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郝敬训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这首诗和《绝句漫兴九首》作于同时,其中心思想亦很相似,故当并读。
诗人杜甫于草堂暂得偷安中仍怀有不尽之忧,为排遣愁绪,他常游江亭。“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诗人自画出闲适之态,颇为真切。“坦腹”是不拘形迹,“长吟”乃诗人本色。起笔扣题,生动简洁。
中间四句写景抒情。“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观水流之急,而欲使澎湃心潮平息,不再与世相争,个中的酸甜苦辣,真是一言准尽!这是以动衬静;看闲云驻天,不觉欲动之心亦与之迟缓凝滞,何必自寻烦恼!一生的悲欢离合,早该令人痛定思痛,这是以静写静。“二句意同语异,真为沂水春风气象”。(《杜诗镜铨》)然而,不要以为诗人在讲道学,这是以平静之语写起伏之情。诗人不甘寂寞,仍愿为上所用的入世之心无时不在跳动。在结构上,“水流”和“云在”又巧妙地分承了首联。江亭卧看水流,野望仰观云在,暗接榫眼,妙不可言。
“寂寂春将夜,欣欣物自私”,这两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大好春光将尽,人生的美好年华亦将逝去,怎不会有寂寥空落之感!再看看那欣欣向荣的万物,它们“各适其性”,“同适其天”,多么令人羡慕呵!
然而诗人的心情始终是不能平静的,因为“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结尾两句重似千钧,为颔联、颈联作了诠释。杜甫作此诗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一向心忧黎元、情系山河的诗人,闻捷报则欣喜若狂,听鼙鼓即彻夜难眠。他渴望的是战乱平息,国泰民安。现在坦腹江亭,表面看是悠闲自适,实际上是忧虑焦灼。这是杜甫一以贯之的思想。尾联有本作“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和“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相比,其境界远不如后者。
前人评这首诗曰:“有理趣,无理语。”“有理趣”,即抒情强烈,议论深邃,给人启迪;“无理语”,是说诗中没有空洞的说教,诗人将主观意念化为具体形象,通过所写之景体现出来,做到了情景交融,故能以“理趣”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