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名句的诞生
霜余已失长淮1阔,空听潺潺清颖2咽。佳人犹唱醉翁3词,四十三年4如电抹5。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6。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苏轼·木兰花令
完全读懂名句
1、长淮:淮河。霜降之后河水减退,河身显得狭长了。2、颖:颖水,淮河支流,颖州州城在其下游。3、醉翁:欧阳修的别号,在滁州时作《醉翁亭记》。4、四十三年:谓自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至此时。5、电抹:形容流光快得像电一样抹过去。6、三五、二八:指十五、十六夜的月亮。月亮由盈而亏损。
进入秋季后,天降寒霜,淮河水量锐减,已失去了往日壮阔的气势,清澈浅淡的颍水潺潺流过,声音幽咽悲切。歌女们仍然在传唱欧阳修当年所作的那些文采隽丽的词章。如今距欧公知颍州已有43年了,岁月匆匆,就像电光火石一闪而过,转瞬无影无踪。
草头上的露珠晶莹圆润,流转似珠,转眼即消失;十五的月亮皎洁圆满,而十六的月亮就要缺一分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同我一样认识欧公的,只有西湖水底的月亮了。
名句的故事
曾经说过“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的欧阳修,与苏轼的关系可说是伯乐遇上千里马。欧阳修的惜才爱才,也让相距30岁的二人成为忘年之交;然而这一老一少在官场上的命运却一样坎坷。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而被外放十几年,去过颍州(今安徽阜阳)这个地方。非常巧合的,43年后的苏轼也被贬到颍州。
被贬到颍州的苏轼已经56岁,历经无数风风雨雨,对于人世的冷暖起伏,体会已深。欧阳修也是在晚年告老退居颍州的西湖,两人在颍州任职期间均留下不少的诗词。
本篇名句即是苏轼泛舟颍河时所写下的感怀欧公的词句。所谓“触景生情”自然得先有“景”才能有“情”。什么样的景?深秋的枯木季节,江淮久旱,淮河(颍河的上游)失去盛水季节那种宏阔的气势。水声潺潺像是在呜咽悲切低吟。颍河所注入的西湖上悠悠传来佳人的美妙歌声,仔细一听,居然是欧阳修的《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扬管弦。”(欧阳修退居颍州期间,共作了十首《采桑子》,每篇首句末三字都有“西湖好”三个字)欧阳修逝世已数十年,歌女们仍在传唱其词,足见颍州人是如何思念欧阳修。这不光是怀念其文采风流,也是感念他的仁政爱民。
听到欧阳修的曲词,往事历历浮上心头:早年知遇之恩、师生之谊、理想之相投、诗酒之欢会。时光过了42年(欧阳修于退居颍州的第二年逝世),当年认识欧阳修而还存活的,恐怕所剩无几;只剩下自己还有欧阳修最喜欢的西湖月亮,才有共同的追忆可以慢慢低吟。
历久弥新说名句
中国历代诗人、文人雅士不仅爱酒、爱美人,更爱西湖。白居易曾说:“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平实的诗句,明白道出他对西湖的留恋。苏轼的西湖就比较大气:“波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将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后雨》)
欧阳修曾经描绘西湖的十种风情,《采桑子》十首:轻舟短棹西湖好;春深雨过西湖好;画船载酒西湖好;群芳过后西湖好;何人解赏西湖好;清明上已西湖好;荷花开后西湖好;天容水色西湖好;残霞夕照西湖好;平生为爱西湖好。曾去过西湖的,没有不多多少少留下些可供回忆的浪漫情愫,欧阳修也曾经再访西湖,遍寻旧情人,但伊人已渺,殊感恨然,他于是在撷芳亭上题诗:“柳絮已将春去远,海棠应恨我来迟。”30年后﹐欧阳修的门生苏轼也到西湖任职,见亭上题诗,笑言:“此非杜牧之‘绿叶成荫’诗句耶?”因为,同样寻访西湖旧爱的故事,也曾发生在风流倜傥的杜牧身上。
西湖的另一个著名风景,就是各式各样的艺妓了,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爱情韵事;南齐苏小小就是其中的一个。苏小小是南齐钱塘名歌妓,才貌出众,能书善诗,文才横溢,因长得玲珑娇小,就取名小小。苏小小父母早逝,就搬到西冷桥畔,成为歌妓。也就在西湖畔,她遇上了风度翩翩美少年阮郁,她用言辞大胆的诗歌主动向偶遇的阮郁表达爱情:“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同心歌》)她与阮郁相爱了半年,阮郁回乡,她又以诗寄托相思,而最终她收到的不过是一纸拋弃她的书信。爱恨分明的苏小小以诗绝情:“妾本钱塘江上住,花开花落,不管流年度;燕子衔春归去,纱窗几阵黄梅雨。斜插梳,云半吐,松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梦断彩云觅出,夜凉明月生南浦。”(《蝶恋花》)
苏小小不到19岁就香销玉殒,相传临死之前,苏小小曾表示“生于西泠,死于西泠,埋骨于西泠,庶不负小小山水之癖”的遗愿。西湖西泠桥畔的埋香之所,为西湖的迷人风情又增添无限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