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与南越、闽越的战争(公元前18~前110年)》真实记录与故事

西汉与南越、闽越的战争(公元前18~前110年)

汉武帝建元三年至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38年至前110年),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平定南越、闽越反叛的战争。

西汉之初,先后封无诸、赵佗和摇为闽越王、南越王和东瓯王。武帝建元三年,闽越攻东瓯(今浙江温州),东瓯王告急,武帝派严助发会稽(今江苏苏州)兵往救,闽越王退走。东瓯惧再受攻击,请求内迁,武帝将其族迁至江淮之间,东瓯划归会稽郡。六年(公元前135年),闽越又攻南越,汉军往援,未至而闽越王弟余善杀闽越王归汉。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相吕嘉反,杀欲亲汉的南越王赵兴,另立赵兴之兄建德为王,并将进入南越的汉军韩千秋部2,000人,全部击杀于国都南海(今广东广州)外40里处。武帝征发江淮南楼船士10万及夜郎国(今黔西北、滇东北及蜀南一带)兵,分四路进攻南越: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今江西南昌),下横浦(今广东北江东之浈水一说滃水);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县(今广东连州),下汇水(今连江);戈船将军严、下濑将军甲出零陵(今广西全州西南),下离水(今桂江)、苍梧(今广西梧州);驰义侯遣出巴郡(今重庆东北嘉陵江北岸),发夜郎兵下牂柯河,会攻南海。南越军防守横浦关(今广东南雄东)、阳山关(今广东阳山东北)、湟溪关(广东英德西南),凭险抗御。六年冬(年初),杨仆军沿湖汉水(今赣江)、彭水(今桃江)、横浦、秦水(今北江),未经横浦关,首先进入南越境内。攻破寻狭(今广东清远东北)、石门(今广东广州西北10千米),夺得南越粮船。路博德不俟兵员集中,先率千余楼船兵,沿湟水(今汇水)南下与杨仆军会师,进围南海,杨仆军在东南,路博德军在西北。黄昏后杨仆军纵火烧城,路博德军大力招降。战至天明,南越军除伤亡者外,大部投降。吕嘉、赵建德逃海上,被追击的汉军俘获。驰义侯被阻于且兰(今贵州黄平一带),戈船、下濑军未至,南越已平。

汉击南越时,东越王自请带8,000人配属汉军,但暗与南越联系,至揭阳(今广东揭阳西北)即停止观望。南越平后,见汉军屯东越边境不返,遂举兵反,攻杀武林(今江西余干北)等处汉军校尉数人。武帝出兵五路击东越: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今浙江余姚东南)由海上南下,戈船将军出若邪(今浙江绍兴东北),下濑将军出白沙(今江西鄱阳北),楼船将军击杀驻武宁南越守将后出武林,中尉王温舒出梅岭(今江西宁都东北),合击东越都城冶县(今福建福州)。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冬,各路先后入东越,繇王居股杀余善降,闽越亦平。至此,南越、闽越地区,均属汉朝。

亦称“枪”,用于直刺和扎挑的长柄格斗兵器,是中国古代军队中装备数量最多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冷兵器之一。

矛由矛头、矛柄(柲)和鐏组成,矛头由中空的“骹”与矛刃构成,骹的横剖面为环形,以便将矛头紧固地安装在柄上。矛刃一般有中脊,以增加强度,左右扩展为有侧刃的矛叶,并向前汇聚成矛尖。矛柄的末端装有铜制的鐏。

从商朝到战国时期,军队已经广泛使用青铜铸造的矛,只是在矛的形制上由阔叶铜矛发展为战国时的窄叶铜矛。矛柄的制作也更加精细,出现了积竹矜,即以木为芯,外缠竹皮,使矛柄更加坚韧而有弹性。到战国晚期,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铁矛逐渐取代了青铜矛,矛头的形体加大并更为锋利。西汉时期,骑兵完全取代了战车,矛成为马、步军的首选长兵器。专供骑兵使用的长矛称为“矟”或“槊”。据《释名》记载:“矛长丈八尺曰矟,马上所持”(长约4米)。直到唐朝,矟仍是官府禁止民间持有的兵器之一。宋元以后,尽管火器的应用对传统兵器产生了重大影响,但矛仍然是军队装备的主要兵器,直至清朝末期。

西汉铁矛及铜鐏

转射,汉代烽燧守器,嵌砌在坞墙上,通过能转动的射孔,可观察敌情并发射箭矢。内蒙古额济纳旗汉代甲渠侯官遗址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