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8年)》真实记录与故事

淝水之战(8年)

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东晋在淝水(今安徽瓦埠湖一带)击败前秦军进攻的作战。

383年8月,前秦王苻坚调兵九十余万,号称百万,分路南下,以征南大将军苻融率步骑25万为前锋,直趋淮南(今安徽寿县)。东晋以尚书仆射谢石为征讨大都督,徐、兖二州刺史谢玄为前锋都督,率谢琰、桓伊、刘牢之等8万余人赶赴淮南,沿淮水一线抵御秦军。又遣龙骧将军胡彬率水军5,000自洛口(洛涧入淮之口,今安徽怀远西南)沿淮河西进,增援淮南。

十月十八日,苻融攻克淮南,俘晋将徐元喜等。晋将胡彬途中闻淮南已失,退保硖石(今安徽寿县淮水北岸)。苻融分军围攻硖石。谢石、谢玄率晋军主力进至洛涧以东12.5千米处。十一月,谢玄遣骁将刘牢之率5,000精兵乘夜色掩护,强渡洛涧,突袭秦军。刘牢之阵斩梁成及其弟梁云等。晋军以一当十,大败秦军。此战晋以5,000之众败敌5万,大长了晋军士气。

晋乘胜之威,与秦军夹淝水而阵。苻坚与苻融登淮南城瞭望,见晋军部阵严整,不禁面露惧色。谢玄派使者往苻融营中,要求秦军稍向后退,容晋军渡过淝水后决战。苻坚与苻融打算趁晋兵半渡之机,以铁骑突袭取胜,便同意谢玄建议。但由汉人及各族被奴役者组成的秦军不愿替前秦效力,听到后移的命令竟一退不可止。朱序乘机在阵后高呼:“秦军败了!”秦军以为真败,争相逃命。谢玄、谢琰、桓伊等率晋兵趁势渡河猛攻。苻融跃马冲入军阵欲阻止秦军后退,于乱军中落马被斩。秦军自相践踏,溃不成军。谢玄乘胜追击,直杀至淮南城西15千米处的青冈。残余秦军“风声鹤唳”,苻坚身中流矢,单骑逃往淮北投到慕容垂军中。淝水之战遂以前秦的惨败和东晋的大捷而结束。苻坚回长安不久,于385年被部下的羌族将领姚苌俘杀,前秦瓦解。此战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

淝水战前态势图

中国古代将戈和矛组合为一体的兵器,具有勾啄和直刺的双重功能。

戟由戟头和戟柄(柲)组成。戟头由戈与矛联装而成,其矛称为“刺”,到战国时期,将戈与矛连铸为整体。戟头在商周时期用青铜铸造,战国晚期出现铁戟。戟柄为竹木制,其长度按不同兵种有所区别:车兵用戟最长,达3~4米,骑兵用戟略短,步兵用戟最短。在春秋时期的吴、越地区,还流行一种联装戟,即在一根戟柄上装有2~3个戈头,称为“多戈戟”。

戟最早出现于商朝。春秋战国是戟的鼎盛时期。由于戟兼有戈和矛的双重功效,在以车战为主要作战方式的战国时期,戟是军队的制式装备。汉朝时出现了单手握持的短柄戟,戟柄为铁制,重量较大,可一人持双戟并用。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重甲骑兵,即人和马均被覆铠甲,戟的实战攻击效能远不如长矛,而且锻造生产效率较低,戟遂远离了战场。在隋唐以后时期,戟转变为仪仗器物和歌舞器具,以及作为门戟以标示官宦府邸的门第阶级。

古代铁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