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薄弱环节
案例
美国心理学家金斯利以大学生为被试者,进行学习实验,让他们按呈现材料的顺序依次记忆三组材料。甲组为15个无意义音节,乙组为15个彼此不相关的英文单词,丙组为15个意义相关联的单词。学习之后,对所记材料进行回忆测验。结果发现:越是最先呈现的材料和越是最后呈现的材料,回忆出的人数比例越高;越是接近中间部分呈现的材料,回忆出的人数比例越低。也就是说,序列材料的两端记得比较牢,而中间部分容易遗忘。在回忆无意义音节材料时,这种现象最为明显。68名大学生中,对第1个音节和最后一个音节均有50名以上的人能回忆出来,而中间部分的几个音节,只有几个人能回忆出来,绝大多数人已忘记了;在回忆彼此不相关的单词时,对中间部分材料能回忆出的人数明显增多;在回忆意义相关联的单词时,对材料中间部分的回忆率进一步增加,但两端记得多,中间记得少的总的规律依然没变。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波斯特曼的实验也表明:序列材料中间部分的遗忘次数相当于两端的三倍左右。范卡尔脱的实验进一步显示,记忆效果最差的不是序列材料的正中段,而是靠近中间偏后的地方。
分析
这种现象被称做序列位置效应,即在多个项目连续呈现的情况下,各项目因其在序列中的位置不同而影响识记后的回忆。一般是最后呈现的项目最先回忆起来,遗忘最少,这称为“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项目也较容易地回忆起来,遗忘较少,这称为“首因效应”;而中间呈现的项目最难回忆,遗忘最多,成为记忆的最薄弱环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序列位置效应呢?主要是由于记忆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造成的。一般来说,后学习的材料、后继活动对先学材料的干扰作用(或抑制作用),叫做倒摄抑制。许多研究都发现这种倒摄抑制的存在。比如,在一个实验中,被试者识记无意义音节后,休息6分钟后进行回忆,回忆率为56%,不许休息而从事其他活动后再回忆,回忆率仅为26%。在彦金斯所做的另一项实验中,要求两名被试者学习无意义音节后,使甲睡眠,使乙照常活动,之后在不同时间间隔测量对材料的保持量,结果发现,睡眠者的遗忘数量明显少于清醒者。这是因为学习材料之后休息或睡眠,记忆材料没有受到后继活动的干扰。后继活动越复杂,消耗的心理能量越多,对先学材料的干扰作用越大。前苏联心理学家斯米尔诺夫在实验中要求被试者熟记名词之后,解答困难的算术题,然后回忆名词,遗忘率为16%,而解答容易的算术题,然后回忆名词,遗忘率只有4%。研究还发现,倒摄抑制的大小,同先后两种活动、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有关。两者极为类似,几乎相同,干扰较少,学习后者等于是复习前者;两者极不类似,完全无关,干扰也小;介于两个极端之间,类似程度较高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最大。事实上,不仅有倒摄抑制,还有前摄抑制。先前活动、先学习的材料对随后的学习材料的干扰就叫前摄抑制。序列学习材料的前端只受倒摄抑制的影响,后端只受前摄抑制的影响,而中间部分既受前摄抑制的影响,又受后摄抑制的影响,这种前后“夹击”,双重抑制,导致了系列材料的中间部分最难回忆,遗忘最多,成为记忆的薄弱环节。
以上分析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1.加强系列学习材料中间部分的记忆。
当我们要背诵一篇外语课文、记一首长诗或准备一道较长的复习题时,我们应特别加强对这些材料的中间部分、中间的段落的记忆。在从头到尾通读通记的基础上,对中间部分要多读几遍,多记几遍,加深印象,以防止遗忘。
2.充分利用一天中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
一天24小时中,早晨和晚上是学习的两个最佳时段。因为在这两个时段里,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都相对减少,神经细胞活跃,加上环境寂静,干扰较少,因此,注意力容易集中,学习与记忆效率较高。许多作家都善于利用这两段时间进行创作和学习。比如,姚雪垠习惯于早上3点开始写作,诗人艾青每天早晨最有创作灵感;鲁迅晚上挥笔写作,福楼拜则经常通宵写作。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两段时间抓紧学习,特别是将一些需要记忆的知识,如外语单词、公式、定理等安排在早晨起床后和临睡前去记。
3.交替进行。
注意学习与休息交替进行、不同科目的学习交替进行。
长时间地连续学习或者长时间地学习同一科目的内容,不但会感到疲劳、厌烦,更会使学习内容之间发生各种相互干扰和抑制作用,进而影响学习效率和记忆效果。因此,连续学习一个小时左右,就应该休息一会儿,应将同一学科或者容易混淆的学科的学习安排在不同时间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