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屈原与“汨罗诗魂”
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人,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那时,华夏大地正处于大一统的前夕,屈原出身贵族,又擅长辞令,因而他早年便深受楚怀王的宠信。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这使楚国出现了富国强兵的局面,楚国威震诸侯。但是由于屈原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的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他招致了一些大臣的嫉妒,后来便遭到奸臣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公元前305年,屈原被逐出郢都。公元前299年,屈原才回到郢都。同年楚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于沅、湘二水之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交加,于是自沉汨罗江,献身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总共23篇。屈原的这些作品体现了他“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的“美政”理想,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思想,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还表现了他坚持理想的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以及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和矢志献身祖国的坚强决心。
屈原虽然遭谗被逐,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和人民的疾苦为念;他明明知道忠贞耿直就会招致祸患,却依然“忍而不能舍也”;他更知道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但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所有的这一切都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以及他“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魅力。
屈原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他那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的高尚品格和宁死不屈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感召着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
屈原沉江之后,被热爱他的人们尊称为“汨罗诗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