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天过海·常言无贼,世基逞伪

瞒天过海·常言无贼,世基逞伪

隋炀帝是这样一种人:精明干练,处事果决,但过于刚愎自用。在位末年尤其不喜欢逆耳忠言,如果有人说他的天下出了问题,他就算不马上发作,神色亦必不那么愉快。虞世基作为炀帝的近臣,也曾试着劝皇上屯兵洛口仓,以备不虞,炀帝却嘲笑他一身书生意气,满腹怯懦心肠,使他的热心如遭微霜,虽未透底枯死,也已微微打蔫。自此以后,世基改弦易辙,深深吸取高颍、张衡直言被诛的教训,明知天下业已大乱,他也一味地装聋作哑,对炀帝旨意无论正确与否皆唯唯诺诺,免得引火烧身,后来甚至于不惜以假乱真,混淆视听,来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当时群雄并起,兵乱日甚一日,隋朝江山至少有一半已不再姓杨,世基却屡动刀笔,频加损抑,使告急、告变的奏章虚实完全易位,将皇位甚至性命都已岌岌可危的炀帝严严实实地蒙在鼓里。尽管有时也曾出现漏洞,由于他饰非有术,及时弥缝,仍能履险若夷,轻易过关。炀帝曾派太仆杨义臣宣威黄河以北,征剿盗贼,结果降贼就达数十万。杨义臣如实奏报,使炀帝大吃一惊,连连叹气:“我原来还不知道贼势究竟如何,想不到义臣捕贼竟达到如此巨大的数目!”世基在旁连忙转嫁危机:“这类偷鸡摸狗之徒有多大能耐,数量就再多些亦无足为虑。倒是义臣挟大胜之势,手握重兵,久处阃外好像很不合适。”他这一句话不打紧,弄得炀帝可是心上心下,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下诏将义臣追回,并解散这支才立大功的部队。于是“鼠窃之辈”更加肆无忌惮,竟然攻打起东京洛阳来了,而且已占据洛口仓,断绝了城内的粮食供应。这种消息还是越王杨侗派太常丞元善达历尽千难万险偷偷穿过敌军封锁线才送到江都的,结果也被世基轻描淡写地指斥为谎言。他对炀帝说:“越王太年轻,所以轻信了元善达之流的瞒哄。如果真如越王所说的那样情况严重,善达又凭什么能顺利来到这里?”炀帝本来已忧形于色,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了宝座下面的地震,但听世基这么一说,他突然又觉得所谓的危机都是元善达之类的“小人”杜撰出来的假情报,纯属污辱天子视听。炀帝勃然大怒,故意命令元善达通过敌占区去向东阳催运,很明显就是要他去送死,而善达果然被群盗所杀。从此以后,外人莫不杜口缄舌,再不敢将兵乱消息奏报炀帝了。真实消息一绝迹,虞世基自然高枕无忧,终炀帝之世,他的贵幸地位一直稳如磬石。于是他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产业经营上,凭借权力鬻官卖爵,收受贿赂,家中金宝一时堆积如山。他的保命术是非常成功的。(《隋书·虞世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