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哥哥之死走上革命道路
——哥哥之死走上革命道路
弗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1870—1924),列宁是他的笔名。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并与俄国革命相结合形成列宁主义,被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普遍认同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
“你是弗拉基米尔吧,我从薇拉·瓦西里也夫娜那儿来,她叫你马上到她那里去,有急事。”一个年轻人拦住了放学的列宁,对他说。
藏拉·瓦西里也夫娜是位教师,也是列宁全家的好朋友。列宁飞快地奔去。她两眼哭得通红,双唇颤抖,递给列宁一封信——一封彼得堡的来信。
“1887年3月1日。一帮大学生企图谋害亚历山大三世,没有成功,学生被捕,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也在其中。”
“天啊,是萨沙,是哥哥!”列宁念完信,久久地不能吐出一个字。
“怎么办?该如何告诉母亲萨沙被捕的消息?”
就在一年多以前,父亲永远地倒在了他的办公室里,全家一下子失去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撑,母亲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而一年之后的今天,母亲还能承受如此巨大的打击吗?
出乎意料的是,听到儿子被捕的消息,玛丽亚·亚历山大罗夫娜没有哭,她只说了一句话:“我要去塞兹兰,我要去看萨沙!”
母亲出发了,出发前,大家看到母亲已异常消瘦。
一个星期以后,母亲从彼得堡回来了,列宁发现,母亲的头发都白了,她病倒了。
从表姐夫马特维·列昂季耶维奇口中,列宁知道了哥哥就义的经过:
萨沙被捕后,在审讯中不向当局提供任何供词,把罪责都揽在自己身上,他把沙俄审判他的法庭当成揭露沙皇专制制度的讲坛,昂扬的话语激动了人们的心。
母亲三次恳求儿子给沙皇写悔过书,以赦免死刑,但为了掩护其他同志,萨沙两次拒绝了,最后面对着病体垂危的母亲,他从家庭从母亲的角度写下了一份悔过书,却始终不肯署上“忠实臣民”的字样,保持了忠贞的气节。申请被驳回,他和他的战友正气凛然地走上了绞刑台,最终用鲜血实践了壮烈的誓言。此时,他仅仅21岁。
春天的一个黄昏,列宁又来老皇冠上,春天的伏尔加河无拘无束地把满满的河水送往里海,晚霞把天边染成了玫瑰色。
列宁怀念着萨沙,“萨沙,你与沙皇不共戴天,你想杀死沙皇,你盼望改变生活制度的一天,盼望人民的日子好些,但是六年前,在1881年,也是在3月1日,民粹派革命者杀死了亚历山大二世,人民的生活变好了吗?一点没有。新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坐到了亚历山大二世的位置上,情况变好了吗?一点也没有,这就是说,个人的暗杀行动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用另一种方法斗争!”
哥哥的鲜血使列宁的目光变得更加坚定、更加深邃,从此他走上了一条与哥哥截然不同的革命之路。仅凭个人的暗杀行动是不能改变俄国现状的,必须另寻出路。萨沙的死也使列宁看到了沙俄的反动本质,极大地震撼了列宁。列宁从此走上了推翻沙皇反动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