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
罗隐
名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导读】
罗隐(833—909),唐末文学家。字昭谏,原名横,因屡试不第,愤而改为隐。自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人。二十七岁即在贡籍,却十试而不中。后奔波游历,历淮、润诸镇,皆不得意,直至五十五岁才投奔雄踞东南的杭州刺史钱镠,辟为从事,又请置钱塘县,表为县令。天祐三年(906),转司勋郎中,充镇海节度判官。梁开平元年(907),钱镠被封为吴越王,又表荐罗隐为给事中,世称“罗给事”。罗隐诗文多愤世之作,但散佚较多,今存《甲乙集》。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原诗】
不论平地与山尖①,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注释】
①山尖:山巅。
【译诗】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巅,
鲜花盛开之处蜜蜂全飞遍。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蜂蜜后,
竟不知是为谁辛苦为谁甜?
【赏析】
这是一首别具特色的咏物诗。蜜蜂成了诗歌的主角。蜜蜂一生为酿蜜而劳苦,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深远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
这首小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点:其一是欲夺故予,反跌有力。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叹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别无所有。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表示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末二句对前二句反跌一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二字一扫而空,表达效果就更强。其二是叙述反诘,唱叹有情。此诗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但议论并未明确发出而运用反诘语气来表达。前三句主叙,第四句主议。本来反诘句的意思只是:为谁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却分成两问:“为谁辛苦”?“为谁甜”?反复而不重复,言下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之意表现无遗。第三是寓意深远,可以两解。此诗抓住蜜蜂的特点,不做作,不雕绘,虽平淡而有意味,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有所悟,觉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有人说此诗实乃叹世人终生皆是为利禄而劳累;有人则认为是借蜜蜂来歌颂辛勤的劳动者,无情讽刺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两种理解都可通。
这首诗以物寄情,立意新奇,形象生动。“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两句诗,使用通俗的语言、疑问的句式,非常形象地借蜜蜂这种勤劳的小动物说明事理。随着时代的前进,劳动光荣成为一种普遍观念,蜜蜂越来越成为一种美德的象征,这首诗也成为名诗而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