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梁换柱·偷龙转凤·晋人心活,张济嘴利
后秦姚兴遣将攻打司马氏之洛阳,东晋安帝司马德宗雍州刺史杨俭期乞师于魏常山王拓跋遵。拓跋遵把这一情况上奏了太祖拓跋琏,拓跋琏趁此机会遣张济为拓跋遵从事中郎出使晋襄阳(今湖北襄樊)。张济从襄阳返归后,拓跋珪马上探问南行收获,张济回答道:“司马昌明死后,司马德宗代立,所部州镇,相互之间你争我夺,目前虽稳定无乱,然而君弱臣强,没有纲纪。臣等一到襄阳,杨俭期便探问道:‘魏初发中山(今河北定县一带),有几十万兵马?’臣答:‘三十万。’杨氏又问:‘魏国披甲戎马可有几匹?’臣答:‘中军精骑十有余万,而驻外部队难以统计。’杨俭期因此说:‘这么多的人马西羌哪够打的!’他还问到:‘魏定中山以后,向北移了多少户民?’我告诉他有七万余家。又问定都之所,臣告诉他在平城(今山西大同)。他还试探地说:‘有如此多的兵马,哪用得着城池呢?魏帝打算久都平城还是有迁都之意?’我的回答是,军机大事,非所知也。看他当时的表情,听说我无都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地区)之举,颇有喜色,便很客气地说:‘晋魏通和,源远流长,并非自今日才开始,羌寇狡猾,频侵河洛,夙夜令人担忧。现在我们势力寡弱,仓库空竭,对于北魏,也无所避讳。救我洛城之危,仰恃于魏,若获保全,必有厚报。与其被羌人夺走,宁让魏取去。’臣听如此说,趁机对他说,魏军想分向扬州(治所今安徽寿县),借晋水道西进,杨俭期马上说:‘目前蛮贼纷纷举兵,水行甚难,而魏之军马已据滑台(今河南滑县东南一带),由滑台北归,再从北道东下,更便直。而且,晋之法制极严,臣一小刺史,不便贸然借道。’”拓跋珪对张济之言甚为欣赏,终于答应出兵救洛阳。若干年后,洛阳终于为魏所得,并成为魏之都城。(《魏书·张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