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背后的寂寞
那是在几天前,我在买一支狼毫笔时邂逅了他。狼毫笔在他的店里,店在古色古香的青石板街上。这是一栋两层的阁楼,屋中央有一个超大的画案,三面墙上一溜儿挂着字画,画下是琳琅满目的笔墨纸砚。
他拿一支狼毫递给我:“孩子学画还尚早,练字是可以的,不过也不必花钱给孩子请名师,先拿字帖临摹一下就可以了。”
“你这样的丹青能手,孩子肯定也很出色吧?”我问。
“不,我的孩子不学画,学武术去了。”他见我吃惊的样子,顿了一下,苦笑,又摇摇头,“歧途啊,歧途。”
我问:“什么是歧途?”我不确定他说的歧途是指学武术,还是丹青书法。
“干我们这行的,听上去很风雅,却清苦寂寞,孩子可以把此当爱好,若以此为生,却好比歧途,我的叔叔。”
他说了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默默地画了一辈子画,从不像别人那样包装宣传,直至去世,连县美协都没进去,画自然也卖不出大价钱。”
我说:“你叔叔的大名,早已遍布大江南北啊,怎么会卖不出去呢?”
他答道:“那是他去世之后的事了。叔叔活着的时候,困顿了一辈子。曾为生计所迫,卖掉了房子,一家人挤在画室的角落里。他的画很好,名气却没有,他知道自己的价值,便宜了不肯出售,遇上朋友,或者清贫的知音,又免费赠送,这样一来,卖画的收入寥寥。”
原来,他的叔叔有8名学生,学生们最了解他,也知道他作品的价值。叔叔仙逝后,学生们跑到北京,凑钱给他办画展,机会这时候来了。一天下午,来了位老先生,站在画前看了又看,爱不释手,问:“我能不能见一见这位画家?”
学生们说:“我们的老师已经不在人世。”
老先生叹了口气:“遗憾啊!那么,我能不能用我的画换你们这一张?我很喜欢。”
学生们很干脆地告诉他:“不行!”他们想,你随便画张画,就想跟我们老师的换,怎么可以?
老先生离开后,有知情人对学生们说:“你们认识刚才那位老先生吗?”
学生们说:“不认识。”
知情人说:“想你们也不认识!他可是李可染大师啊,连他的画都换不了?”
学生们惊呆!自那以后,他的叔叔突然就声名鹊起,而他的遗作,价格更是节节攀升,他的叔叔若在天有灵,是喜是悲?也可能两者都有吧!
春日的黄昏,斜晖脉脉地漫过窗棂,流淌在宽大的画案上,淌在那些瘦竹、卵石上,也照着他幽邃的眼。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我想起了这句诗。这是古今多少艺术家的宿命!他们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艺术本身,无暇或者不屑于俗事。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成就了他们,同时也误了他们,但艺术也给了他们最纯粹的快乐,这种快乐,最永恒的,是云端的享受。
中国有词语叫“穷文人”,其实不仅文人,很多真正从事艺术的人大都非常清贫。他们一方面在生活上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辛酸,另一方面,他们也在艺术上享受了常人无法体会的快乐。身体的疼与精神上的乐,究竟如何取舍,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因人而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