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在政治上强调“民贵君轻”。哲学上主张人性本善,教育上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经济上宣扬“井田制”,对后世影响极大,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韩愈的《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孟子的地位才逐渐提升。

北宋神宗熙宁四年,也就是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古文“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便是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中,原文为: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学说中有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就是“性善说”。他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有些人变恶,是因为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是没有保持和发扬本性中的善。

儒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荀子则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所以能成为善人是教育的结果,还有一个告子,他认为人的本性无所谓善或恶。环境和教育才使一个人成为善人或恶人。

有一次,告子和孟子就这个问题进行辩论。告子先提出他的看法:“人性,好比急流的水,水路的缺口在东面就向东流,决口在西面就向西流。人性不能分善或不善,正像水在流向缺口之前不能分东西一样。”

孟子立刻驳斥告子说:“是的,水的确不能分东或西,但难道不能分清它的本性是向上流或者向下流吗?水总是向下流的。人性也是这样。人性没有不善良的,正如水没有不向下流一样。但是,水可以用拍击、遏阻的办法使它从平地流向高山,人性也可以用外力使它成为不善。”

告子又说:“人性的善或不善,都是由外界影响决定的。周朝的文王、武王是仁德的君主,百姓就向善了;到周朝的后代幽王、厉王,是暴虐无道的君主,百姓就跟着暴乱了。”

孟子回答道:“从你说的例子来看,也仍然证明人的本性是善的。百姓跟着君主而变得暴乱,这不能说是他们的本性不善。请想一想,‘恻隐之心(同情人的心)’是人人都有的;‘羞恶之心(羞耻与憎恶的心)’,也是人人都有的。还有,看到值得尊重的事而生的‘恭敬之心’,看到某件事情而作出判断的‘是非之心’,更是人所共有的。这些,正是人性本善的证明。”

告子听后无话可答,认为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