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民歌·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yú),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xì),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wō)堕髻(jī),耳中明月珠。
缃(xiāng)绮(qǐ)为下裙,紫绮为上襦(rú)。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lǚ)髭(zi)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zhuó)悄(qiào)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chíchú)。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fǒu)?”
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jì),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lí)驹;
青丝系(jì)马尾,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lián)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注释】1.东南:指东方偏南。2.隅:方位、角落。我国在北半球,夏至以后日渐偏南,所以说日出东南隅。3.善蚕桑:很会养蚕采桑。4.青丝为笼系:用黑色的丝作篮子上的络绳。笼:篮子。系:缠绕篮子的绳子。5.笼钩:采桑用的钩子,行时可用来挑筐。6.倭堕髻:发髻名。其髻像云堆叠,歪在头部一侧。倭堕,叠韵字。7.明月:宝珠名。8.绮: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织品。9.襦:短袄。10.捋:手握着东西,顺着向下移动。11.髭:嘴上边的胡子。12.著:戴。13.峭头: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14.坐:因为、由于。15.使君:汉代对太守、刺史的通称。16.五马:指使君所乘的五匹马拉的车。17.踟蹰:徘徊不前的样子。18.姝:美女。19.谢:这里是“请问”的意思。20.宁可:愿意。21.不:通假字,通“否”。22.置辞:同“致辞”,即答语。23.一何:怎么这样。24.东方:指夫婿当官的地方。25.千余骑:指夫婿的随从。26.居上头:在前列。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27.何用:用什么标记。28.骊驹:黑色的马。29.络,指用网状物兜住。30.鹿卢剑:剑把用丝绦缠绕起来,像鹿卢的样子。鹿卢,即辘轳,井上汲水的用具。31.千万余:上千上万。32.小吏:太守府的小官。33.朝大夫:高等文官。34.侍中郎:出入宫禁的侍卫官。35.专城居:一城的长官。专:独占。36.白皙:指皮肤洁白。37.鬑鬑颇有须:胡须稀疏而长,须发疏薄的样子。白面有须,是古时候美男子的标准。颇:稍微。38.盈盈:仪态端庄美好。39.公府步:摆官派,踱方步。40.冉冉:走路缓慢。41.殊:出色,与众不同。
【串译】太阳从东方升起,照在我们秦家的楼房。秦家有位美丽善良的少女,本来叫罗敷。罗敷很会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角采桑。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倭堕髻,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脱掉帽子整理仪容。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耕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回来后互相埋怨生气,只因为观看罗敷。太守乘车从南边来,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的美女。小吏回答:“是秦家的美女,本名叫罗敷。”太守又问:“罗敷年龄多大了?”小吏回答:“二十岁还不足,十五岁略有多。”太守令小吏问罗敷,“愿意一起坐车吗?”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多么愚蠢!太守你本来有妻子,罗敷我本来有丈夫。我丈夫在东方当官,随从人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凭什么识别我丈夫?骑白马后面跟随小黑马的那个大官就是,用青丝拴着马尾,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值千万钱。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上做大夫,三十岁做皇上的侍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他长得皮肤洁白,有疏朗略长的胡须。他轻缓地在府中迈着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太守聚会时在座的有几千人,都说我丈夫与众不同。”
【赏读提示】《陌上桑》是一篇立意严肃、笔调诙谐的著名乐府叙事诗,写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全诗可分三解。“解”为乐歌的段落,本诗的乐歌段落与歌词内容的段落大致相合。第一解从开始至“但坐观罗敷”,主要叙述罗敷的美貌。第二解从“使君从南来”至“罗敷自有夫”,写太守觊觎罗敷容姿,要跟她“共载”而归,遭到罗敷严词拒绝。第三解从“东方千余骑”至结束,写罗敷在太守面前夸赞自己的丈夫,用意在于彻底打消太守的邪念,并让他对自己轻佻的举止感到羞愧。
诵读时,首先应注意对女主人公罗敷、对行者见到罗敷以及罗敷夸赞自己丈夫的三大段描写,要做实实在在的夸饰。第二段,主要是人物的语言,诵读时应注意的是“使君”和“罗敷”两个人物的不同的口吻和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