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诗塾 诗词评论

闻一多:死水

作者: 徐荣街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闻一多

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指出:“《死水》前还有《红烛》,讲究比喻,又喜欢用别的新诗人用不到的中国典故,最为繁丽,真教人有艺术至上之感。《死水》转向幽玄,更为严谨;他作诗有点象李贺的雕馊而出,是靠理智的控制比感情的驱遣多些。但他的诗不失其为情诗。另一方面他又是个爱国诗人,而且几乎可以说是唯一的爱国诗人。”尽管朱自清把闻一多说成“唯一的爱国诗人”未必确当,但是闻一多在中国新诗史上确实占有独特的地位,他在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闻一多一九二八年出版的第二部诗集,收入了二十八首诗作。诗人自己对《死水》这首诗特别欣赏,曾多次提到它,把它作为新诗创作第二阶段的新格律诗的代表作,并用这首诗的篇名作了第二部诗集的名字。从诗歌的抒情内容来看,《死水》抒写了他归国初期忿懑的思想感情,写作时间约为一九二六年四月。这首诗以简短的篇幅,精练的语句,描绘了旧中国黑暗的社会面貌,抒发了作者对丑恶势力的憎恶和不满,把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同对反动统治者的无比的恨交织在一起,思想感情表现得集中而强烈。

《死水》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它以奇特的比喻创造出了深刻幽玄的意境,曲折地吐露了诗人忧愤的情怀。诗的第一节,以新颖恰切的比喻破题,作者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比作“一沟绝望的死水”,它污秽、滞塞,任凭清风吹过,也毫无反应,毫无生气。很显然,这里的“死水”和“清风”都有着隐含的象征意义。既然是一沟毫无生气的、叫人绝望的死水,就让那些反动统治者尽情地去糟蹋吧,“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正是这种忧愤心情的自然流露。诗的第二、三、四节,作者用讽刺和反讥的语调,具体细致的描写“死水”中丑恶腐败的现象。诗人既是如实状写污水秽池发酵腐烂后出现的各种现象,又是在想象中加以夸张和渲染。第二节完全由第一节引出,第三、四节又是对第二节的铺写和补充,表现了一池“死水”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践踏下发生的变化。诗人故意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绿酒”、“珍珠”等美好的形象,来反衬铜绿、铁锈、油腻、白沫等丑恶的事物,目的是为了揭露旧中国表面的繁华下腐朽肮脏的本质。那些红灯绿酒、珍珠罗绮所构成的斑驳陆离的世界,掩饰不了旧社会的腥臭和烂污。拆穿了看,偌大的一个旧中国只不过是“花蚊”逞凶的世界,“霉菌”繁殖的场所,几只“青蛙”的鼓噪鸣叫并不能为它增添半点生气。诗人成功地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实写虚拟巧妙配合,创造出了深邃奇峭的意境。诗的最后一节,是对开头一节的回应和加强,它再次突出强化了全诗的主旨:“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语气多么肯定,判断多么明确。

诗的最后两句“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历来理解有较大的分歧。朱自清先生认为:“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闻一多全集·序言》)臧克家不同意朱自清的解释,他在《闻一多先生诗创作的艺术特色》一文中指出:“我觉得,应该把‘丑恶’意会为黑暗现实的反面。《死水》是客观的象征,它既如此腐朽,如此令人绝望,不如索性让另一种力量来开垦它,看它将开辟出一个怎样的世界?这是作者心中的一个未可知,未能知的渺茫希望,我们是否可以把这种希望理解为革命?”(一九七九年四月《诗刊》)臧克家熟悉闻一多的生活和思想,他的理解可以启发我们多方面地探讨闻一多诗歌所创造的深刻幽玄的意境,揭示出每一个诗句所蕴含的深厚意义。但是从这首诗的整体上着眼,把最后一节看作开头一节的重复和加强,使我们更容易体会到诗人极端愤慨的情绪。

《死水》这首诗是闻一多倡导格律诗的样板,它在新诗“建筑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等方面取得的成功,为同时代的诗人提供了艺术经验。全诗五节,方正划一,显示出了“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整齐美,读起来在听觉上也是和谐自然的。它的每一句诗都有四个停顿,构成四个音节,字数不尽相等,却有着严整的格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