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之战一(1644年)》真实记录与故事

山海关之战一(1644年)

清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四月,清摄政王多尔衮与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重要一战。

明崇祯十六年八月,清皇太极病逝,子福临8岁继位,改元顺治。叔父多尔衮为摄政王辅政,认为明朝连年与农民起义军交战,已呈土崩瓦解之势,清朝入主中原的时机已至。因此,于顺治元年正月,致书大顺军,提出“协谋同力,并取中原”的建议,李自成未予理会。三月初,明崇祯帝以大顺军逼近京师,急令驻守宁远(今辽宁兴城)以御清军的辽东总兵平西伯吴三桂统兵入关,山海关以东地区遂全为清所有。

李自成入据京师后,曾派降将唐通等领兵8千,招降吴三桂和山海关总兵高第。其后吴三桂占据山海关,并遣使向清求援。四月十五日,多尔衮在翁后(今辽宁阜新境)得信,遂立即改变行军路线,折而南行。

李自成四月十一日得吴三桂叛变确信,十二日下令亲征,十三日统兵10万离京,但仍寄望于招抚,故携吴三桂之父吴襄而行,再次招降被拒,遂攻关。山海关为辽西走廊要地,北依角山,南临渤海,易守难攻。守军除吴部主力4万外,还有高第部1万和乡勇3万。吴三桂自率主力迎战起义军于城西大石河。激战竟日,吴军败退入城。

二十二日晨,吴三桂以情势紧急,亲至威远堡,剃发称臣,对天盟誓,跪请多尔衮统兵入关。是日大风扬沙,咫尺难辨。大顺军主力自角山达海,南北列阵。清军令吴三桂以白布系肩为号居前迎战,主力面海鳞次列阵于大顺军阵尾兵力薄弱处,以待大顺军与吴三桂军激战疲惫,奇兵突出,一举取胜。大顺军张两翼围敌数重,不顾伤亡,奋勇冲杀,围开复合。吴军则因有清军压阵,顽强抵抗。清军阿济格、多铎领精骑2万从吴军左右两翼杀出。大顺军猝不及防,阵脚大乱,伤亡惨重,权将军刘宗敏亦被箭伤。李自成见颓势难挽,下令且战且退。二十三日再败于永平(今河北卢龙),愤杀吴襄。二十七日退回京师。二十九日弃京师,撤向山西、陕西。

山海关之战是大顺军由胜而衰的转折点,也是农民起义军由反明转向抗清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