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军民抗日之战(1895年4~10月)》真实记录与故事

台湾军民抗日之战(1895年4~10月)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4月,清军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及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到台湾,抗争之声不绝。台湾士绅以全台居民的名义,掀起保台运动。但清朝廷无视民意,仍令署台湾巡抚唐景崧等官员内渡,并派员与日方办理割让手续。

5月底,日本陆军近卫师团抵达基隆海外,分兵进攻台湾;6月上旬,相继占领基隆和台北,并在台北组建日本“台湾总督府”。台南绅民公推刘永福领导抗战。刘永福时为帮办台湾军务,受台民重托后,周密部署台中、台南战守,以黑旗军和清军等2万余人,守卫高雄至台南一带海口及内陆要地;以各地自动组织起来的抗日义军及清军一部,守卫大湖口、新竹、苗栗一带,抗击日军南侵。

6月中旬,日军自台北分东、西两路南犯。东路循山路进攻大科坎,西路沿铁路由台北进犯大湖口。义军首领吴汤兴、徐骧、姜绍祖等率部顽强抵抗后撤离新竹。7月9日,义军分三路反攻新竹,失利后撤退。8月中旬,战事延伸到台中地区。日军分路进攻苗栗,义军在苗栗以北的尖笔山实施抗击。刘永福派黑旗军一部赶来迎战失利,退守大甲溪。24日,日军南犯大甲溪,围攻徐骧,陷大甲溪。27日,日军进攻八卦山,义军、黑旗军与敌血战一昼夜,损失惨重。28日,台中重镇彰化失陷。日军乘胜连占斗方、他里雾、大莆林,直逼嘉义。由于接济断绝,嘉义于10月9日失陷。

鉴于遭遇顽强抵抗,日军急调陆军第2师团自辽东增援。9月16日,在台北编成南进军,分三路进攻台南。10月10日,日军第2师团混成第4旅团在布袋口登陆,配合近卫师团于19日在曾文溪与台南抗日义军激战,徐骧阵亡。11日,日军第2师团第3旅团在枋寮登陆,在海军舰队协同下攻占凤山、打狗(今台湾省高雄市),后进犯台南。21日,台南在日军三面夹击下失守。刘永福乘英国轮船内渡。日军遂达到对台湾全境的军事占领。

台湾民众的抗日斗争历时5个多月,击毙日军4,800人、伤敌27,000人,给予日军以沉重打击,显示出台湾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手持原始武器的台湾高山族抗日义士

台湾民众发布的誓死抗日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