱靴子,叫杨贵妃给他捧砚台,把皇帝左右的亲信都得罪了。
现在我们已经从介绍这首诗表层的意思进入到深层的意思了。我们怎么就知道这首诗一定有深层的意思呢?这我以前也讲过,我们要判断一首诗里边有没有比兴寄托的含义,要从作者的生平、他的为人,以及当时时代的背景来考虑;还有一条就是要从诗歌本身叙写的口吻来考虑。你看,“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真是有他一份强烈的感情在里边。从口吻来看,就不像仅仅在叙述一个远古时期的故事。我们再结合作者的生平为人来看,李白是一直想要致用的,他不是说过吗,“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他始终有这样一份关心国家关心时代的政治理想。那么我们再从时代背景来看,玄宗到了开元末天宝初的时候,年岁越来越大了,每天耽溺于享乐的生活,不问政事,所以政权就先后落到两个很坏的宰相手里,就是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和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至于边疆的将帅,他就宠信了安禄山。这样,他就把国家送上了衰败灭亡的道路。而李太白在被玄宗欣赏,跟玄宗接近的时候,他不但对高力士态度不好,对杨贵妃态度不好,而且他还说,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因此他就得罪了很多的人。为什么玄宗如此欣赏他,他却辞官不做了?因为他在朝廷做官不但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且玄宗左右这些人都忌恨他,大家都在玄宗面前说他的坏话。“我纵言之将何补”——我看到了国家的危机,可是我说出来有什么用?只能引来一片愤怒的攻击声。“雷凭凭兮欲吼怒”,这个“怒”字是押韵的。本来下一句应该不押韵,可是“尧舜当之亦禅禹”,又是一个楔入的韵句。这里,才是他真正的忧虑。他说,我看到的危险还不止是别离而已,我看到的,是天子的地位恐怕不能长保。
读李白的诗,你要对中国的历史比较熟悉。什么是“禅”?禅是禅让,是特指把天子的地位让给谁。天子有最高的权位,这个权位由谁来执掌,永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由继承而来,是由人民选举而来?还是由枪杆子夺取而来?历代君主大多数是继承而来:你有做天子的父亲,将来你就也有做天子的希望。可是天子的儿子果真有做天子的才能吗?我们以前讲过魏晋南北朝的诗,晋朝有好几个皇帝本身就是白痴,连寒暑冷暖都弄不清楚。历史上还有些皇帝天性是残暴的,一旦有了最高的权力,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针对这个很难解决的问题,中国古代的儒家,他们就把上古时代完全理想化了。他们说,上古那些圣贤的君主是不传位给儿子的,那些圣贤的君主是让位,把位子让给一个他所选拔出来而且得到人民拥护的贤人。所以尧就让位给舜,舜就让位给禹。据说,禹本来想让位给舜的儿子,可是天下人民感激禹治水的功劳,而且禹的儿子启也不是一个白痴或一个暴虐的人,所以就选择了禹的儿子启。从此以后,天子的位置才有了父死子继的规矩。当然,这只是儒家的说法。上古是那么遥远的时代,没有文字的记载,尧真是让位给舜的吗?舜真是让位给禹的吗?那时候果然就有这么美好的事情吗?未必尽然。这也不过是我们后来的人随便怀疑而已,请大家看诗后边的注解。注解引了《史记正义》的话说,“《竹书》云”——历史上有一本书叫《竹书纪年》,是晋朝人在汲郡的战国魏墓中发现的,那是一本写在竹简上的史书。《竹书》记载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哪里是尧让位给舜?是尧年老昏庸了,就被舜囚禁起来,舜就自己做了皇帝。其实你看后来的历史就会明白什么是禅让:后汉献帝让位给魏文帝曹丕,曹丕的子孙让位给晋武帝司马炎,哪一个是心甘情愿让位的?都是对方掌握了军政大权,都是被胁迫让位的。既然后世的人类都是这么自私,都是在胁迫和被胁迫之下才有让位的事情,那么你怎么能断定上古的尧、舜就是心甘情愿让位的,就没有受到胁迫?我们再看下一个注解,它引了《国语》的记载说:“舜勤民事而野死。”说舜是为了人民的事情而死在外边的旷野之中了。为了人民的什么事情?下边又有《国语》的韦昭注说:“野死,谓征有苗,死于苍梧之野。”可是,安知不是舜出征的时候受到胁迫而死在外边了呢?我们从尧让位给舜的不可信来推测,舜让位给禹不是也很可怀疑吗?天子死在朝廷,大家也许还可以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可是在旷野之中,一旦发生兵变,你怎么死的,你的尸骨在哪里,谁都不会知道。所以舜是什么下场,我们谁也不知道。因此李太白就说了:“尧舜当之亦禅禹。”你要注意他的句法:本来是尧禅位给舜,舜禅位给禹,可是他现在把尧和舜都放在前边当主语,似乎不对了。但这是中国作诗时一种浓缩的方法,他是把两件事情结合在一起说了。另外还有“当之”,就是说,如果你处在悲剧必然发生的这种情况下,你就非得把天子的位子让出来不可。“之”是代词,代这种情况。什么样的情况?就是下边这两句的情况:“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这又是李太白句法的变化。如果国君你用人不当,失去了你的权势,那么你本来是一条龙,现在就变成鱼了。古代说“真龙天子”,龙就代表天子。《易经》上第一个卦就是乾卦,乾卦的“九五”是“飞龙在天”,那就是天子的象征,是最尊贵的,所以后来常说“九五至尊”。唐玄宗内宠李林甫、杨国忠,外宠安禄山,这就是用人不当。结果使长安陷落了,他不得不逃到蜀中去,这就是天上的龙跌到地下,变成了普通的鱼。古代有一个传说的故事,说有一条白龙变成鱼出去游玩,被渔人射中其目。白龙就到天帝那里去告状。天帝责备他说,你是龙,不应该变成鱼出去游玩。鱼本来就是该被渔人捕捉的,谁让你离开你自己应有的地位,化成你不该有的形状?所以,你的遭遇是你应得的。这是“龙为鱼”的出处。而与此同时臣子的那一方呢?他本来是在下位,像老鼠一样。可是一旦有了政权和军权,他就会来胁迫你,变得像老虎一样凶,是“权归臣兮鼠变虎”。对这一句,人们有不同的说法。程千帆先生《古诗今选》的注解说它指的是安禄山的叛乱和李林甫、杨国忠的专权。而戴君仁先生的《诗选》说,此篇前人多以为是为肃宗时李辅国矫制迁上皇于西内而作。上次我也讲过,安禄山占领了长安,玄宗逃到四川,他的太子就在甘肃的灵武即位,就是唐肃宗。后来肃宗带兵收复了长安,把玄宗接回来做太上皇。可是就发生了一个问题。玄宗回到长安住在兴庆宫,兴庆宫是玄宗的旧居,玄宗没做天子之前就住在兴庆宫。这个地方和外边比较接近,常常有人在宫外的大道上望宫而拜。于是,肃宗手下有一个宦官李辅国就在肃宗那里离间他们父子的感情。说玄宗现在已经不是天子了,他住的兴庆宫和外边这么接近,很多人都朝他住的地方遥望而拜,这很不好。劝肃宗把玄宗迁到西内去。“西内”就是西宫,又叫太极宫。肃宗本来不赞成,因为他知道他父亲喜欢住在兴庆宫。可是李辅国就矫制——“制”是天子的命令,“矫制”就是假传天子的命令——迁太上皇于西内。西内与外边是隔绝的,而且在迁移的时候李辅国还把玄宗左右亲近的人都换掉了。你看,李辅国就是这样专权,玄宗和肃宗父子都在他的摆布之中了。这是对这一句的第二种说法。你要是再看一些别的选本,还有第三种说法。这种说法我们放到后边再说。
“或云尧幽囚,舜野死”,“或云”,就是“有人说”。是谁说?刚才讲了,《竹书纪年》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国语》说“舜勤民事而野死”。不过你要知道,李白这首《远别离》是写帝舜的别离,他只是把尧做一个陪衬。舜的野死是不是遇到兵变了?是不是让臣子给杀死了?这个历史上没有记载。但历史上既然有记载说尧曾经为舜所囚,尧并不是心甘情愿让位给舜的;那么舜也一定不是心甘情愿让位给禹的,舜的野死实在大有问题。因此他说,就是尧、舜那样英明的君主,遇到“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这种情况时,也无法保住自己的君主地位。所以你们看,这也是李白章法的变化。他绕了这么一个圈子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然后再回来接着写远别离的故事:“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舜死了以后葬在九疑山,而九疑山的许多山峰都是相似的,所以舜的坟就找不着了。“重瞳”指的是舜。在中国古代传说中,不平凡的人相貌也不平凡。我们大家眼睛里都只有一个瞳仁,而“重瞳”是眼睛里有两个瞳仁。传说舜是重瞳,项羽是重瞳;还有李后主,是一目重瞳。还有人说清代的顾炎武也是重瞳。为什么说“重瞳孤坟”?我们中国一般的习惯,每一家都有一大片祖坟,里边埋着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祖母、伯伯、叔叔等很多人,那就不是孤坟。但舜是死在苍梧之野,他的尸骨没有运回祖坟,而是一个人埋在外边了,所以是孤坟。而且,就连这孤坟现在也不知到底在哪里。他做了一代帝王,竟没有一点儿东西留下来,连骨灰也没有。这对他的妻子来说是多么惨痛的事情!所以是“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帝子”是帝王之子。在古代,天子的儿子和女儿都可以叫“帝子”。所以这个帝子就是指尧之二女、舜之二妃的娥皇和女英。这还不是从李白开始的,从《楚辞》的《九歌》就开始把她们称为帝子了。“绿云”指的是竹林,因为竹子在冬天也不会变黄。湘水边有一种竹子叫湘妃竹,也叫斑竹,上面有一个一个的斑点,传说就是被娥皇和女英的泪水所染。可是不管她们怎么哭泣,她们的丈夫是永远也不会回来了。他当年去征伐有苗的时候,可能就是坐船走的,从此就像那东流的水一样永远消失了。“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她们悲哀痛哭,远远望着南方的那一片深山。“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他说,哪一天我们能够把这宇宙天地都改变过来,哪一天我们能把天地间这些不圆满的事情都挽救回来?如果有那么一天,苍梧的山都倒塌了,东流的湘水都断绝了,那竹子上悲哀的泪点也就可以消失了。但天地宇宙不会变,斑竹上的泪点也不会消失,所以这悲惨的离别是无可挽回的。
好,现在我们翻回来看作者可能的寄托。我刚才说,第一种可能的寄托是指玄宗宠信李林甫、杨国忠和安禄山;第二种可能的寄托是指肃宗宠信李辅国。可是还有人就说了,说这整篇诗不是写离别吗?而且是写天子与后妃的离别。所以很可能是指玄宗幸蜀赐死贵妃的事。当然,玄宗幸蜀,后来还是回来了,可是贵妃死了,再也不能回来了,那也是天子与后妃的长别离。李商隐写过一首诗叫《马嵬》,说“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又说“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唐玄宗也曾经求神仙,在皇宫里炼丹、服药,希望长生不老,也曾经宠爱杨贵妃,在长生殿海誓山盟,说要生生世世为夫妇。李商隐讽刺他说,你白白地追求海外神仙和长生不死,来生如何是不能预知的,而你的这一辈子都已经完了。为了保全你自己,你不是把你所爱的贵妃也赐死了吗?“四纪”,古人说十二年为一纪,唐玄宗一共当了四十五年皇帝,所以说“四纪为天子”;“莫愁”,泛指民间妇女。他说,你做了四十多年天子,怎么竟连一个自己所爱的女子都保全不了,还不如一个普通百姓人家生活快乐!
那么这三种说法哪一种最可信呢?其实还是第一种说法。提出这种说法的是萧士赟。他编过一本《分类补注李太白集》,他说,明皇内任李林甫,外宠安禄山,这是借人国柄,借人国柄则失其权,失其权则虽圣哲不能保其社稷、妻子,其祸有必至之势。“明皇”就是唐玄宗。有一次有同学问我,这“明皇”是谥号还是庙号?其实,“明皇”不是谥号也不是庙号,是庙号的俗称。玄宗的庙号很长,叫作“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后来人们习惯上就称他为唐明皇。为什么萧士赟的说法可信呢?因为李白的这首诗见于唐人殷璠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而这本书所收的作品只到天宝十二载,说明这首诗写成于天宝十二载之前。那时候安禄山的叛乱还没有发生,但玄宗宠任李林甫和安禄山已成事实,国家已经有了这种危险和败亡的可能。提出第二种说法的是沈德潜的《说诗晬语》。他认为,李辅国胁迫太上皇迁到西内,一个皇帝被宦官所欺,这就是“君失巨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这是从诗的文本(text)中得出的这个结论,就是说,诗的文字中包含了这种解释的可能性。但从历史的事实来考证,这首诗不是在肃宗时代所写,所以这种解释不可信。提出第三种说法的是陈沆的《诗比兴笺》。他认为前两种说法“皆未详释”,都没有详细的说明、解释。他说这首诗篇首是“英皇二女之兴”,篇末是“帝子湘竹之泪”,总而言之是写天子和妃子的离别。因此这首诗很可能就是在西京初陷、马嵬赐死之时所作。这也是根据文本所包含的可能性作出的结论,和诗的真正写作年代不符。
第二和第三种解释虽然不正确,但不可否认的是,诗的文本里确实包含了使人产生这两方面联想的可能性。诗人不是预言家,但诗人有敏感的直觉,可以感受到某些一般人没有感受到的事情。这正是《远别离》这首诗之所以好的缘故。从这首诗形式上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李太白“大江无风,涛浪自涌,白云卷舒,从风变灭”的特色;从它在情意方面寓托的深远,我们可以看到李太白对于国家的关怀。
我们接着看李白的乐府诗,先看《长相思》和《行路难》。这两个题目也是乐府旧题.属于古乐府的“杂曲歌辞”。古乐府的歌辞分成许多种类,杂曲歌辞是其中的一类。前面所讲的《远别离》也属于杂曲歌辞。所谓“长相思”,多写思妇之情,就是女子在家中思念久戍不归的丈夫。但李白这首诗写得很飞扬,很潇洒,因此有的人认为,这首诗实际上是写他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及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悲哀。这种看法,不为无见。现在我把这首《长相思》读一遍: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开始讲这首诗之前,我先要说明一点。李白的《长相思》有两首,本来不排在一起。《唐诗三百首》把这两首诗排在一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第一首就是我们要讲的这一首;第二首一般选本都不大选,所以我把它也读一遍: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我们主要看这首诗的口吻。所谓“愿随春风寄燕然”,是说:春天到了,我要让春风把我的相思怀念带给你,而你在哪里?你在北方的燕然山。燕然山,是东汉窦宪征讨匈奴曾经到过的地方,在现在的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所谓“横波目”,是形容女子的眼睛。一个美丽女子的眼睛,往往清澈、明亮、流动,就像秋水的水波一样。他说当初那美丽的眼睛,现在已经变成泪水的源泉了。他还说,要是你不相信我为怀念你而悲恸欲绝,那么等你回来的时候,你就看一看坐在镜子前边化妆的我吧,那时的我肯定是憔悴、消瘦,不再像过去的我了。这是什么人的口吻,完全是女子的口吻。这第二首诗毫无问题是写女子怀念男子。可是第一首诗就很成问题,因为中间有这样一句,“美人如花隔云端”。他说我所思念的那个人像花一样美丽,她现在离我很远,就像隔着天上的云彩一样。美人,一般来说是指女子的。当然在中国诗歌的传统里,美人也可以作为象喻的寓托。我以前也曾给大家介绍过,屈原的《离骚》曾以美人来比喻君主和贤臣,有时也用来指代他自己或指代某种理想之中的美好事物。可是一般来说,女子怀念丈夫,不会说丈夫是“美人如花”。所以尽管“美人”可以成为各种人或事物的象喻,可是它表层的、第一层的含义仍然是男子思念女子。因此,《唐诗三百首》把这两首《长相思》排在一起很有意思。第一首说“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写的是秋天;第二首说“愿随春风寄燕然”,写的是春天。这也是很妙的。这两首诗,一首写秋天一首写春天;一首写男子对女子的怀念,一首写女子对男子的怀念。在中国,凡是春与秋对举的时候,就有一种周遍的意思,是包括了周而复始的春夏秋冬所有的日子。也就是说,那种相思是长存永在的。因此,这样的排列就更突出了作者所写的这种相思已经超越了写实而具有某种象征的意味。
事实上,李白的《长相思》和《行路难》都具有超越现实的、象喻的含义,因为他所写的,都是一种追求向往的感情。讲孟浩然的时候,我曾引过《诗·秦风·蒹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曾说,《诗经》里的《蒹葭》这一首诗最得“风人之旨”,就是说,它最富有诗人的感情。《蒹葭》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写的就是追求向往的感情。总而言之,诗这种东西,虽然不一定非得拿道德品质、忠孝仁爱去衡量,但它那种追求向往的感情,可以引导读者向高处看,可以引导读者超越现实中的那些很浮浅的物欲私利,使你觉得世界上应该有一种更美好的东西。这就是诗所特有的感发作用。
但同样是追求向往,不同诗人的表现又有所不同。孟浩然和李白都追求为世所用,孟浩然是怎么说的?他说“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他还说:“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岁暮归南山》)同样是求仕,孟浩然写得就比较落实,而且有一种乞求的口吻。可是你再看看人家李白是怎么写的?《长相思》说,“美人如花隔云端”——多么美丽,多么高远;《行路难》说,“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多么飞扬,多么潇洒!现在,我先来讲这首《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从表面看起来这是很寻常的两句话,但实在写得很好。所谓“长相思”,是永远也不断绝、不改变的相思。而“在长安”,是谁在长安,是怀念人的这个人在长安,还是被怀念的那个人在长安?这又是中国诗歌的另外一个妙处。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一位英国学者William Empson写了一本书Seven Types of Ambiguity。Ambiguity这个词的意思是“暧昧”或“模糊不清”。作者认为这种Ambiguity的现象有时候不是坏事而是一件好事,因为它使诗有了更丰富的、可以同时并存的多方面含义。李太白的这首诗妙就妙在其含义都是两层的:他可以是写男女的相思怀念,也可以是写对理想的追求向往;可以是思念人的人在长安,也可以是被思念的人在长安。而长安是什么,长安是国家的首都啊!所以仅仅“长安”就又有了两层意思:它可以是现实中的男女相思,也可以是对朝廷和君主的某种思念。而且还不仅如此,这两句还直接给人一种声音的美感。“长相思,在长安”,两个“长”字,于是使你从直觉上觉得这相思果然是很长,很长。我在台湾大学讲这首诗时曾开玩笑说:假如换一个词,比如说“长相思,在基隆”,听起来就很奇怪。不但意思上奇怪,声音上也不舒服。所以,一首诗它给你的是一种整体的直接的美感。“长相思,在长安”,那种相思相念的悠远缠绵之意都表现出来了;那种寄托象征的意思也都表现出来了。
“络纬秋啼金井阑”,“络纬”是秋天的一种昆虫,俗名纺织娘。什么是“金井阑”?古代没有自来水,但一般人家都有井,井周围一般有铁栏杆。古人常常把铁的东西都美称为金,如铁的铠甲就叫“金甲”,所以铁的井栏杆就叫“金井栏”,“阑”同“栏”。纺织娘的声音本来可以说“鸣”,可以说“叫”,但他用了个“啼”字。“啼”也是鸣,可是“啼”还有一个意思是“哭泣”。所以他不用“鸣”而用“啼”,就使人感到这种昆虫的叫声是很凄凉的,好像哭泣一样。而在中国旧诗的传统中,一提到“金井”,往往就有秋天的象征。所谓“金井梧桐”,你一看到这些词,就会有秋天的感觉。我们常说,写诗要“情景相生”。你说你有一百二十万分的怀念,我们无法感受到你那是怎样一种怀念。要想把读者带到你相思怀念的环境中去,就要有景。你的“情”和“景”要互相生发,才能够感动读者。“络纬秋啼金井阑”就是写景了。这句是写窗外的景,是耳闻。而下边一句“微霜凄凄簟色寒”则是窗内的景,是眼见。什么是“簟色”?“簟”,是床上铺的竹席。这个“色”不仅仅是颜色。佛家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一种事物整体感觉的呈现。夏天天气热,你看到床上铺着竹席就感到凉快;秋天天气渐渐凉了,你床上铺的竹席还没有撤换,这时候它给你一个整体的感觉就是寒冷,你不用摸它就觉得冷。你看,李太白写诗的效果真是好。刚才我说这两首诗一首写秋一首写春,包含有周遍的意思。而这里一句写窗外的耳闻,一句写窗内的眼见,也产生一种周遍的意思。就是说,不管窗外还是窗内,不管耳闻还是眼见,到处都是凄清寒冷的。这就造成了一种很强烈的效果。而且“簟色寒”这三个字之中还含有一个暗示:席子是铺在床上的,席子的寒冷暗示了床上的空旷和寒冷,而床上的空旷和寒冷又暗示了征人和思妇的孤单和不得团圆。
所以下边就说了“孤灯不明思欲绝”。“思”,是接着第一句“长相思”的“思”。“欲绝”,是相思到极点已经要绝望了的样子。这“孤灯不明”,好像是说闺房之中的女子对着孤灯思念丈夫。然而那也不是绝对的,男子也可以对着孤灯思念妻子。所以这里又有一种模糊不清的Ambiguity,是多义的。这是在屋里,接下来就要向外边望一望,“卷帷望月空长叹”。“帷”是帐子,把帐子卷起来看一看天上的明月。为什么?这是一个反衬的对比。苏东坡《水调歌头》说明月“何事长向别时圆”,另外古人还说,“隔千里兮共明月”,相隔千里的两个人互相之间不能见面,但有一个东西是他们共同看见的,那就是天上的月亮。所以在怀念人的时候,很多人都写相思望月。两个人在千里之外都看着同一个月亮,这只能更增加相思怀念之苦,所以是“空长叹”。于是,接下来很容易就过渡到“美人如花隔云端”。不管那“美人”是一个男子也好,是一个女子也好,是一种理想追求也好,总而言之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象喻。“美人如花”是明喻,是Simile。我当然不是说明喻就不好,但说女人美得像花一样,那是很俗的比喻,已经被人们用滥了。然而这四个字放在这首诗里却使人觉得非常美好,因为它后边隐藏着多层的含义,并不给人滥俗的感觉。“美人如花隔云端”——她离我这么遥远!而且还不光是遥远,其中还有许多的阻隔,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青冥”,“青”是天的颜色;“冥”有深远的意思。这个“渌”和“绿”不一样,“绿”是说颜色,而“渌”是指水的清澈。天上那一片深蓝色深得看不见尽头,我没有办法飞上去;而地下的路上又有那么多江河的阻隔,我也没有办法超越。而且,“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不但我的人到不了你那里,就是我的魂都飞不到你那里!因此这种追求就是永远也不能实现的了。所以就“长相思,摧心肝”。“摧”是摧折、毁伤的意思。这种永不断绝的相思,就足以使人肠断心碎,足以毁伤一个人赖以生存的信念。
下边我们来看《行路难》。李白的《行路难》一共有三首,我们只看其中的第一首。我来读一遍: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对李白,你一定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才是完整的。他有他飞扬潇洒的一面,也有他悲哀的一面。他的这两面,也许在《行路难》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一般的人写悲哀就是悲哀,可李太白不是的,他总是把他的悲哀寂寞写得飞扬潇洒。我们看这首诗开头的两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金樽”是黄金做的酒杯,这是多么贵重的东西!在唐朝恐怕没有多少人有资格用金樽来喝酒。“清酒”是清醇的酒,有的本子作“美酒”,因为这里用了一个成句:曹植《名都篇》有“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由于是用成句,所以这“十千”不一定就是唐代的酒价,他只是说这酒是价钱最贵的好酒。“玉盘”是玉制的盘子,“珍羞’是珍美的菜肴。“直”,在古代与“值”是通用的。“万钱”,也不一定是实指,也是表示价钱很贵的意思。你看他重重叠叠罗列了这么多好东西,若在一个普通的人,有了这种享受早就满足了。因为普通人所追求的就是这种物质上的满足。然而李太白不是,他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有这么好的酒,有这么好的菜,可是我放下我的酒杯和筷子,没有心情享用这些好东西。你看这就是李太白!他一下子飞起来,一下子又落下去。古代诗人提起剑,往往是和雄心壮志相联系的。南宋词人辛稼轩在他的一首《水龙吟》里说:“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辛稼轩的雄心壮志,是收复北方沦陷的国土。他说当我向西北望去的时候,我就想到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有一把最长的宝剑,去赶走西北的浮云,收复那里的领土。李白说“拔剑四顾心茫然”,由于他的题目是《行路难》,所以这“茫然”当然是找不到路的意思.而“拔剑”是说他的才能,也就是他的雄心壮志。这“拔剑”和“茫然”结合得很好,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我不是一个没有才能和雄心壮志的人,我也有我的宝剑.可是我向哪里去施展我的才能?有谁用我的剑?前边哪一条路是我可以走的路?那么为什么前边没有他走的路呢?因为每一条路都堵塞住了,都是走不通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他说我想要渡过黄河,可是黄河已经冰封了。既然水路走不通,那么就走陆路好了。可是,我要登上太行山,太行山上的路也完全被冰雪覆盖了。这两个形象并不一定是真的,而是比喻。比喻什么,比喻的就是行路难。如果是一般人写这首诗的话,接下来一定是悲哀啦、肠断啦之类的,但人家李白不是这样。他说什么?真是很妙的两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太白写诗写得真是好,他把他的悲哀失意都写得这样飞扬、美丽!这两句诗,其文字的姿态和内容完全是相反的。他说,既然没有路,那么就不要走好了,舒舒服服过悠闲的日子岂不很好,我可以在美丽的溪水边钓鱼;有的时候我就梦见我坐着一只船飞上天去,飞过了太阳的旁边。刚才我说,这首诗从一开始就一下子飞起来,一下子落下去,而现在从表面上看,这两句是又飞起来了。不过,这只是从它们意态、声音的潇洒飞扬来判断的。它们实在的内容是什么?如果你知道这里边隐含着的两个典故你就会明白:潇洒飞扬只是它的外表,而它的内容实在是失意的悲哀。
姜子牙的故事是大家都知道的,他名尚,字子牙。但有人也叫他吕尚。那是因为姜是他的姓,吕是他的氏。上古时代,氏是姓的分支,用以区别子孙之所自出。吕尚八十多岁的时候还没有得到一个被任用的机会,所以他就在渭水的磻溪垂钓,结果在那里遇到文王,文王任用了他,他才得到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辅佐武王推翻了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纣王,开创了周朝八百年的天下。后来他被封于齐,成为齐国的始祖。伊尹的故事大家可能也知道,他辅佐商汤推翻了夏朝的最后一个君主夏桀,开创了商朝。据古代传说,伊尹在将要遇到商汤的时候曾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的旁边。所以你看,李白他是在碧溪旁闲适地钓鱼吗?不是,他是用了姜太公的典故,而下一句他是用了伊尹的典故。他希望能够像姜太公遇到文王、伊尹遇到商汤一样得到一个仕用的机会,他相信自己也能像这两位古人一样建立不世的功业。与此同时,这两句还有另外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说让我过这种闲散的生活我是不甘心的,即使我在碧溪边垂钓的时候,我也会梦见乘船跑到天上去。“忽复乘舟梦日边”的“忽复”两个字,用得非常好。所谓“忽复”,是我想忘记都不能忘记,想摆脱都不能摆脱。我坐下来垂钓本来是想努力摆脱那种仕用的念头,可是我没有办法,我明知那种念头只能给我带来痛苦,可是我摆脱不掉。
所以他后边就发出了重复的叹息:“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行路难”,我已经说过了,这是乐府的诗题,它表面上是写旅途的艰难,实际上是写人生之途的艰难,这里尤其是写仕途的艰难。所谓“歧路”,古人说“歧路亡羊”。世界上有这么多不同的道路,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有自己的生活道路,很多人都安于自己的生活道路,在自己的路上走得很愉快。可是我李太白现在在什么地方?我的路在哪里?
但李太白这个人是不甘心在悲哀失意中沉没的,他总是要飞起来。你看他结尾两句写得多么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就是李太白!他不相信像他这样一个人会永远失意。他说,总有一天我会趁着强风,冲破大浪,升起我高高的帆,渡过那遥远的大海。“长风破浪”,又是一个典故。南朝宗悫少年时,他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李太白自己也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他还以大鹏鸟自比,写过《大鹏赋》,说它“脱鬐鬣于海岛,张羽毛于天门”,当它飞起的时候“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李白深信,这样的机会总有一天会到来。
李太白的诗写得最好的,一种是长篇歌行,一种是短小绝句;他的诗写得最坏的,是七言律诗。这是因为:他本来是个天才,长篇歌行约束较少,可以任凭他奔腾驰骋、飞翔跳跃,随他怎样变化都可以;短小的绝句则可以出口成章,带着一种天然的情韵。至于七言律诗,约束就太多了。对他来说就像一只大鸟被关在笼子里,连翅膀都张不开,更不用说飞翔跳跃了。李白的长篇歌行有许多都很有名。
《梁甫吟》也是乐府旧题,属于古乐府的相和歌辞。史书上说,后汉三国时的诸葛亮就“好为梁甫吟”。那么《梁甫吟》是写什么内容的诗呢?这有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梁甫是山的名字,那里是古人的葬地,有许多坟墓,所以《梁甫吟》是慨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之作。第二种说法认为,后汉张衡写过一组《四愁诗》,开头就是“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甫艰”。《四愁诗》表面是写爱情,实际上寓托了张衡的政治理想,所谓“欲往从之梁甫艰”是说受到了小人的谗阻。李白的这首诗,也含有这两种意思。现在我把它读一遍: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渌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傍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手接飞猱搏彫虎,侧足焦原未言苦。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梁甫吟,梁甫吟,声正悲。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屼当安之。
“长啸梁甫吟”,就是我拖长了声音来念《梁甫吟》的诗。“啸”是吟啸。吟和啸本来是不大一样的,吟者有声也有字,啸是有声无字。之前我们讲阮籍的时候说过,阮籍很善于啸。那个啸就是撮口发出很长的声音。而现在李白这个“啸”,显然是把吟和啸结合起来了。古人为什么要吟诗?因为吟诗可以借着大声的吟诵来抒发你的感情。当然,要抒发自己的感情最好是吟你自己写的诗.杜甫就说过“新诗改罢自长吟”。可是如果你不会作诗,也可以找一首与你感情相近的古人的诗大声念一念,同样可以抒发你的感情。那么李白吟啸的是什么呢?他说我“何时见阳春?”什么时候才能够见到春天?这个春天,是指能够实现理想的好时机。他的理想是什么,他说“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刚才讲《行路难》时提到过姜子牙,这朝歌屠叟指的就是姜子牙。他曾经“兴周八百年”——创建了周朝八百年的天下。历史上的朝代,有的很短,十几年、几十年就灭亡了,像秦朝就是如此。周朝能够延续八百年,那是很不简单的。姜子牙又叫吕尚,可是有的时候还称为太公望,传说当他遇见周文王的时候,文王非常高兴,说这个人就是我的祖父想要找而没有找到的那种人才,所以人们就称他为太公望。那么姜子牙没有遇到周文王之前是做什么的?有一本书叫《韩诗外传》,这本书中说:“太公望少为人婿,老而见去,屠牛朝歌,赁于棘津,钓于磻溪。文王举而用之,封于齐。”什么叫“少为人婿”,这里说的是赘婿,中国古代一般都是女子嫁到男子家里去,可是有些男子家里贫困,无以为生,为生计所迫只好入赘到女方家里,这就叫作赘婿。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去做赘婿说明他家里是很穷苦的。可是“老而见去”,等他年老的时候人家不要他了,把他赶出来了。他这时无以为生,就到朝歌去做杀牛的屠夫。朝歌是殷商的都城。但杀牛不能维持生活,后来他就又到棘津去打工。“棘津”,也是殷商时的一个地名;“赁”就是出卖劳动力。后来呢,他已经很老了,又来到磻溪.在那里钓鱼。不是有个歇后语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吗?据说他是用直钩钓鱼,所以看来不是靠钓鱼维持生活。李太白说他“八十西来钓渭滨”,磻溪在今天的陕西宝鸡附近,是渭水上游的一条河流。这一带地方,是周的封地。姜子牙八十岁来到周的封地只是为了钓鱼吗?不是。他要钓的是一个能够任用他的君主。结果文王有一天出游,果然就遇到了他,跟他一谈话,觉得这个人果真有才能,就把他带回去视为自己的老师。
“宁羞白发照渌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姜子牙一生贫困,屠牛也不成,打工也不成,做赘婿还被人家赶出来,现在已经是满头白发了,可是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可耻。为什么?因为他有自信。假如给他一个机会他就可以扬眉吐气,治理国家。经纶本来是说织布的事情,引申为筹画治理国家的大计,因为治国也跟织布一样,需要把经线和纬线有条理地编织起来。“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你知道他在渭水钓鱼有多久?钓了十年!一年三百六十天,十年就是三千六百天。“风”,是他这个人的人格;“期”,是他这个人的理想。他的人格和理想正是文王所追求的那种人格和理想,因此当他们相遇的时候才能够如此投机。接下来李白说:“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你们看见过刚生下来的小老虎吗?跟一只猫也差不多。但猫是不会变的,而虎长大了,某一天忽然就变成一只美丽的吊额金睛斑斓猛虎。这就是《易经》“革”卦所说的“大人虎变”。总之他是说:你不要看他以前那么贫困那么失意,可是他一旦得到君王知遇之后,他的天才和本领是你们一般人所想象不到的。而这种情形,也正是李太白所希望的。唐朝取士有科举考试,读书人要先参加乡里的考试、县里的考试,然后还有会试,最后还有廷试,都通过了才能做官。但李太白可不想这么一步一步慢慢走,他幻想忽然间有一天君主就把他请去执掌国政,就像周文王对待姜子牙一样。
举过姜子牙的例子之后,他又提到另外一个人:“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高阳酒徒”的名字叫郦食其,是秦末楚汉之际的人。你们要注意“食其”两个字,应该读作yì jī。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喜欢喝酒,是个酒鬼,所以自称“高阳酒徒”。他出身很贫贱,“起草中”,是说他出身于草莽之中,不是一个高贵家族出身的人。“隆准公”是谁?《汉书》上说,汉高祖刘邦“隆准而龙颜”,“隆准”是鼻子比较高的样子。不过必须要弄清楚:汉高祖可不是山东人。这里的“山东”,是指函谷关以东。秦朝建都在咸阳,咸阳在函谷关的西边,而其他六国楚、燕、韩、赵、魏、齐都在函谷关的东边,所以历史上习惯把函谷关以东的地方都叫作山东。“长揖”,是作揖的时候把手举得很高,然后向下俯得很低,是一种很恭敬的见面礼节,但不同于下拜。当时刘邦是沛公,掌握军政大权,郦食其只是一个贫穷的士人,一般来说见了沛公就要下拜。像晋朝的潘岳也是士人,谄事贾谧,每逢贾谧出行,他总是望尘而拜。而这里的长揖,是“长揖不拜”的意思。郦食其只是恭恭敬敬地向刘邦作了一个揖,而不下拜。就是说,他不以投靠刘邦的下属自居,而是坚持彼此平等的礼节。所以下边说:“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史记》上记载,郦生见刘邦的时候,刘邦正坐在那里让两个侍女给他洗脚,郦生就指责他说:“你要想率领诸侯完成灭秦的大业,怎么敢对我们这些有才能的人如此没礼貌!”于是刘邦赶快停止了洗脚,请郦生上坐,恭恭敬敬地听他议论。“辍”,是停止、放下;“趋风”是“趋走如风”,就是说,一会儿给你送一杯茶,一会儿给你递一条手巾,表示殷勤侍奉的意思。当然,这是指那两个给刘邦洗脚的侍女。
于是郦食其果然就辅佐了刘邦,结果是“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在楚汉相争的时候,齐国降汉还是降楚是举足轻重的。郦食其只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没用上一兵一卒就说降了齐王,改变了楚汉之间的力量对比。李白说他改变天下形势就像风吹蓬转一样容易。——其实,郦生为此把命都送掉了,并不像李白说的这么容易。但李白就是喜欢这样狂想,他说:“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从这两句来看他甚至也没有把郦食其看在眼里。郦食其不过是一个落魄的狂生尚能如此,要是他李白有此机遇,一定能建立更宏伟的功业。总之,《梁甫吟》这首诗是写李白求仕的狂想,还有两首诗《将进酒》和《襄阳歌》,是写他失意后的狂饮与悲哀。
我常常说,诗歌里有一种感发的生命,有一种“潜存的能力”。讲诗,就要把一首诗中所包含的这些东西都挖掘出来。可是时间一受限制,有时候就等于用白话把诗翻译一遍,这是最不可取的。因为诗的生命在它的文本(text),你把它原来的文本不要了,换一个你的说明性的文本,它原有的那些感发的生命和潜存的能力就都没有了。就像一具尸体,虽然还是一个人的样子,还有手足四肢,可是生命没有了,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这是一种扼杀生命的行为,对不起诗的作者。所以,下面我要讲李白的一首小诗《玉阶怨》,为的是可以有一些比较能够充分发挥的馀地。
《玉阶怨》,它也是一个乐府旧题,内容都是写贵族女子或宫中女子的哀怨。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古代的女子,她一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都在于找到一个“悦己者”。她们没有机会发展自己,不能够自己完成自己。她们一生所依靠的,只有男子的爱情。所以,当她们所爱的人不在身边的时候,她们就会由相思而产生哀怨。所谓“玉阶”是玉石的台阶。贫家百姓的院子里当然不会有玉阶,它一定是在贵族的庭院或皇宫内院。生活在这里的女子虽然不愁衣食却更不自由。她们永远处于被男子所选择、所抛弃的地位,很多人一生永远在等待。因此,她们的哀怨也就成了诗人们常写的题材。历代写《玉阶怨》的诗人很多,现在我这里有三首《玉阶怨》,大家可以作一个比较,看看哪个写得好,哪个写得不好。
紫藤拂花树,黄鸟度青枝。
思君一叹息,苦泪应言垂。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平时我们只讲好诗,很少有机会讲坏诗。可是你们学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欣赏鉴别的能力。你们要学会判断哪一首诗写得好,好在什么地方;哪一首诗写得坏,坏在什么地方。现在这三首诗都是同一题目,都是写闺中女子的相思哀怨之情,请大家判断一下,哪一首最好?哪一首最差?
这三首诗,第一首的作者叫虞炎,第二首的作者叫谢朓,他们都是南朝齐梁之间的诗人。第三首的作者就是李白。我以为,在这三首里边,虞炎的诗是最差的一首。可能有的同学会说,这首诗里又是紫藤,又是花树,又是黄鸟,又是青枝,形象不是很美丽吗?不错,这首诗外表的文字词藻很美丽,然而我们判断一首诗的好坏,不是看他外表的雕琢修饰,而是要看它所传达出来的感发的生命有多少。西方现代文艺理论的现象学认为,人的意识与外物接触时所产生的意识活动不是盲目的,它必然带有一定的目的和一定的意向。诗所要传达的,就是你内心与外物接触后,你的感情活动的姿态和方向。“紫藤拂花树”这五个字就不是一句好诗,因为它没有传达出一个感情活动的方向。“紫藤”,是特指一种蔓生的植物,又叫藤萝;而“花树”是泛指有花的树。这两个名词不能使读者产生某种集中的、定向的感动。为了作比较,我们可以看杜甫的两句写景的诗:“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曲江对酒》)。杜甫这两句诗写在他政治上失意的时候。作为谏官,他曾给肃宗提了很多意见,肃宗不但不接受,反而准备贬谪他。他独坐在曲江江头,闷闷不乐.写了这首《曲江对酒》。这时候春天已过,他所看到的是桃花柳絮纷纷而落,黄莺白鹭相逐而飞。这两句诗在句法之中就形成了一种感发作用,把杜甫心中的迷茫和寂寞表现出来了。你要是设身处地于他的情景之中,也会被感动。还有李商隐的诗有这样两句:“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二月二日》),这两句所用的词藻也很美。花蕊可以比作人的胡须,所以叫“花须”;柳叶像一个一个的眼睛,所以叫“柳眼”。而且,柳叶是绿的,还可以使人联想到“青眼”这个词。李商隐为什么用这样的词?因为他流落在外,志意理想都不能实现。可是春天来了,大自然的景色给客子以抚慰。他觉得春天真是多情的,花也无赖,柳也无赖。什么叫“无赖”?小孙子、小孙女缠着非要你干什么,你对他无可理喻也无可奈何,就是无赖。春天的花和柳都在牵引和扰乱你的内心,使你怎么推也推不开它,因而不能无动于衷,这就是花和柳“无赖”。而且不仅植物,还有昆虫。蝴蝶他用一个“紫”来形容,蜜蜂他用一个“黄”来形容。这些丰富的色彩,也都代表着它们的美丽和多情。所有这些景物集中起来,就表现了一种春天所带来的很强大的生命力量。
而“紫藤拂花树,黄鸟度青枝”这两句不仅形象的感发不集中,而且所用的动词也不好。“拂”是飘拂,一定要很长很柔软的、可飘动的东西才能“拂”。李后主有一首咏柳的诗说,“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周邦彦有一首咏柳的词说,“拂水飘绵送行色”。所以,一般提到“拂”,给人的联想就是柳。那柳条的飘动就撩起一种春天的感情。而“紫藤拂花树”的“拂”,就不能引起这种感情。因为藤给人的联想不是“拂”,而是“缠”,藤是一种只能攀缘缠绕的植物。“黄鸟度青枝”的“度”字也不好,是飞过去了,还是在树枝上散步慢慢地走过去?所以,这“紫藤”、“花树”、“黄鸟”、“青枝”虽然有色彩有形象,但它们是破碎的,不能集中起来传达一种感情。下边两句虞炎说,“思君一叹息,苦泪应言垂”。他说,我因怀念你而叹息,在我叹息的时候,眼泪就流下来了。这两句的缺点是什么,缺点在于他是说明,而不是呈现。他只是说:“我悲哀痛苦,我流泪了”,并不能引起读者的感动。再加上他前边的形象又那么破碎,因此不能把读者带入他所要表现的气氛之中。钟嵘《诗品·序》就认为虞炎这首诗写得不好,他说:“学谢朓,劣得‘黄鸟度青枝’。”
谢朓的《玉阶怨》,就比虞炎这首好一点儿。我说,诗中的形象要能够集中传达一种感情。这一点,谢朓做到了。“夕殿下珠帘”所传达的是什么?是一种对爱情的期待与盼望。这话很难讲,“夕”者是黄昏,是男女爱情聚会的时间。“珠帘”是挂在门上的,一定要打开帘子才能有人进来。可现在是“下”,垂下来没有打开。李义山有两句诗说:“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这是他在妻子死后写自己的寂寞。人去房空,没有人再打开帘子进来,所以是“帘垂地”;床上一个人没有,空空的一片寂寞,所以是“簟竟床”。因此,这个“下珠帘”是一种期待的落空,是她所盼望的那个人始终没有来。“夕殿”、“珠帘”用得很好,它们和“玉阶”相呼应,是美丽的、奢华的,但又是隔绝的、寂寞的。“流萤飞复息”,是萤火虫在这里亮一下,又在那里亮一下。这是黑暗和寂寞之中一个光影的出现,它与人何干?南唐中主李璟曾经对冯延巳说:“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这是很难说清的一件事。日本诗人松尾芭蕉的俳句说:“青蛙跳入古池中,扑通一声。”这“扑通一声”与诗人何干?可是王维也说了“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栾家濑》)。在寂静中的一个声音,在黑暗中的一点闪光,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刘勰《文心雕龙·物色》),它使你的内心就产生了一种感动。所以,这“流萤飞复息”,那一点点光亮的闪动,就成了这女子内心感发的来源。“长夜缝罗衣”写得也很好。我们常说“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所以是“长夜”。这个女子在相思在等待,因此就不能成眠。而她在这长夜之中做什么,是“缝罗衣”。西方符号学的理论曾提出一个词叫“显微结构”(Microstructure),就是说,作者所用的每一个词,它的声音、它的质地都起着一定的作用。“罗”,是多么轻柔,多么精致,多么贵重的一种衣料;“缝”,是多么女性化的一种动作,缝的动作是何等反复,何等缠绵。所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游子吟》),真是把千丝万缕的感情都缝进去了。而缝了多久?是“长夜”,整个的不眠之夜。所以,谢朓诗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情景,都是引起相思感情的一种因素。它们集中起来,就引出了最后一句,“思君此何极”:在这样的环境气氛之中,我对你的相思怀念是没有尽头的。俗话常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谢朓的这首诗,通过一件现实的情事传达出了一种相思怀念的感情;而虞炎的那首诗则没有把感情传达出来。现在我们再看第三首诗。
李白的这首诗,它是把相思怀念的现实情事提升了,使它产生了一种有象征意味的意境。这是很微妙的。这首小诗里也有很多形象,有“玉阶”,有“白露”,有“水精帘”,有“玲珑”的“秋月”,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都具有晶莹、寒冷、皎洁的特质,于是,所有这些形象就结合成了一个整体的背景,形成了一种晶莹的、寒冷的、皎洁的意境。“玉阶生白露”的“生”字用得极好。倘若用“有”字,就笨了。“生”是grow,有生长、增加、进行的意思,是说台阶上的露水越来越浓重了。而这白露的增生意味着什么?第一是寒冷的增生,第二是时间的增生,第三是由此而来的怨情的增生。而这个“生”字,就生发出下一句的“久”字。这女子为什么不进去,为什么在玉阶上站这么久?因为她有所期待。“侵罗袜”,是露水湿透了女子的罗袜。李商隐说:“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端居》)。一个用“敌”,一个用“侵”,在抵抗外界寒冷的同时也就是在抵抗内心的孤独寒冷。她用什么来抵抗?只有“罗袜”。然而罗袜如何能“敌”?冯延巳《抛球乐》说:“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罗虽然贵重,却如此单薄,如此脆弱,怎么能抵抗得住寒冷的侵袭?那么既然如此寒冷,你回去睡觉就是了,为什么要站在这里这么久,任凭白露的侵袭呢?这就表现了一种品格,一种不肯放弃的忠贞和期待。
“却下水精帘”,刚才我说了,放下帘子是暗示期待的落空。但谢朓那个“珠帘”只是衬托了那种美丽、奢华而又隔绝、寂寞的环境,而李白是“水精帘”。“水精”,就是水晶。水晶的品质是皎洁的、晶莹的,又是坚硬的。也就是说,同样写相思和寂寞,但李白在传达感情的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品质。这话很难说清,需要大家去体会。“玲珑望秋月”,他说我就透过水晶帘去望那秋天的月亮。“玲珑”两个字都是玉字边.是形容那种中间刻穿的一种玉的饰物玲珑剔透的样子;“秋月”,是最皎洁明亮的月。“望月”是什么意思?中国诗人常把望月和怀人放在一起,如张九龄《望月怀远》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所以你看,李白这首诗并不像谢朓有“思君”的字样,但全首都是“思君”的怨情。这个“望”字有多层的意思,首先是眼中所望,然后是心中所望。在望而不得的时候,自然会产生一种怨情,这怨情也可以叫作“怨望”。而且,“望”与“秋月”的结合,就使所思念的对象产生了一种升华,使人感到他是那么光明皎洁,那么高远。这里边,就有了一种象征的意味,使人产生一种对光明皎洁的向往。
所以说,三首相同内容的诗,虞炎那一首是失败的。谢朓在传达感情上是成功了,但他所传达的只是题内之意,他写女子的怨情就是女子的怨情,并不给读者以更高远的联想。李白的《玉阶怨》不但传达了题内之意,而且可以引起读者的题外之想。也就是说,他创造出一种思想感情的境界,能够使读者的内心也为之生发、感动。这就是李太白的诗之所以好的缘故。
杜甫称赞李白的诗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的诗有一种天才的想象和飞扬的气势,那果然是神奇。但那只是李白的一面。李白还有另外的一面,他也能够把诗写得很纤细,很柔美,他也很能够体会女性的感情。前面所讲的《玉阶怨》,就表现了李白的这一面。我们还要看李白的一首《长干行》,这也是一首乐府诗。
在唐诗里边有一些是假托女性口吻来写的。比如李商隐有一首《无题》说:“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这首诗完全是象喻的性质。他表面上是写一个女孩子的成长,实际上是写一个才智之士的成长。他所强调的是这个女孩子的爱美和要好。她八岁的时候就有一种自觉的追求,要把自己修饰得完美无缺;她勤勉地学习技艺,几乎都不休息;可是到了十五岁的时候却还没有一人来欣赏她,没有一个奉献的机会,因此就产生了落空的恐惧和悲哀。李商隐的这首诗,表现了才智之士不能实现自己抱负的感慨,写得非常好。李太白不是也追求一个仕用的机会,惟恐自己的才能落空吗?那么他假托女性口吻来写的这首《长干行》是否也表达了这种感情呢?不是的。这首《长干行》只是单纯地表现了一个女性纤细柔美的感情,并没有李商隐那么多的喻意和用心。下面我把这首诗读一遍: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古代的小孩子都在头的周围留一圈短发,然后把中间的头发绑起来。这时候一般是七八岁的光景。这么大的小孩子最喜欢游戏、玩耍,所以他说“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剧”就是游戏。女孩子最喜欢花,因此常常折了花在门口玩。“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古代的小孩子没有那么多玩具,男孩子常常拿根竹竿当做马骑着跑来跑去。“床”,也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bed,而是古代一种坐具。小的时候,我们北平的小孩子常常拿一个小板凳玩,还有首儿歌说:“小板凳,朝前挪。爹喝酒,娘陪着。”可能那女孩子就坐着这么一个小板凳。“青梅”,是刚刚结成的梅子,很酸的。记得小时候北京德胜门外有个糖坊卖麦芽糖,我们常常把酸的青杏一劈两半,夹上麦芽糖吃。所以你看,女孩子折花玩小板凳,男孩子就摘青梅,骑竹马。这就是“青梅竹马”这个词的来历。“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长干里”是南京的一个地名,在长江边上;“干”,是河岸,所以长江边就叫“长干”。“两小无嫌猜”是说小孩子之间没有男女的避忌。中国古代的礼法是讲究“男女授受不亲”的,甚至“嫂溺”是否可以“援之以手”——嫂子掉在水里要淹死了,做小叔子的能不能把她拉上来——都需要讨论一下。晋朝有一个才女叫谢道韫,经常有人跑来跟她请教学术问题,他们谈话的时候就得挂起一个帐子,因为女子是不能跟其他男子见面的。不过,小孩子就没有这样的避忌,所以才成为“青梅竹马”的好朋友。可是后来,这两家街坊就结成亲家了,“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小孩子不懂男女的分别,所以他们的友谊是很自然很纯真的。可是到了十四五岁,就懂得了一些男女的感情。就像《圣经》上的亚当和夏娃,偷吃了树上的苹果之后才知道羞耻,赶快用树叶把自己遮掩起来。这个女孩子,十四岁做了那男孩子的媳妇,开始懂得男女的区别,就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自然和放松,在她丈夫面前总是害羞的。怎么样害羞呢?是“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她小时候可能天天跟那个男孩子在一起玩,可是现在只要见到他就低下头去朝着墙,不肯跟他面对面。男孩子长成以后是比较大胆的,他主动喊她,让她回过头来,可是不管喊多少声,她也不肯回一下头。
一年之后,情况就不同了,“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这女孩子十五岁才放开她的羞颜,开始真正懂得爱情了。她说,我愿意为我们的爱情献出一切,就是化为尘土我也是心甘情愿的。我常常说,有一些人的感情只是一种情绪,就跟烟囱冒烟一样,刚一开始你看它又是烟又是火,好像挺热烈,过不了五分钟,烟消火灭,什么都没有了。可是还有一种人,他的感情是坚贞持久的,你也许看不到那种又是烟又是火的样子,但它持久不灭。现在这个女子就已经对这个男子产生了这样的感情,她说:“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抱柱信”用了一个典故,古代有个人名字叫尾生,他和他所爱的女子订了一个约会,约好在桥柱下见面,可是那个女子没有来——这是很不好的。我向来以为,男女平等是对双方而言,有些女孩子为了提高身价,常常让男子等她半个小时,这实在是失约的行为。女子失约了,尾生却要守信用,那天晚上桥下的水涨上来了,尾生仍然不肯离开,结果就“抱柱而死”。这是为了爱情的信约而付出了生命代价的一个榜样。“望夫台”的故事是说,有一个当丈夫的远行不归,他的妻子每天站在那里盼她的丈夫归来,望来望去就化成了一块石头,叫作“望夫石”。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这种传说和这种望夫石或望夫台的遗迹。所以,“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两个人对待爱情都像尾生一样坚贞守信,谁也不会辜负谁,所以我相信你绝不会离开我不回来。
可是男子汉大丈夫岂能株守家园?一个男子,不管做生意还是为官,都不能天天坐在家里。所以她的丈夫还是走了,“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她丈夫是坐船走的,从南京乘船逆水而上,一直就到了四川的瞿塘峡。三峡有许多险滩,滟滪堆是最险的。所谓“滟滪堆”,就是江水中的一块大石,据说你不能避开它走,否则一定要撞到上面,撞到上面船就完了。夏天四五月份水涨的时候那地方尤其危险,当地有民谣说:“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触。”所以下面他说,“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三峡两岸都是高山峭壁,山中猿叫的声音远远听着特别凄惨,因此有一首民歌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丈夫到那样危险的地方去,妻子当然惦念。下面就是写这个女子在家中的思念。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说到这一句,我要谈一谈版本的问题。其实做任何研究,版本都是重要的,那是你所依据的一个text,一切解释都要依据这个文本。在李太白的诗集里边,一般都是“迟行迹”,但也有的是“旧行迹”。“迟”和“旧”哪一个更好?“迟”,有等待的意思,“行迹”是走过的路。如果说等待行人回来,就不能说等待他走过的路。如果你说,我是站在他走过的路上等待,这也勉强可以,但和下一句连接起来又不大好。因为“一一生绿苔”的是“路”;而且,“生绿苔”本是由于没有人走的缘故,如要你天天走到这条路上来等待,它就不会“生绿苔”。我说过,诗歌里边要传达出一种兴发感动的作用,而你要传达这种作用,你在诗中所用的形象和词语就应该集中指向这种感发。这个“迟”字,还不仅是意思上没有起到这种作用,在声音上也不好。“门前迟行迹”——平平平平仄,读起来没有一种抑扬顿挫的声音的美感。所以我认为这个“迟”字很可怀疑,用在这里并不恰当。
那么如果说“门前旧行迹”呢?你从前常常从这里走过,自从你走了之后,这里再也没有人行走了,所以都长了绿苔。这个意思是可以的。南宋词人吴文英就说过:“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风入松》)。李白说的是女子期待男子;吴文英说的是男子期待女子。“双鸳”,是女子的绣鞋。“幽阶一夜苔生”大概不是事实,常走的路一夜不会长出青苔来。但这句话同时也意味着心中的愁闷,所谓“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感觉上的真实而不是客观现实中的真实。
但还有一个版本,那完全是我自己的版本,不是大家所承认的。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喜欢看《唐诗三百首》。大人给我讲过张九龄的《感遇》什么的,可是小孩子哪里懂得什么“仕隐”,什么“寓托”?我觉得那些诗念起来不好听,一点儿也没有意思,就自己随便看。像这首写小孩子的“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我可以理解,所以就把它背下来了。不过这两句我一直背的是“门前送行迹,一一生绿苔”,我不知道是我背错了,还是我那本《唐诗三百首》印错了,因为那本《唐诗三百首》早已不存在了,我先入为主,总以为这“送行迹”其实不错。是当日你远行之时,我就送你从这里走的,我看着你一步一步走远,而这些脚印现在已经长满了青苔。我以为,这个“送”字放在这里也许更恰当,意思上更好。而那个“迟”字,是三个版本里最不可取的一种。当然,我自己这个版本只是顺便说一说而已,我们是不可能把李太白从九泉请来问一问他本人的。
我现在要说的是李太白这首诗情致的美好。他把一个女孩子的感情写得这么真纯,而真纯永远是天下最可宝贵的一种品质。从“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到“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是写一个女子的心灵在爱情这方面的成长和经历。“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是写这个女子刚刚懂得儿女风情时那种害羞的样子。到了十五岁她才开始对爱情有了真正的认识,希望同丈夫之间永远相互忠诚永远相依相伴。可是没想到十六岁的时候丈夫就走了,而且是为谋生到“瞿塘滟滪堆”那样一个风波险恶的地方去。所以“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她在怀念的同时还有一份担忧的感觉。我们中国古人的感情,说是“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好色是可以的,但要“发乎情,止乎礼”;人心里边可以有一种不满足的愁怨,但也不至于胡作非为。这是说诗歌有陶冶性情的好处。所以“门前送行迹”——我还用我的版本——“一一生绿苔”,这女子就因此马上埋怨男子的负心吗?不是的。她是在担心和思念,担心他路上会不会有什么危险。
下边他说:“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你们要注意,这不是律诗,它是属于古乐府杂曲歌辞的歌诗,本身是一首五言的古体诗,所以它可以换韵。这里就换韵了。古人的诗写得好,往往是声情合一。你看,他没有说我对你的怀念和担忧无法排解,一天比一天增加;而是说“苔深不能扫”。写得那么浅近,就在眼前,而含义却那么丰富!“门前送行迹,一一生绿苔”是比较平的叙述,可是到这里换仄声韵,忽然往下一摁,“苔深不能扫”,就把感情加深加重了。是我对你的怀念没有办法减少,就像那青苔越长越厚不能清扫一样。“落叶秋风早”接得更好。我在讲韦庄词的时候讲过“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说在绿窗之下等待你的那个人虽然像花一样美丽,但也像花一样易于凋落。你如果不赶快回来,你要是几十年之后再回来,那个人就已经像花一样零落凋谢了。《古诗十九首》说“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牡丹亭》中也说,那“如花美眷,怎禁他似水流年”?一个相思怀念之中的女子,青春年华很快就会过去,转眼就是衰老、死亡。西方语言学的符号学里曾经讲到“语码”的作用,说是有一个“code”,你只要一碰到它,就能带起来一大片联想。而这个“code”及其联想,是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结合得非常紧密的。那么“落叶秋风”是怎样一个语码?屈原《离骚》中说:“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所以你看,“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看起来那么简单那么平易,一点儿雕饰也没有,可是却带给读者这么丰富、深厚的联想。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是一个反衬,反面的陪衬。这个女子是孤单的,可是八月的蝴蝶却是一对对飞来的。那黄色的小蝴蝶在园子西边的草地上一对一对地飞,因而“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他现在就是直说,把她的这种感情明白说出来了。钟嵘《诗品·序》论到赋比兴时说:“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踬”是不畅的意思。他说如果你全都用比兴,没有一句话是直说,那么你的诗就变成一个个破碎的形象,就不顺畅。如果你单用赋体呢?说得那么直截了当,说完就完了,那就显得浮浅,不给人联想与回味的馀地。李白在这里用了很多比兴手法来旁敲侧击,他说:“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最后才把自己的感情直说出来:“坐愁红颜老”。我以为这个“坐”有“原因”的意思,相当于法律用语的那个“坐罪”的“坐”。是因为愁红颜之易老,所以才对那些景物感到伤心。
我刚才说“小雅怨悱而不乱”,其实我们也学过古诗十九首的《行行重行行》,那首诗的好处也在于对于期待的不肯放弃。你走了这么久不回来,我干脆就忘记你另寻新欢算了,可是那首诗感情的特色就是不放弃,一直到最后还说“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仍然存有万一相见的希望。这也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感情修养的境界。冯延巳《鹊踏枝》说:“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怎么样?“鲛绡掩泪”还要“思量遍”。所以,就是在“坐愁红颜老”的悲哀之中,她还说什么?她说:“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注意,这里换韵了,又换了平声韵,在感情上也扬了起来。他把她的悲哀写得越来越深,越来越厚,可是写到这里忽然又转回来。她说你什么时候准备回来,一定要提前写一封信来给我。“三巴”,是巴郡、巴东和巴西,都在四川省的东部,三峡的附近。接到书信之后怎么样?她说:“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我一定亲自去接你,绝不嫌路远。“长风沙”是个地名,在长江边上,据陆游《入蜀记》说,从金陵到长风沙有七百里的路途!你看,这是多么朴素多么纯真的爱情,而且他写出了这种爱情成长的过程。
也许我不该这么比较,可是不比较你就看不出他的好处。王维的《洛阳女儿行》说:“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馀。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我们都觉得他写得很美,声调也很好听,不是吗?可是你有没有发现,王维的《洛阳女儿行》里边,隐含着一种贵贱、得失的计较。这说明作者的心中就存有这样的意念。而李白这首诗完全是朴素、纯真的。同样写女孩子的感情,但表现出来的品质不同,这和作者内心品质的不同有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