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应外合·旧部作内应,施琅智取台湾
施琅,福建晋江人,初为明总兵郑芝龙部下,顺治三年(1646)降清。顺治十六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擢施琅同安总兵,康熙元年(1661)迁福建水师提督,后因裁水师提督,授施琅内大臣。二十年,李光地推荐施琅,说他熟习海上情况,又有谋略。康熙于是又授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命令待机进取台湾。当时,反对武力征剿的大臣们不同意任用施琅,但康熙帝坚信,欲除去台湾郑氏,非用施琅不可,力排众议,作出正确决策,放手使用,大力支持。施琅于康熙二十年抵福建厦门视事,当时福建总督姚启圣主张利用北风,提出在十、十一、十二月尽快进兵,施琅则主张利用“轻北风”,提出:“敌船占据澎湖已很久,正全力固守,值此冬春之季,时有飓风刮起,我们的船是很难一下子过洋的。我现在一方面抓紧时间练习水师,另一方面又派遣特务通知我旧时部属,请他们作内应。等风便时再行动,就可大获全胜。”康熙帝考虑整船、练兵、刺探敌情等准备工作需要时间,就同意了施琅的计划,命他全权专办。二十二年六月,施琅向台湾发起进攻,郑克壤率其部属刘国轩等迎降,台湾被平定。(《清史稿·施琅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