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塾 诗词评论

王之涣《登鹳雀楼》与《出塞》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出塞》

在盛唐诗坛上,王之涣(字季凌,688—742)是一位与高適、王昌龄等齐名的诗人。《唐才子传》称他“每有作,乐工辄取以被声律”。可惜他的作品多已散佚,《全唐诗》只收录了他的六首绝句;但就是这少数篇什,已为他在唐代诗歌史上赢得了一席重要地位。下面是一首人所熟知的《登鹳雀楼》五绝: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旧址原在今山西永济县(唐时为河中府)西南、黄河中高阜处,因时有鹊雀栖其上,遂名。据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王之涣的这首五绝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现代摄影有时用广角镜头、望远镜头来扩大画面的视界;这两句诗好似兼用了这两种镜头。当然,不论广

角镜头或望远镜头,所摄取的范围终究是有限的,而诗笔所描绘的范围则可以是无限的。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融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知前半首写的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不满足于此,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像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进取向上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真理。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真理。这首诗,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融合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在其中。这正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真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选录了这首诗,并指出:“四语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显得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展示出所写景象的雄伟;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两联上下配合,相得益彰。从运用对仗的技巧看,这首诗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称,唐人在鹳雀楼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诸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诸的诗也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对比之下,终输一筹。

在王之涣留下的六首绝句中,这首《登鹳雀楼》诗还不是最受人推崇的一首。为诗评家交口称誉,并经王世懋、王士禛先后推为唐人七绝中压卷之作的是下面一首《出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虽然不一定就能视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作,至少是唐人七绝中的上乘作品之一。管世铭在《读雪山房唐诗钞·七绝凡例》中说:“摩诘、少伯、太白三家,鼎足而立,美不胜收;王之涣独以‘黄河远上’一篇当之。彼不厌其多,此不愧其少,可谓拔戟自成一队。”王之涣的这首诗的确是可以与王维、王昌龄、李白的那些名篇相抗衡而无愧色的。

唐玄宗天宝三载(744),距王之涣去世只两年,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就收录了这首诗,但可能因传抄讹误,除个别字有出入外,将一、二两句的次序颠倒。全诗写作:“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直上白云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诗题则写作《凉州词》。后来有不少选本也沿用此题。因此,有人对“黄河远上白云间”句产生了疑问,如吴乔《围炉诗话》说:“黄河去凉州(今甘肃武威)千里,何得为景?”一些人主张,这句应如《集异记》、《文苑英华》等书所引载,作“黄沙直上白云间”。但《国秀集》虽把此句与次句颠倒,并把“远上”写作“直上”,却并没有把“黄河”写作“黄沙”。后出的《集异记》、《文苑英华》等书之所以作“沙”,如有人所指出,可能因草书的“河”与“沙”在字形上极为相似的缘故。而且,就诗句内容而言,“黄沙直上”与“白云间”在景色上似不协调,因为如果是“黄沙直上”的天气,诗人望到的将是高適《别董大》诗所写的“千里黄云白日曛”的景色,而不可能是“白云”了。

至于诗题问题,据《碧鸡漫志》记述,《凉州》是开元、天宝年间流行的一个乐曲名称。王之涣的诗是按照这个乐曲写的歌词,其内容不必是写凉州。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就并没有把这首诗归入属“近代曲辞”的《凉州词》中,而把它归入属“横吹曲辞”的《出塞》中。唐代以长安为起点西行出塞的干线,经邠州(今陕西彬县)、兰州(今甘肃兰州)、凉州到敦煌(今敦煌县西),再分南、北两路:南路出阳关;北路出玉门关。这首诗前两句所写,很可能是诗人经由兰州沿黄河西行途中亲眼所见或杂以虚拟的景色。可是,诗倒不一定写于黄河边,很可能写于玉门关,因为《国秀集》中还收有一首高適写的题作《和王七度玉门关上吹笛》的七绝,根据岑仲勉在《唐人行第录》中考证,题中的“王七”就是王之涣,所和的也就是这首诗。而在玉门关能不

能写黄河呢?作为一首出塞诗,写出塞沿途所见景象,是不妨从黄河上游写起的。何况唐人的边塞诗,为了烘染边塞气氛,加强感染力量,在运用地理名词时,往往只是象征意义上的泛指,是不考虑其方位和彼此间的距离的。

如果从欣赏角度来看,“黄河远上白云间”句远较“黄沙直上白云间”句为胜。它在诗的一开头就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壮阔辽远的画面。前面谈到的《登鹳雀楼》诗中的“黄河入海流”句,是向东望,向下游望,是顺写;这句是向西望,向上游望,是逆写。它的立意与李白《将进酒》诗中“黄河之水天上来”句相似,但写法是由下写到上,而李句是由上写到下。这是一个气势突兀、意象清远的起句,既有艺术真实,又有艺术夸张,生动地表现了黄河上游的壮观。接着,诗人更用“一片孤城万仞山”这样一个只由两组名词组成的特殊结构的诗句,显示出当时塞上的雄奇而荒凉的景象。这个名词句,形式简括,挺拔劲健,与它所描写的内容互为表里,同时与起句彼此衬映。两句合起来,不仅把雄远荒阔、极目万里的边塞风光收摄无遗,使西北一带的山河

形胜和关塞天险得到艺术再现,而且景中见情,使下半首诗中要表达的情思也浮现纸上了。

诗的下半首,“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两句,写的是出塞之人听到羌笛而触发的情思。古人送别时常折柳相送,而《折杨柳》是一个唐时流行的笛曲,所以唐人诗中写到怨别怀乡的感情,往往从杨柳或《折杨柳》曲构思造意。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句,杜甫《吹笛》诗中“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却尽生”句,其机杼是相同的。王之涣另写有一首题为《送别》的五绝,更是镜中取影,从杨柳的遭遇来照见人间离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对照来看,“羌笛”两句写于荒寒的边塞之外,而不是写于杨柳成行的御河之上。这里,既没有东风吹拂,也看不见柳条拖青,只空自听到凄怨的《折杨柳》笛曲。此景此情,正如王瑳《折杨柳》诗所写的“塞外无春色,上林柳已黄”,更如李白《塞下曲》所写的“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不过,王瑳、李白的诗句写得比较平直,意尽句中;王之涣的这两句诗则写得意味深婉,耐人咀嚼。诗人本要极言此行之遥远、边塞之荒凉以及出塞人的离情乡思之浓厚,而这里却采取欲发还敛、走处仍留的手法,先在上句以“何须怨”三字,用问语、反语衬垫一笔,形成顿挫,从而使最后点破全诗主旨的“春风不度”句有引满而发之妙。这最后一句是从折柳伤别上更进一层地构思造意,说明以折柳聊表离情,固然可悲,如今连寄托离情的柳条都没有,就更加可悲、更令人难以为怀了。从这一句再回过来看上一句的“何须怨”,才知正是怨极之词。这样写,就把出塞人的离情乡思表达得更为曲折、更为深刻,在曲折中显示其深度。

这首诗的结句可能还另有一层含意。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李锳在《诗法易简录》中也说:“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这是说,诗句所讽喻的是当朝者对边疆开发和塞外军民生活的漠不关心,其篇外意、弦外音更是值得探索的。

关于这首诗,前人还喜欢提到《集异记》中的一则记载。据说,王昌龄、高適、王之涣在一个下雪天同到旗亭饮酒;有梨园伶官多人招集了一些歌女也在那里饮宴。三人相约,听歌女所唱歌词中谁的诗最多,每歌一曲,画壁为记。起初,有两位歌女分别唱了两首王昌龄的绝句,有一位歌女唱了一首高適的绝句。王之涣遥指一位梳着双髻的最美的歌女说:“如果她唱的不是我的诗,终身再也不敢与你们较量高低了。”等这位歌女一开腔,果然唱的是王之涣的这首《出塞》诗。这一记述的可靠性颇可怀疑;但当时的绝句本来是可以歌唱的,靳能撰写的王之涣墓志铭中也称赞他“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见岑仲勉《金石论丛·续贞石证史·王之涣志》),说明这首诗确是当时广泛传唱的歌词之一。

管世铭在《读雪山房唐诗钞·五绝凡例》中还说,除了“黄河远上”一首外,前面谈到的《登鹳雀楼》和《送别》两首五绝,“亦当入旗亭之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