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听途说的价值

道听途说的价值

山东沂南鞋厂由于品种陈旧,销路不畅,工厂面临倒闭的危机,急需开发出新品种来,以使鞋厂起死回生。有一次,该厂的技术科长去北京给孩子看病,无意中听到过路人议论说,市场上有一种仿皮塑料凉鞋价廉物美,经济实惠,就是不易买到。吴佩龙回厂后,把这条“马路新闻”告诉了厂长刘洪明,刘厂长非常重视这条信息。但这种仿皮塑料鞋究竟如何呢?他就四处打听,了解到这是江西一家鞋厂生产的,他还购来了实样,一看果然不错。这种鞋子看上去像皮,摸上去像草,实际上是塑料制成的,他将这种鞋子进行改进后推向市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

还有一次,刘洪明到街上闲逛,看见有几个军人迎面走来,他们脚穿胶底布鞋,显得轻捷、舒适,精神抖擞,路旁不少行人都注视着这种新型的布鞋,露出羡慕的目光。有的人还低声议论:“这种鞋子真好,可惜市场上没有卖的。”

刘洪明马上联想到自己的鞋厂可以生产这种布鞋。正巧他的鞋厂有个职工是从部队鞋厂转调过来的,刘洪明就通过他,派人去部队学习粘胶底的技术,开始生产这种布鞋。由于产品适销对路,1982年,工厂就转亏为盈。

由于部队的鞋子是规范化、统一化的,这对整齐军容固然很有必要,但对市民就缺少广泛的适应性。刘洪明于是进行产品跟踪,甚至派人到街头广泛听取道听途说,了解人们对这种布鞋的反映。他将从部队学来的注塑布鞋做成各种不同的式样,不仅繁荣了本地区的鞋子市场,而且打进北京、天津这样的大城市和山西、河南广阔的农村地区。

销售越多,反馈的信息也就越多,人们的“评头品足”的意见也随之增长。刘洪明认真地对各项意见进行分析,他的结论是,这种注塑布鞋在市场上销售不断呈上升的趋势,于是他下决心增设了一条专门的流水线,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建成投产了,抢了速度,赢得了时间,当相邻地区的鞋厂开始生产注塑布鞋时,沂南鞋厂已经能生产30多个花色品种的注塑布鞋,推销到4省10市180多家商店,这一年该厂获纯利润12.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