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之战(公元前67年)》真实记录与故事

崤之战(公元前67年)

公元前627年,晋秦为争夺中原霸权,晋军在崤山(今河南陕县、洛宁西北)全歼秦军的一次伏击歼灭战。

郑国地处中原腹地,交通便利,农、商业均极发达,是谋霸中原必须控制的战略要地。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郑文公、晋文公相继死去,助郑防守的秦大夫杞子,密请秦穆公乘机袭取郑国。秦大夫蹇叔等认为远途奔袭,“师劳力竭”,“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必难成功。但秦穆公不听谏劝,坚持出兵。蹇叔判断“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南北)二陵”,秦军“必死是间”。当年末,秦以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为将,率军越晋之南境及周畿进袭郑国。次年二月,进至滑国(都费,今河南偃师东南)境,遇贩牛去周的郑国商人弦高,弦高判断秦军是为袭郑而来,遂假托受郑穆公之命前来犒劳秦军。孟明视认为郑已有防备,将难以袭取,遂灭滑而还。在郑的杞子等秦人亦分逃齐、宋。

晋大夫先轸等,视秦袭郑、灭滑是对晋霸权的挑战,认为“一日纵敌,数世之患”。晋穆公遂亲自率军、并调集居于晋南境的姜戎(今河南洛宁南),在崤山设伏截击返国的秦军。晋军主力部署于崤山隘道西口及南、北两侧高地,担任主攻;姜戎军埋伏于隘道东口南,负责助攻及断敌退路。四月二十日,秦军进入伏击地区,晋、姜戎军发起突袭,全歼秦军,俘秦三将。

此战创造了春秋时期典型的伏击歼灭战例,并暂时遏制了秦国东进的势头。

作战经过示意图

中国古代用于弹射箭或弹丸的远射兵器,是冷兵器中发明时间最早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兵器之一。

弓由弓臂和弓弦构成。弓臂一般采用竹或木材制作,再缠丝涂漆。战国以后的弓一般在内侧粘贴牛筋,增加弹性。弓弦材质为动物筋,具有很好的韧性和强度。弓臂中部用于手持的部位称为“柎”,两端装弦的部位称为“弭”,多用硬木、角或骨等材料制成。

弓最早是原始部落人的狩猎工具,后演进为兵器。据考古发现,中国使用弓矢的历史至少有3万年。中国古代军队历来重视使用弓箭。从周朝开始,“射”就列为“六艺”之一。秦汉时期崇尚强弓硬弩,满弓劲射。宋朝的骑兵多采用速射战法,强调发射箭矢的效率。明朝以后的射法理论则主张用软弓长箭,“莫患弓软,服当自远”(《纪效新书》),制弓技术不再单纯追求挽力强度。至清朝后期,弓箭终被火器淘汰。

春秋竹弓

春秋铜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