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说话要说到点子上》人生国学智慧全集

说话要说到点子上

南怀瑾解释说:“不要随便开口说话,只是说当说的,说过便休,不立涯岸。不可多说,亦不可不说。”也就是说,说话要说到点子上,而不是絮叨没完。

语言其实不过是一个表达的工具,但语言是否真正能表达出完全的意思?这还是个问题。古人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就是说语言的局限性。所以,对于语言,要有正确的认识。尤其是说话,我们经常说,表达能力很重要,从小到大,家长们从早期教育就开始抓孩子的表达能力。这固然是件好事。语言表达确实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但是也不尽然——因为有些人,智商很高,但也许只是不善于说话,或者他认为,脑子里有就可,不必那么急着表达出来;真本事有即可,不必一定自我语言上炫耀。

而且,往往由于“祸从口出”,使语言在起表情达意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是非祸患。所以,对于语言,一定要慎重利用。不是说得越多越好,也不是自以为口才了得,滔滔不绝就见得有好处。有时,说得越多,越暴露自己,于自己不利;相反,说得越少,越见智慧,越安全。老子说:“大音希声”,“智者不言”,就是说明口若悬河的危险性,说明沉默的智慧和力量。

有口才固然是好事,但如果利用过分,让人不舒服,就成了坏事,甚至给自己引来口舌是非。比如,现实中,有些人自呈口才,喜欢卖弄,动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喜欢评头论足,纵使无意,也往往容易招来口舌是非,给自己也带来麻烦。有些人,是专门飞短流长地搬弄是非,或者口蜜腹剑,或者夸大其词,搬弄是非,巧言令色,小人行径,此种话,此种人,就更要留意。还有些人,争一时意气,不肯在嘴上吃亏,于是得理就喜欢与人拌嘴,或者辩论,争一时口舌之长短,往往不得结果,也显得自己缺少涵养,公众形象打了折扣,实在是不值得。有些人,口才不错,但在与人交流时,只顾表现自己,侃侃而谈,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顾及对方的感受,也不给对方表达的机会,纵使他说得天花乱坠,口吐莲花,但对方一次还可以,对你表示尊重,但时间长了,不仅听不进你的话,也失去与你交流的愿望。所以,交流中有学问,要讲方法,不是滔滔不绝说,一味推销自己就对,说得越多,有时反而起反作用。不仅越说越乱,失去重点,还会引人讨厌。

所以,话不是不说,也不是一定要多说,最重要的是要说到点子上。

孔子不仅认为“巧言令色者鲜矣仁”,而且他还说:“可以同他谈却不同他谈,易失人;不可以同他谈的同他谈了,是失言。聪明人能努力做到:既不失人,也不失言。”这里指出,说话是要有艺术的。既要分对象,也要分时机,否则,起不到作用。

孔子还讲过“讷于言”、“慎于言”,认为与“巧言令色”者相比,讷于言反而显得更加真诚厚道,显得更可贵。而“慎于言”,则更是一个人修养的必须。俗话说:“人心隔肚皮”,又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就是说世象人心复杂,对于你不了解的人,不要随便说话,更不要透露表白心迹,以免为人利用,或者引起是非祸患。“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就是这个道理。

而老子呢,主张与世无争,甚至最好不要说话,认为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是沉默寡言的。所谓“大音希声”,平时最好不显山露水,不到时机时,说也没用;到时机时,再说,这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古人又说:“名正言顺”,就是说一个人说话要谨慎,不能乱说的。不仅要分清时空环境,分清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而且还要注意说的话是否合自己的身份,是否冒犯了别人,是否越轨,让人不舒服生疑了。

事实上,你不在那个位置上,没职没权,行动能力差,或者行动也不能起到实效,纵使你凭仗义说出了该说的话,也是不会起到多大作用的。不仅由于“名不正言不顺”,还往往因为“人微言轻”,这样看来,话也是有名分,有阶层的,不是平等的。不是你认为应该如此事实就当如此的。现实往往很复杂,不仅有事理在,而且事理往往受人的左右,这个人,主要是当权人物。

所以,古人说“名不正,言不顺”,今天,也同样如此,所以,即使是正义的话,也不是什么时候,以为正确,有真理性,“放之四海而皆准”,就可以大放厥词的。

《战国策》上记着范雎见秦昭王的一则故事。

一次、两次,秦昭王向范雎请教,但范雎就是不说话。为什么呢?因为他发现秦昭王与他谈话时心不在焉,而他要讲的是一套使秦国富强称霸的大道理。他认为,秦昭王的这个态度,即使他说出来了,也不会引起他的重视,起不到作用,所以,认为讲出来也无益,这样,就不如不说。

直到第三次,秦昭王单独会见他,看上去态度诚恳了许多,而且精神也专注了,是诚心并虚心地向他求教。然后,范雎才说出了自己藏在心中已久的那套治国方略。

果然,他的一席话,深深打动了秦昭王,起到了效果——秦昭王立即封他为宰相,让他辅国执政。这就是说话的艺术,像范雎这样,如孔子所说,是真正做到了说话既不失人、又不失言,这才是智者说话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