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州之战(1004年)》真实记录与故事

澶州之战(1004年)

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辽攻北宋澶州(今河南濮阳),迫其缔约的作战。

景德元年,圣宗耶律隆绪及其母承天太后萧绰亲至南京(今北京)谋划攻宋。闰九月,辽军南下,集结于固安(今属河北),尔后,进攻威鲁军(今河北徐水西北)、顺安军(今河北高阳东)、北平寨(今河北定州东北)、保州(今河北保定),均被击败。继攻定州,又被宋真、定、高阳关三路部署王超军阻于唐河。萧太后鉴于初战受挫,遂移师阳城淀(今河北望都东南)休整,并利用宋降将王继忠致书宋帝媾和。

为配合河北主战场作战,辽在山西边界发动了牵制性进攻。闰九月下旬,宋军采取诱敌深入、伏兵歼敌战法,在寒光岭(今山西苛岚北)一举消灭辽军万余人,并一度攻入辽朔州(今属山西)境,辽军败退。

十月初,萧太后率主力攻瀛州(今河北河间),遭宋知州李延渥顽强抗击,十数日不克,死3万余众,遂绕城而过,继续南进。宋侦知辽军欲集兵攻天雄军(今河北大名东北),即将防御重点南移,从定州分兵赴澶州,并命各路增援天雄军。十一月初,北宋以李继隆、石保吉分任驾前东、西排阵使。二十日宋真宗离京亲赴澶州。辽军屡攻天雄军不克,遂南破德清军(今河南清丰西北),逼近澶州,袭取通利军(今河南浚县东北)。二十二日,辽大将萧挞凛察看地形时,被宋军伏弩射死,辽军气沮。二十六日,宋真宗抵澶州督战,宋军为之大振。

辽军深入宋河北地境,屡战受挫,又失大将萧挞凛,形势不利,遂加速和谈步伐,利用宋真宗软弱怯战的弱点,以迫其归还后周从契丹手中收回的关南十县之地作为撤军条件。北宋真宗拒绝割地,但又怕辽军突破黄河,危及东京(今河南开封),答应每年送给辽朝银10万两、绢20万匹。十二月初七,双方达成协议,史称“澶渊之盟”。

此战,结束了宋辽25年之久的战争历史,赢得了此后长达百年的和平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