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也就是河南一带人。他与韩非同为荀子的学生,学成后寻求功名为秦始皇所用,成为客卿,《谏逐客书》即为李斯仍是客卿时所写,古文名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便是出自此书,原文为: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意思是说,因此,泰山不舍弃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样高大;河海不排斥任何细流,所以能那样深广;帝王不拒绝任何臣民,所以能显示他们的恩德。

言外之意,是奉劝秦王不能把六国的人才驱逐出秦国。秦王也正是因为没有驱逐出这些个体力量看起来比较微弱的人,汇集了这些人的力量,最后才统一了天下而成为“千古一帝。”

李斯本来是楚国人,当他看到秦国的实力雄厚,有可能吞并天下,他就来到了秦国。

李斯先投靠在秦国丞相的门下,由于巧舌善辩,被秦王政,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看中,任命为客卿。客卿,就是外来的官员。

这个时候,韩国给秦国派来了一个姓郑的水工。水工,用现在的话来说就好比是一位水利工程师。他给秦国出了个主意,让秦国开凿一条巨大的渠,也就是运河。引这个泾河的水来灌溉农田。其实这是个计谋,就是用浩大的工种来耗费秦国的实力,让他没有力量再打韩国。

开工之后,秦王发现了这是个计谋,很生气,要杀这个姓郑的水工。同时这件事,也引起了秦国原来的这些大臣对客卿的不满,请求秦王下逐客令。也就是把这些客卿给赶走。当时,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这时,李斯便上书秦王,劝谏秦王,他说:用人,不能只用秦国的人,要广泛地网罗人才,这是符合秦国利益的。他还引用了当时的一段俗话,那就是:“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他用这句话来劝秦王不要下逐客令。秦王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废除了逐客令,进而重用李斯。

李斯辅佐朝政二十多年间,秦王吞并六国,统一天下,自称始皇帝。李斯也升为丞相。他又提出了许多改革的措施,使秦国富强。至今,泰山还保存着李斯撰写的秦始皇封禅泰山的部分碑文,同时,李斯小篆对于汉字演变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这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以外,用以说明度量大、包容一切的名句还有来自《文选·韦贤·讽谏诗》中的“山不让尘,川不辞盈”,这句话与本篇句意相似,是说高山不拒绝尘土,河川不推却广大。如果高山大海像人类一样会划地自限,这个世界的景观就会大大不同,人们也欣赏不到崇山峻岭、浩瀚汪洋的壮丽景色了。

我们身处人人高唱“全球化”“地球村”的时代,多数人都能了解“封闭”将会导致灭绝,唯有宽大的胸怀才能让物种的脚步继续向前迈进。若是以井底之蛙的态度自满自是、视野狭隘当然难有长进,所以古人说:“牛蹄之涔,无尺之鲤;块阜之山,无丈之材。所以然者,何也?皆其营宇狭小,而不能容巨大也。”意思就是小池子里养不出大鱼,小山种不出大树,因为面积狭小,所以无法容下庞然大物啊!

不过,生物学家可能不同意这个说法,因为几种身躯大的鸟类如恐鸟、隆鸟皆产于岛屿而非大陆,封闭的岛屿让它们长期处在无天敌的生态环境中,也因此在人类出现之后就灭绝了。

唐朝魏征在《论时政疏·谏太宗十思疏》中也提醒:“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高位而有倾危的忧虑,为人处事要更谦虚退让,努力修养品德;唯恐自己骄傲自满,要经常思及大海所以宏伟,是因为屈居江河之下,而凝聚川流的缘故。此句主要是劝谏在上位的人要谦虚,切勿自满。

荀子也曾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靠着一步一步地累积,就无法到达千里之遥;不汇聚各方细流,就无法形成浩大江海。“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在引申意义上也有类似之处,可用来强调一切事物皆非一蹴可及,必须从小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需要日积月累的功夫才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