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则明》人生智慧

心静则明

道家认为,修行宜绝迹于尘寰,悟道当涉足于世俗。我们终归是凡人,逃不开这繁华的尘世,那就只有改变自己的心,去接受这一切。宽窄都是路,宽敞有宽敞的舒适,狭窄有狭窄的风景,正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祸福苦乐,皆在一念之差。

李某有一间小书房,那是他最喜欢的天地。某天,他忽然因为书房太小而苦恼起来。怎么办呢?他想了想,决定在书房的墙上镶上镜子。

果然,自从镶了镜子,李某觉得书房开阔多了。不料没过多长时间,他便又觉得书房小了,而且好像越来越小,人待在里面,简直压抑至极。这是怎么回事呢?李某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某天,他外出办事回来时遇到了一位非常有智慧的禅师,便忙不迭地向他诉起苦来。随后,他带着禅师来到了他的书房。禅师慢慢地踱了几步,然后转过身来开始为他解释。

“你以前之所以会感觉小,是因为除了眼前的书籍之外什么都看不到;安了镜子之后,你除了书还能看到你自己,所以你会感觉自己变得大了起来;现在由于每天都只能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的事物,所以你又会感觉小了起来。”

“正是这样!正是这样!”李某服气地点点头,“那请大师告诉我怎么办吧,我现在可真是烦恼极了,连进书房都成了一件让我畏惧的事。”

“你抬头看看世界,少关注一点儿自己,书房自然会大起来。你何不用玻璃窗代替镜子呢?”禅师建议道。

李某一听大喜,连称妙计,然后立刻找人把镜子摘去,换成了落地窗。此后,他每天都会拿出一段时间来欣赏外面的景象。但是未曾想一个月后,苦恼又来了。这回是因为外面的世界太精彩、太有诱惑力,以致于他每天都无法安心坐在书桌前读书和思考了。没办法,郁闷的李某只好再次去找禅师。

禅师听后大笑:“你何不在自己的心里装上镜子呢?”

李某的眼晴里闪过一丝迷茫,显然,他不理解禅师的意思。

于是禅师解释道:“镜子可以帮人看到自己,窗子可以让人看到世界。只看自我,就会坐井观天;只看世界,就会迷失自我。所以说两者都看才是最好的办法。而如何在窗与镜之间转换,关键不是实物,而是你的心。”听到这里,李某终于领悟了。

既不迷失于大千世界,又不苦囿于自身内心,是人生的大境界。想将自己自然地融于外物之中,自由地转换于人我之间,则必须得益于心,心静则明。

张师傅卖肉,旁边放了台电子秤,但很少用。有顾客说切两斤好肉。张师傅笑眯眯地点点头,手起刀落,再用刀尖轻轻一挑,肉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就稳稳地落在张开的塑料袋里,然后自信地说一声:“正好,少一两,赔十斤!”有人不信,把肉往电子秤上一放,伸长脖子,睁大眼睛一瞅,果真一两不差,乐呵呵地拎起袋子走了。

当地电视台正在举办“奇人绝技”挑战比赛。有人劝张师傅:“你那‘一刀准’也是绝技,如果你参加比赛,准能捧个大奖回来。”张师傅心动了,真的去报了名。

比赛的时候,主持人说:“现在请张师傅给我切3斤4两肉,一两不能多,一两也不能少。如果切准了,那1万元奖金就是您的了!”张师傅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拿起了刀,但他却迟疑着不敢下手,额头上还渗出了细细的汗珠。过了好一会儿,在主持人的一再催促下,张师傅才咬咬牙,一刀切了下去。在电子秤上一称,整整多出了2两多。正是那1万元奖金扰乱了张师傅的心神,使他难以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水平来。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过:“给鸟儿的翅膀缚上金子,它就再也不会直冲云霄了。”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总是充满了诱惑,一不小心,人们的心里就会激起波澜,原来清澈、纯净、安宁的内心就会变得喧哗、浮躁和功利,人就会迷失方向。

【静夜感悟】

心静,是一种气质、一种修养、一种境界。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把名利和享受看得淡一些,才能置身于喧嚣浮华的世界,却依然坚守心灵的一方净土,才能面对世间种种诱惑而心平如镜,不泛起一丝涟漪,凝神专注,心无旁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