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塾 诗词评论

李绅《悯农二首》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李绅

李绅(约772~846),字公垂,祖籍安徽亳州。青年时,李绅曾目睹农民整日辛苦劳作却得不到温饱的情形,于是怀着同情和愤慨之情,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二首,他因此被称为“悯农诗人”。

悯农二首

【原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春天种下一粒谷种,秋天就可收获一万粒。天下没有一片闲田,却仍有被饿死的农夫。

晌午在地里给禾苗除草,汗珠滴落在禾苗下的泥土上。有谁知道那盘中的食物,无不凝聚着农夫们的辛勤汗水。

【鉴赏】

李绅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也是新乐府诗的最早实践者,作有《新题乐府》二十首。

第一首开篇两句,特写“春种”、“秋收”的景象:春天,农夫种下代表着希望的谷种;秋风中,农夫又大汗淋漓地收割沉甸甸的谷穗。“一粒粟”和“万颗子”是对丰收景象的生动描写,“种”和“收”包含着诗人对农民劳动的赞美。第三句,诗人将视角进一步放大到四海之内,强调丰收的景象。“无闲田”,意为荒地已变成良田,点明农民的辛勤劳作。此句描绘的是丰收的盛况。到第四句,语意急转直下。“农夫犹饿死”这一结果的出现,让人大感意外。在大丰收的背景下,这一结果犹如晴天霹雳,使人震惊,发人深省。

第二首前两句又是一个场景描写:正午时分,农民顶着烈日在田里劳作,汗珠一滴滴落在了土地上。盛夏的天气如火烧般让人感到痛苦,又值正午时分,农民耕作的辛苦可见一斑。在这里,诗人将农民辛勤劳作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后两句诗人再次以出人意料的笔法对残酷的现实发出了拷问:现在还有谁懂得粮食来之不易呢?这是诗人的质问,同时也把问题留给读者去思考。

两首诗虚实结合、相互对比、前后映衬,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其结局出人意料,意味深长,给人留下无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