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满足培养出真正的精神“贵族”
回应总是和满足联系在一起,因为孩子发出的每一种声音都代表着某种需求,要么是物质需求,要么是精神需求。在及时回应之后,如果父母还能及时满足孩子,那么孩子不但有了安全感和存在感,还有了精神上的富足感。这种富足感来自“我值得拥有这些好东西,我值得被父母如此对待,我得到我想要的东西不需要花费太大的力气”。前两者让孩子得到“价值感”,后者给孩子这样的心理暗示:我可以很轻松地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他长大后敢于表达自己的欲求,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不会因为过程的艰辛或结果不如意而却步。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小时候,我没有什么玩具,有一次在街上看到卖气球的,鼓起勇气请求妈妈给我买一个,妈妈拒绝了。妈妈觉得我要吃要喝都很正常,要个气球有什么用呢?又不是多好玩儿。我央求了好久,妈妈还是没给我买。那种失望的心情我到现在还记得。
还有一次,也是在街上看到一个用玻璃制成的玩具,吹一下可以发出声音。我又央求了爸爸很久,他终于同意给我买一个。买了之后,爸爸说他先试一下,结果他吹了一下,那个玩具就坏了。于是,这个玩具我也没玩成。我非常沮丧。
从此以后,我大概再没向父母要过什么玩具,因为我觉得,要一次太艰难,我承受不了被拒绝或者得不到的感觉。
这件事在成人以后给我造成的影响是,我在吃喝方面对自己很大方,可每当想给自己买一个玩具或者装饰品之类的东西时,我都会犹豫半天,内心有一个声音说: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呢?又不是多好玩的东西。因为当时父母没有满足我,所以我也无法痛快地满足自己。
不过,这件事带给我的影响还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是我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不敢提要求的人,不太敢主动追求感情,也总认为接受异性的礼物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其实是不太敢接受,因为潜意识里总怕自己得不到。我不太相信自己可以很轻松地得到什么,总是觉得费一番周折后再得到才是正常的。甚至觉得自己的拖延症都和此有关。我对拒绝、否定的承受能力也很低。这种感觉一直到成人以后学了心理学才有所好转。
因为父母不能“及时”满足我,所以我也不能“及时”满足自己。做任何事情我都倾向于“等一等”,而不是立刻去做完。这可能是我的拖延症的形成原因之一。其实,拒绝孩子的需求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否定——你不该有这个需求或这个需求不合理。这会让孩子产生一种物质上的匮乏感和心理上的低价值感,带着这种负能量长大,内心很难强大。也会产生其他两种结果。第一种,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好东西,索性也不去努力追求——遏制了孩子的欲望,同时也遏制了孩子的上进心。第二种,越得不到越想得到,长大后沦为物质的奴隶。不管是哪一种,都不会拥有强大的内心。
当然,因为种种客观原因,父母做不到次次“及时”和次次“满足”孩子,怎么办呢?其实,“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是,孩子在表达需求的时候,父母要及时回应,然后能够及时满足的就满足,如果不能及时满足的,就说明不能及时和不能满足的原因。具体如何操作呢?
1.能做到的,要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
为什么满足孩子的需求和内心的强大有关?因为婴儿出生时,是带着“全能自恋感”来到这个世界的,即我是宇宙的中心,我的所有需求或意愿都会被无条件满足。那么,若被满足,他会感到愉悦,这有助于他形成自信的人格;若不被满足,他就会产生无助、委屈、愤怒、哭闹等情绪和行为,因为他的全能自恋感遭到了破坏。
如果婴儿的全能自恋感得到充分满足,心中就不会有“得不到”的恐惧,那么他反而能够承受偶尔得不到的时刻。因为他对父母产生了信任,他相信父母主观上是愿意满足自己的,之所以不满足是有客观原因的。只是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婴儿期,要无条件满足。
婴儿不能承受不被满足的时刻,因为这个时期是“全能自恋感”爆棚的时期。若不被满足,不是大哭大闹,就是表现特别“乖”——对父母的不满足感到绝望,不敢再发声。其表现形式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即全能自恋感遭到破坏。那么在成长的过程中甚至长大成人后,都很容易陷入敏感脆弱、易怒、哭闹等剧情及极度渴望物质等后果。也就是说,基本都会走向脆弱。
所以对婴儿,要和及时回应一样,也要做到百分之百的无条件的及时满足。婴儿的需求也比较简单,无非是吃喝拉撒睡玩,父母基本都有能力满足。所以父母不要跟孩子较劲,无条件地及时满足他们,让他们的全能自恋感得到充分的满足。
第二个阶段:幼儿期,要尽量满足。
幼儿期的孩子已经有了这样朦胧的意识:这个世界不是围绕着我转的,我的某些需求可能是不合理的,可能不会被满足。但是他们这种意识尚不清晰,也还没有发展起用理智控制欲望的能力,所以其实很难真正承受不被满足的时刻。
那么对待幼儿期的孩子,我们要一边讲道理,一边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例如孩子经常吃糖,妈妈担心他的牙齿,那么可以这样跟孩子讲:“上次医生跟你说过,继续吃糖你这颗牙齿可能会掉,那以后很多好吃的东西就都吃不了。这样吧,我们每天只吃一颗糖,小小的一颗,这样你既可以吃糖,牙齿又不会掉,好吗?”既要向孩子讲清楚吃太多糖这个需求是不合理的,又要尽量满足他这个需求。
这个时期是巩固孩子的全能自恋感,让他充分相信:爸爸妈妈愿意满足我,只是我的有些需求不太合理。这是为以后真正拒绝他不合理的需求做准备。
第三个阶段:童年期,可以不满足,但要诚实地告知原因。
经过前面两个阶段,孩子的全能自恋感已经得到充分满足,内心对父母是否能满足自己已经比较自信,内心不会有“得不到”的恐惧。也就是说,父母已经为孩子的内心输入了很多正能量,使他有心理能量承受得不到的时候。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大胆拒绝他一些不合理的需求。但要注意,一定要诚实地告诉孩子不能满足的原因。
“这个橡皮泥最近买得有点频繁,是不是买得太多了呢?你想想”或者“这个玩具挺好的,但妈妈没有那么多钱,所以不想给你买”。
可能孩子也会感到有些失落,但一般能够接受。因为他知道不被满足的真实原因,不是父母不愿意,也不是自己的欲求不好,而是客观原因——需求不太合理或者父母的经济能力有限。之所以能够接受也是因为孩子之前被充分满足过,感受已经被充分重视,所以他们也愿意去体谅父母的感受。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发展出了共情的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孩子“懂事”了。这也是他能够承受不被满足的重要原因。
父母一定要诚实地告诉孩子不能满足他的真实原因,而不是抨击孩子的欲望。事实上,欲望就是欲望,没有绝对的不合理,更不是犯罪。所以父母最好不要这么说:“你怎么总是要玩具!”“这个东西有什么好玩的!”其实妈妈们想一想,你有了那么多件漂亮的衣服,为什么还想买?难道能说自己爱美的欲望是不合理的吗?所以,不要抨击孩子的欲望,也不要从大人的角度去指责孩子的欲望,尤其是明明自己不愿意满足孩子,却指责孩子的需求不好。
2.既然满足就要及时满足、痛快满足
有的父母满足孩子总喜欢讲条件:“要吃这个呀,明天做完作业再说。”“期末考试考到前三名再给你买。”或者拖延,非要等孩子求了好几次才满足他。人为地难为孩子,为孩子得到某样事物设置障碍。你的目的可能是激励孩子,或者让他更珍惜某样东西,但在孩子的感受里则是一种变相的否定:我只有做完作业才配吃这个,只有考到前三名才配得到这个。这对孩子的潜意识仍然是一种负能量输入,让他产生一种低价值感。无条件的爱才是一种富养,而不是用一个功利的目的去交换孩子的某种需求。
心理学上曾经说过“延时满足”更容易让一个人成功,但心理学家李雪则说“及时满足”比“延迟满足”更让一个人有做事情的动力。为此她举了一个例子:老板每月发给你很低的薪水,却许诺年底发奖金;老板把奖金平均分摊在每个月的工资里,现在就发给你。哪一种方式让你更有做事情的动力呢?延迟满足实际上是“画大饼”,其实是一种穷养。
所以父母对孩子如果能做到及时满足和痛快满足,那就不要犹豫。
有些父母会担心,总是满足孩子的需求,会不会造成孩子的索取无度,造成像陆小曼那样的后果。首先,陆小曼是被父母“过度”满足,而我们只要把握好“度”,实在是不合理的、父母不能承受的需求可以拒绝,那么孩子就不会索取无度。实际上,孩子会自己把握这个度,例如,这个时期他喜欢某种零食,但过了这个阶段你再买给他可能他就不要了。其次,除了物质上,在精神上多满足孩子,也不会造成他索取无度。
满足孩子的需求才能让孩子不迷念物质,因为人只有在物质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精神需求。而及时满足则是让孩子享受在当下,成为一个时刻都满足、都能享受生活的人。这样的人才有可能成为精神上的“贵族”,去抵挡生活中的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