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做人之本

诚信是做人之本

18世纪的经济学先驱亚当·斯密,一直致力于通过研究伦理和道德哲学来研究经济学。他曾经指出,在欧洲所有国家中,荷兰的商业最发达,那里的人们也最注重诚信。

亚当·斯密解释说,这并不是所谓国民性的问题,而是出于利己主义的原因。当人们很少往来的时候,某种程度上就存在欺骗别人的倾向,因为坑蒙拐骗的收益往往大于由此带来的损失。

早年,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国人涉足。后来,许多日本人到这里观光旅游,据说这是源于一位少年的诚信。一天,几位日本摄影师请当地一位少年代买啤酒,这位少年为之跑了三个多小时。

第二天,那个少年又自告奋勇地再替他们买啤酒。这次摄影师们给了他很多钱,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个少年还没回来。于是,摄影师们议论纷纷,都认为那个少年把钱骗走了。

第三天夜里,那个少年却敲开了摄影师的门。原来,他只买到了四瓶啤酒,尔后,他又翻了一座山,趟过一条河才购得另外6瓶,返回时摔坏了三瓶。

少年哭着拿着碎玻璃片,向摄影师交回零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这个故事使许多外国人深受感动。后来,到这儿的游客就越来越多。

少年头脑中简单的原则为自己赢得了尊严,也赢来了世界各国旅游者们的信任。确实,在这个物欲横流,以成败论英雄的时代,能不被利益左右、坚守原则、诚信为商也许并不容易,但不妨看看一些知名的大企业,他们的成功,往往靠的就是这两个字:诚信。

哈尔滨啤酒厂的管理者中就流行着这样一句话:竞争对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顾客失去诚信。因为,失败可能是暂时的,但失信则会让你成为永远的失败者。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的账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你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

没想到,店主竟然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你肯定能赚很多钱!”

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也不会做。”

顾客气急败坏地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你是太傻了。”

店主火了,他要那个顾客马上离开,到别处谈这种生意去。这时顾客露出微笑并满怀敬佩地握住店主的手:“我就是那家运输公司的老板,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固定的、信得过的维修店,你还让我到哪里去谈这笔生意呢?”

这就是诚信,简单的两个字,却令人面对诱惑,不怦然心动,不为其所惑,虽平淡如行云,质朴如流水,却让人领略到一种山高海深的境界。

我国古人很讲究言不在多,但必须守信的道理,因为守信就能得到人们的信任。一般老百姓讲不讲信用,只是关系到人际关系;而政治家、军事家讲不讲信用,则关系到治国、治军的大事。企业也如此。

企业中的任何一个人代表的都是企业的形象,所以更应该以诚信来要求自己。因为一个企业对消费者来说,形象毕竟是模糊的,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企业的员工。而作为管理者,更应该以身作则,严于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