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纲《采莲曲二首·其一》湖上采莲诗

采莲曲二首(其一)·萧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摘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采莲曲》是乐府旧题,多描写江南女子湖上采莲的情景。萧纲此则袭用旧题,用清丽浅显的语言,描绘诗人泛舟湖上采摘莲蓬的图景,表现了他悠然闲适的情趣。

起首四句,淡淡叙来,并不着意刻画。“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薄暮时分,清波粼粼,荷叶田田,夕阳的余晖洒落在空旷的石矶上,主人公兴致盎然准备荡舟去采莲了。“晚日”、“空矶”不仅点明了时间、地点,而且勾画出一片空阔、寂静的背景。“风起湖难渡,莲多摘未稀”,诗人的视线由岸边转到湖上。泛舟湖面,晚风阵阵,水波荡漾,小舟也随之起伏摇荡。渐渐,舟入莲塘,此时闯入诗人眼帘的便是那一片茂密丛生的荷花。“莲多”句是写作者乍入荷塘第一眼所得的总体印象。虽是笼统的总写,却是一篇之关键,全诗就是围绕着这一句展开的。从章法上看,这二句在全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面紧挽上文笔触由岸而湖再转到荷塘,一面又开启下文,展现在诗人眼前的荷塘究竟是怎么个景象呢?这样,就自然带出了下文。

紧接的四句,承上“莲多”一句加以生发。诗人的镜头渐渐推进,把焦距对准了荷塘深处,集中描写了小船在荷花丛中穿行之状。作者从细处落笔,分别从行船之艰与主人公置身其间的感受两个角度加以描绘。“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前句意在表现荷花之密,却避免从正面来写。他只写了一个细节:置身荷花丛中,行动不易,稍一划动船桨,便弄得荷花纷纷坠落。后句仍然是从侧面烘托,暗示荷塘之深。小檝轻舟微微前移,蓦的,朴楞楞惊起了一群白鹭,打破了这里平和宁静的气氛。这才使人领悟到,原来这儿已是荷塘深处了。二句中虽不见“密”、“茂”、“幽”、“深”等字面,然其情景、神韵却宛然如在目前。“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这是着重写主人公置身其间的感受。在荷塘中行船既如此艰难,那船上人当然就得格外小心。可是,四周荷丝蔓布,缠绕纠结,横生阻碍;水中菱角飘浮,又不时钩攀住主人公的衣服,真是进退维艰呵。这四句诗,都是抓住了几个最具典型特征的细节,具体而微地刻画了“莲多摘未稀”的特定情景。倘用绘画作比的话,这四句可称得上是“点刷研精,意在切似”(姚最《续画品》),是一幅精微细致的工笔画了。再加四句皆为对偶,每联不仅对得非常工整,而且自然圆熟,如出天籁,略无刻意求工的生涩感,成为全诗中溶情铸景的名句。

全诗通篇写景,然而诗人的闲情逸致、闲适意趣却正是通过一个个画面含蓄、委婉地流露出来。诗风清新自然、平易流畅,有浓郁的民歌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