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革裹尸边陲 战袍血染中原-乌拉街历史文化

马革裹尸边陲 战袍血染中原

中国古代哲人曰:正义之师乃是和平卫士,不义之师乃是千古罪人。

有清一代,凡战争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对内的、一种是对外的。前者是镇压,后者是敌御。前者是人民内部矛盾,后者是国与国之间的矛盾。

无论是总管的牲丁,还是协领的兵丁,无不存在身负双重苦役的史实。牲丁,原本是清朝统治者御用的劳夫。兵丁,原本是清朝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对于一个王朝而言,金戈铁马,戌边外御,捍卫国土;因战而死,死得其所,无可厚非。相对而言,镇压义举,马革裹尸,血染中原,则是不可理喻的事情。问题是,当今的“乌拉街人”,只知为祖先月食白银而自豪,不知为祖先死于非命而悲哀。这不能不说是件憾事!

一、北驻雅克萨 抗击老沙皇

后金天聪六年(1632),为皇太极临危受命的第七个年头。这一年,八旗汉军和八旗蒙古两大组织尚未增建。这一年,后金还没有更名为“清”。这一年,八旗满洲兵正值如火如荼地攻大明、打朝鲜。所以无暇东顾中俄边陲。这一年,沙皇俄国已在勒拿河畔上始建了雅库次克城,以此为据点,准备入侵中国了!

后金崇德八年(1643)冬,时雅库次克城城内驻了一百三十二名俄兵,悍然地越过外兴安岭之后,闯入了我精奇里江,杀人放火,强奸妇人,一次性活吞我达斡尔族同胞五十人。在人世间真的发生了“人吃人”的事情了。

清顺治元年(1644)春,这股俄兵又乘船从精奇里江驶下,途径多科屯后,闯入了我内河黑龙江。五年后,又越过外兴安岭,闯入了我呼玛(今黑龙江省呼玛县)境内的漠河对岸河口。一年后,占领了北岸上的雅克萨(今俄罗斯属阿尔巴津诺镇)地方,接之筑垒屯兵。这一年,一次性杀死我中国人六百六十一人,抢走妇女二百四十三人,儿童一百一十八人,合计一千零二十二人。这些妇女和儿童有去无归了!

清顺治九年(1652)农历二月间,驻防在宁古塔城的清军奉命围攻了乌扎拉村,首次向俄军开了第一枪,打死打伤敌军八十余人,击伤了俄军头目哈巴罗夫。一年后,沙俄进入了第一松花江准备沿江而上了!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农历五月间,康熙帝首巡吉林城时,就已针对性地做好了抗俄战事准备动员活动。是年农历九月十六日这一天,康熙作出了时驻宁古塔、吉林两城的八旗子弟兵计八十人,以及蒙古科尔沁部兵百人,同时开赴索伦、达斡尔地区,作好里应外合打援的战斗准备。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农历七月至十月间,命宁古塔、吉林两城的八旗子弟兵计三千人,分别从各地乘船驶向雅克萨城(今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兴安乡黑龙江北岸的俄罗斯加林达城)。宁古塔兵由牡丹江入松花江后,在折向黑龙江主道而逆行。吉林城兵则沿第二松花江而下入第一松花江后,至黑龙江下游时,再折向黑龙江上游。这一年,为了抗击罗刹,打牲乌拉城的八户猎丁,因而停猎整一年时间。在国难当头之时,采贡是小事,外御则是大事了!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农历六月间,吉林城内的水师营与乌拉城的牲丁兵合为一股,首次参加了中国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役。第二年,吉林、乌拉两城的八旗子弟兵,继续参加了抗俄自卫反击战役。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就是在这次战役之后签订的。

清咸丰五年(1855)农历二月间,为防止沙俄违约,卷土重来,又命吉林、乌拉两兵城三百人,乘战船十五只,从吉林城顺江而下,驻防第一松花江下游南岸三姓(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城。乌拉协领衙门除出兵一百五十人之外,还有委官十四人,领催十五人,俸官(管钱者)一人,实际乌拉城共出官兵计一百八十人。

清咸丰十年(1860)农历九月间,在乌拉协领兵员不足的情况下,从打牲衙门牲丁中抽出三百人,开往中俄边界线上的东海沿岸驻防,命乔扮下海打牲,行视察俄方之实。

二、西驻新疆 防俄平乱

当年八旗子弟兵被派驻新疆的目的有三:一是防范沙俄从西境卷土重来,二是平定以噶尔丹为首的反清分裂叛乱势力,三是平定以张格尔为首的降清叛军倒戈势力。前一种性质是对外抵御。后两种性质是反分裂、求一统。

当年乌拉兵丁(牲丁)驻疆地有三处:一是伊犁(今绥定市),二是巴里坤(今巴里坤哈萨克族自治县),三是乌里雅苏台(今乌苏县)。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9)农历二月十五日,调吉林城兵五百人,宁古塔城兵二千人,乌拉城牲丁五百人,三千兵丁合成一股,开往西疆地区筑造乌尔乌苏城(今乌苏县城),旨在防俄由西境入侵中国。与此同时,平定以蒙古准噶尔部上层分子噶尔丹为首的分裂叛乱武装势力。其中仅在伊犁城驻防和征剿的三年期间,三城官兵丁阵亡近半。

清雍正九年(1731)农历十二月四日,调盛京、索伦、吉林、乌拉四城兵,火速赴扎克拜达里(今富蕴县扎河坝)开战。

清雍正十三年(1735)农历六月十九日,调吉林、乌拉两城兵三千人,火速赶乌里雅苏台开战。

清乾隆元年(1736)农历九月二十五日,调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牲丁一千人,编成十个佐领作战单元,外加上协领、防御、领催、骁骑校、弓匠和铁匠开往巴里坤参战。为什么急派牲丁充军参战?因为这一年,乌拉协领衙门已经是空无一兵了!

清光绪四年(1878)农历正月间,调吉林、乌拉两城兵驻防于伊犁城。乌拉兵,均为由丁改成兵的。六年(1880),以张格尔为首的叛军已进入了喀什噶尔城(今喀什市)。此时,驻防于伊犁城的吉林、乌拉两城兵在新疆地方兵协助下,活捉了首犯张格尔,一场分裂民族,分裂国土的颠覆阴谋行径最终破灭了!

据不完全统计,当年阵亡于西疆的乌拉兵(牲丁)计九人。他们的名字、旗别、身份、阵亡地址简介如下:

郭全,佛满洲整黄旗人,官至协领衙门防御,委(副)参领。1775年,阵亡于伊犁城。

德升阿,佛满洲整黄旗人,官至协领衙门防御、委(副)营总。1775年,阵亡于伊犁城。

永福,佛满洲整黄旗人,披甲(六品),阵亡于伊宁奎屯卡伦。

全升,佛满洲人,官至记名副都统衔的乌拉佐领,阵亡于库尔喀拉乌苏城。

常明,佛满洲人,官至乌拉佐领,委(副)营总,阵亡于乌鲁木齐“济木萨之役”。

禄昌,佛满洲整白旗人,官至委(副)参领,阵亡于伊犁城。

什成,汉军镶白旗人,官至骁骑校衔披甲,阵亡于玛纳斯城(今石河子市近东)。

德克德恩,汉军镶白旗人,披甲(蓝翎),阵亡于玛纳斯城(今石河子市近东)。

双亮,佛满洲镶红旗人,披甲(蓝翎),阵亡于玛纳斯城(今石河子市近东)。

三、西驻西藏 平定叛乱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英国殖民者在亡我之心不死的前提下,唆使尼泊尔王国的统战者廓尔喀,与中国境内的西藏大封建主舍玛尔巴地方武装势力相勾结,在扎什伦布寺一带行抢占掠夺活动。至此,调吉林、乌拉两城官兵一千人,开赴西藏(今日喀则县城)与当地藏民一道,粉碎了这股境外反华势力的政治阴谋行径。

四、东驻海参崴 防御老沙皇

海参崴(今名“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城”),原本是满族先民的故乡。清咸丰十年(1860),已被腐败无能的清王朝赠给了沙俄帝国。

清光绪六年(1880),调乌拉协领兵七百零二人,打牲总管衙门牲丁一百四十五人,打牲乌拉闲散牲丁(未造册者)六百五十三人,合计一千五百人,开往海参崴对过的“扯”字碑附近修筑军事工事,一并驻防三年整。实际上,此举是无用之举。

五、北驻库伦城 防范老沙皇

库伦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市,本系中国的疆土版国,是中华民国出让给沙俄后独立的。

清光绪七年(1881)农历二月间,调吉林、乌拉两城兵一百二十八人,与他地的官兵同驻库伦城,以防老羌北侵。在驻防三年期间里,因水土不服,气候不适而染病近半数之多。

需要说明的是,所有的青丁均尚未成婚,提前患上了生殖器官縻乱症,所以回家后因丧失了生育能力而变成了“太监”!“披甲者无嗣”由此而来。

六、从龙入关 征战南明

大明王朝于公元1644年终灭后,随即由福王朱由崧于公元1645年续建了“南明”政权,与大清王朝抗衡血战。截至公元1648年灭亡,历经朱由崧(福王)、朱聿建(唐王)、朱聿、朱以海(鲁王)、朱由榔(桂王、永明王)、朱常清(淮王)等五王六人,存世四年。其中重臣宿将是:张煌言(1620—1664)、何腾蛟(1592—1649)、塔胤锡(1601—1649)、瞿式耜(1590—1650)、文安之(?—1659)、钱肃乐(1606—1648)、吴易(?—1646)、陈子龙(1608—1647)、夏完淳(1621—1647)、郑芝龙(?—1661)、郑成功(1624—1662,郑芝龙之子)、张名振(?—1655)、阎应元(?—1645)、陈明遇(?—1645)、黄淳耀(1605—1645)、侯峒曾(1591—1645)、金声(1598—1645)、马士英(约1591—1646)、李成栋(?—1649)等二十余人。

据《打牲乌拉地方乡土志》(祠祀)记载,有十七人阵亡于上述内战之中。他们的名字、旗别、阵亡地和恤称简介如下:

萨穆哈,索绰罗氏(索姓),佛满洲镶白旗人,已知阵亡于广东省新会县县城,恤称为“云骑尉”。

达尔汉,乌拉那拉氏(赵姓),佛满洲整白旗人,于1644年阵亡,恤为“二等轻车都尉”。

刚阿达,檀木查氏(塔穆察氏,塔姓),佛满洲整蓝旗人,于1650年阵亡,恤称为“骑都尉”。

阿布代,乌拉那拉氏(赵姓),佛满洲镶白旗人,于1650年阵亡,恤称为“骑都尉”。

哈尔哈济,瓜尔佳氏(关姓),佛满洲镶蓝旗人,于1652年阵亡,恤称为“轻车都尉”。

汤古善,伊尔根觉罗氏(赵姓)。佛满洲整白旗人,于1652年阵亡,恤称为“一等轻车都尉”。

喀喀齐,瓜尔佳氏(关姓),佛满洲镶黄旗人,于1652年阵亡,恤称为“轻车都尉”。

邬赫,瓜尔佳氏(关姓,喀喀齐之弟),佛满洲镶黄旗人,于1654年阵亡,恤称为“二等轻车都尉”。

纠多,鲁布里氏(鲁姓),佛满洲镶红旗人,于1656年阵亡,恤称为“骑都尉”。

额尔特,伊拉礼氏(伊、苏姓),佛满洲镶白旗人,于1657年阵亡。

拜库达,乌喇那拉氏(赵姓),佛满洲整白旗人,于1657年阵亡。

多克队,克勒德氏(克尔德氏,隋姓),佛满洲镶白旗人,于1658南阵亡,恤称为“云骑尉”。

囊武岱,索绰罗氏(索姓),佛满洲镶白旗人,于1658年阵亡,恤称为“云骑尉”。

郭和齐,舒穆鲁氏(舒穆禄氏,徐姓),佛满洲镶白旗人,于1658年阵亡,恤称为“云骑尉”。

库尼雅,于1664年阵亡茅麓山,恤为“骑都尉”。

阿哈里,索绰罗氏(索姓),佛满洲镶白旗人,官至军校,于1676年阵亡于“秦州之役”。

翁爱,吴尔达氏(乌尔达氏,邸姓),佛满洲镶白旗人,官至军校,于1776年阵亡于“彝陵城之役”。

七、出兵闽蜀滇 削剿平“三藩”

三藩,一指吴三桂(平西王,今辽宁辽阳人),二指耿仲明(靖南王,今辽宁辽阳人),三指尚可喜(平南王,今辽宁辽阳人)。上述三人中,包括吴三桂的孙子吴世蟠,耿仲明的孙子耿精忠,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他们既是因降而收编为陈汉军之人,又是因功明立功而授封为王之人。

自清顺治元年(1644)封王后,率汉军清兵镇剿四川、陕西反清抗清农民起义势力,手握重兵,分驻边陲。

清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在云南举兵反水叛清,自封“周王”,与大清分庭抗礼!这一年的元月六日,调吉林、乌拉两城兵七百人,开赴云南平定乱局,迫使吴三桂外逃湖南。五年后,客死于湖南衡阳城。尚之信和耿精忠二人,也都积极地参与了这场叛清复明军事行动。未几,尚之信因忧急而死,耿精忠因被擒而处死。

需要指出的是,在乌拉街几多佛满洲世家中,迄今还流传着“小云南”一说。言外之意,“他们祖先是从小云南来的”。此语荒谬绝伦。因为小云南不是满族发祥地。事情的起因是乌拉城的满洲八旗兵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平定“三藩之乱”后,又将“藩兵”押解回东北地区,以便重新安置差事。由云南途经山东、河北、辽宁、吉林城,时间长达五年整,所以又称山东为“小云南”了!其实真正的“小云南”一说,指的是今贵州省遵义市。

有人会问:“三藩”之兵都哪里去了?答案是:一部分被安置到东北驿站充当了站丁,一部分被安置到东北边台(柳条边)充当了台丁,一部分被安置到吉林、黑龙江水师营充当了水兵。他们当中,还包括回民的“藤子兵”。多数人的子孙,今天已自愿地加入了满族行列。

据《吉林通志》卷110,云骑尉条记载,乌拉兵阵亡于“三藩之役”者计五人。他们的名字、旗别、身份和阵亡地简介如下:

穆喜,乌拉那拉氏(那姓),佛满洲镶黄旗人,于1682年阵亡于四川,恤称为“云骑尉”。

禅聘,瓜尔佳氏(关姓),佛满洲整蓝旗人,于1682年阵亡云南,恤称为“骑都尉”。

鄂黑玛库,瓜尔佳氏(关姓)。佛满洲整蓝旗人,于1682年阵亡于福建厦门。

乌雅玛库,佛满洲人,于1682年阵亡于云南金州(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境内)。

达崇阿,佛满洲人,官至三姓(依兰)副都统,于1682年阵亡于四川金川。

八、出兵蜀甘宁 剿藏回义举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农历六月间,调吉林城鸟枪营马队一千人,乌拉骑兵数百人,合为一股,开往大金川(今金川县)、小金川(今小金川)地区,镇压以萨罗奇为首的四川境内地方土司反清武装起义势力。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调吉林城鸟抢营马队,乌拉步兵,合为一股,开往甘肃镇剿回民反清武装起义势力。

据史料记载,仅乌拉步兵在甘肃一地就阵亡一人。该人的名字、旗别、身份情况如下:

忠泰,佛满洲整黄旗人,官至委(副)前锋参领,于1777年阵亡于甘肃征战中。

九、出兵陕豫皖 镇压白莲教

清嘉庆二年(1797),调吉林、乌拉两城骑兵马队一千人,分赴陕西、四川、湖北三地,镇压白莲教反清义举势力。其中乌拉协领兵俘杀了罗其清、冷天禄二首领。

据《吉林通志》卷110,云骑尉条记载,共有十二人阵亡于白莲教围歼战役之中。他们的名字、旗别、身份和阵亡地简介如下:

喜顺,佛满洲镶白旗人,花翎披甲,阵亡于陕西定边(今定边县)。

春桂,佛满洲整白旗人,官至乌拉协领(记名副都统衔),阵亡于安徽定远(今定远县)。

阔凌阿,佛满洲镶白旗人,披甲(六品),阵亡于安徽。

清安,佛满洲镶白旗人,官至委(副)防御,阵亡于河南鄂陵城(今鄂陵县城)。

和升阿,佛满洲镶白旗人,蓝翎委(副)防御,阵亡于河南汝安府(今汝安县城)。

成安,佛满洲镶蓝旗人,官至蓝翎披甲,阵亡于河南某地。

喜顺,佛满洲镶红旗人,官至六品顶戴委官,阵亡于河南某地。

常魁,汉军整蓝旗人,官至骁骑校,阵亡于河南某地。

依凌阿,佛满洲镶黄旗人,官至领催、委(副)防御,阵亡于河南某地。

荣林,佛满洲镶黄旗人,六品披甲,阵亡于河南某地。

富祥,佛满洲镶黄旗人,蓝翎披甲,阵亡于河南某地。

富贵,汉军整红旗人,蓝翎披甲,阵亡于归德府(今河南省商丘县城)。

十、出兵贵州 镇压苗民

清乾隆六十年(1795),调吉林,乌拉两城骑兵一千人,镇压贵州苗民反清义举势力。

十一、出兵鄂赣皖 镇压太平军

清文宗咸丰帝初登基之际,就遇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接之是捻军又在起事,大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势。

清同治元年(1862),调乌拉协领骑兵五百人,出兵湖北,参与镇剿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同治三年(1864),又征调乌拉协领骑兵五百人,出兵湖北,参加镇压太平军起义运动。

据不完全统计,咸丰年间乌拉兵仅在湖北一地就阵于十三人之多。要知道当年的乌拉骑兵不完全是兵,还包括临阵磨枪的牲丁。他们的名字、旗别、身份和阵亡地简介如下:

永春,佛满洲镶黄旗人,官至骁骑校,阵亡于广济城(今湖北广济县城)。

尔登阿,佛满洲镶黄旗人,牲丁(蓝翎),阵亡于广济城(今湖北广济县城)。

利成,佛满洲整白旗人,牲丁(蓝翎),阵亡于广济城(今湖北广济县城)。

德胜,佛满洲整白旗人,官至领催(蓝翎),阵亡于广济城(今湖北广济县城)。

万良,佛满洲整蓝旗人,官至七品委(副)防御,阵亡于云梦城(今湖北云梦县城)。

富凌阿,佛满洲整蓝旗人,官至委(副)参领,阵亡于湖北云梦城。战后,恤称为“云骑尉”。

永安,佛满洲整黄旗人,官至委(副)骁骑校,阵亡于湖北某地。

寿全,佛满洲整红旗人,披甲(花翎),阵亡于广济城(今湖北广济县城)。

巴音保,汉军整白旗人,牲丁(蓝翎),阵亡于浠水城(今湖北浠水县城)。

春福,汉军整红旗人,披甲(七品顶戴),阵亡于云梦城(今湖北云梦县城)。

来有,汉军镶黄旗人,披甲(五品蓝翎),阵亡于广济城(今湖北广济县城)。

德全,汉军镶黄旗人,牲丁(蓝翎),阵亡于广济城(今湖北广济县城)。

富昌,汉军镶黄人,官至骁骑校(蓝翎),阵亡于应山城(今湖北应山市城)。

十二、出兵鲁地 镇压捻军

清同治六年(1867)农历六月间,在乌拉协领无兵可出的情况下,只调骑兵五十六人,出兵山东半岛参加镇压捻军起义势力。

据史料记载,仅在征剿捻军期间,乌拉骑兵就阵亡十三人,接近四比一。他们的名字,旗属、身份和阵亡地如下:

佛勒,佛满洲镶黄旗人,披甲(蓝翎),阵亡于曹州城(今山东菏泽县城)。

依勒通阿,佛满洲镶黄旗人,官至领催(蓝翎),阵亡于曹州城(今山东菏泽县城)。

乌勒喜,佛满洲镶黄旗人,披甲(蓝翎),阵亡于曹州城(今山东菏泽县城)。

富常阿,佛满洲整黄旗人,官至委(副)参领,阵亡于济宁州府(今山东济宁市城)。亡后,恤称为“云骑尉”。

富勒通阿,佛满洲整白旗人,披甲(蓝翎),阵亡于东平州府(今山东东平县城)。

穆成,佛满洲镶白旗人,官至委官,阵亡于高唐州府(今山东高唐县城)。

富勒通阿,佛满洲镶红旗人,官至委(副)防御(蓝翎),阵亡于峰县城(今山东枣庄市旧峰县城)。

春禄,佛满洲镶蓝旗人,披甲(花翎),阵亡于曹州府(今山东菏泽县城)。

格通阿,佛满洲镶蓝旗人,披甲(蓝翎),阵亡于曹州府(今山东菏泽县城)。

常青,佛满洲整蓝旗人,官至委官,阵亡于山东某地。

倭新佈,佛满洲镶红旗人,官至委(副)参领(蓝翎),阵亡于山东某地。

富克锦,汉军镶白旗人,官至委(副)参领(八品),阵亡于峰城(今山东枣庄市旧峰县城)。

乌勒兴额,汉军镶黄旗人,官至委(副)防御,阵亡于冠城(今山东冠县县城)。

除上述以外,还分别因参军参战阵亡于河北、江苏两地计五十五人。遗憾的是,不知亡于捻军、白莲教、太平天国哪一桩事为了方便与各个世族家谱对号入座,一并简介如下:

佛满洲镶黄旗三人。他们是:

扎隆阿,披甲(六品),阵亡于江苏省六合县县城。

托精阿,官至委(副)防御,阵亡于江苏省六合县县城。

德隆阿,披甲(五品蓝翎),阵亡于江南浦口(今江苏省江浦县浦口镇)。

佛满洲整黄旗五人。他们是:

永全,官至委(副)骁骑校,阵亡于河北省某地。

多明阿,官至佐领(蓝翎),阵亡于河北省某地。

全升,披甲(六品),阵亡于江苏省丹阳县县城。

吉升阿,披甲(蓝翎),阵亡于江苏省丹阳县县城。

富魁,官至委(副)笔帖式(六品,今九台市胡家乡小韩村石姓第六支七世祖),阵亡于江苏省江浦县浦口镇。

佛满洲整白旗七人。他们是:

德胜,披甲(蓝翎),阵亡于江苏省六合县县城。

阿那库,官至委(副)防御(蓝翎),阵亡于江苏省江浦县浦口镇。

倭新布,披甲(六品),阵亡于江苏省江浦县浦口镇。

连升,官至骁骑校,阵亡于江苏省丹阳县县城。

奇策布,披甲(六品),阵亡于江苏省江浦县浦口镇。

托云,披甲(蓝翎),阵亡于江苏省江浦县浦口镇。

兴安,官至委官,阵亡于徐州府(今江苏省徐州市城)。

佛满洲镶白旗二人。他们是:

德克锦,披甲(六品),阵亡于江苏省江浦县浦口镇。

双全,官至防御,委(副)参领,阵亡于河北省某地。

佛满洲镶蓝旗六人。他们是:

舒春泰,披甲(六品),阵亡于江苏省丹阳县县城。

文龄,官至委(副)骁骑校,阵亡于江苏省丹阳县县城。

德克锦,官至委(副)防御(蓝翎),阵亡于江苏省六合县县城。

多伦保,官至领催(六品),阵亡于江苏省江浦县浦口镇。

常顺,披甲(六品),阵亡于江苏省江浦县浦口镇。

永亮,官至委官,阵亡于河北省某地。

佛满洲整蓝旗四人。他们是:

喜禄,官至委(副)骁骑校(蓝翎),阵亡于扬州城(今江苏省扬州市城)。

常升,披甲(六品),阵亡于江苏省六合县县城。

德楞阿,披甲(蓝翎),阵亡于江苏省六合县县城。

莫勒根,披甲(六品),阵亡于江苏省江浦县浦口镇。

佛满洲镶红旗六人。他们是:

富音佈,官至委官,阵亡于江苏省六合县县城。

胜春,披甲(六品),阵亡于江苏省六合县县城。

来顺,披甲(六品),阵亡于江苏省六合县县城。

西拉布,官至领催(六品),阵亡于江苏省江浦县浦口镇。

忠喜,官至委(副)骁骑校(蓝翎),阵亡于江苏省江浦县浦口镇。

全成,官至委官,阵亡于江苏省江浦县浦口镇。

佛满洲整红旗三人。他们是:

喜成,官至委官,阵亡于河北省某地。

萨凌阿,官至委(副)防御,阵亡于江苏省六合县县城。

乌凌阿,官至委(副)防御,阵亡于江苏省江浦县浦口镇。

汉军镶黄旗三人。他们是:

德显,披甲(蓝翎),阵亡于江苏省江浦县浦口镇。

庆寿,官至领催(蓝翎),阵亡于江苏省六合县县城。

禄祥,官至领催(蓝翎),阵亡于江苏省六合县县城。

汉军整红旗七人。他们是:

永山,官至骁骑校,委(副)参领,阵亡于江苏省六合县县城。

贵昌,官至委官,阵亡于江苏省六合县县城。

吉兰保,披甲(六品蓝翎),阵亡于江苏省六合县县城。

贵凌,官至委(副)笔帖式(六品),阵亡于江苏省六合县县城。

春福,官至委官,阵亡于河北省某地。

郭尔明阿,披甲(六品顶戴),阵亡于河北省某地。

占禄,官至委官,阵亡于江苏省某地。

汉军镶红旗三人。他们是:

舒青阿,官至委(副)防御(花翎),阵亡于江苏省六合县县城。

庆春,披甲(蓝翎),阵亡于江苏省六合县县城。

常升,披甲(六品),阵亡于江苏省六合县县城。

汉军整蓝旗六人。他们是:

安寿,官至委(副)骁骑校,阵亡于江苏省江浦县浦口镇。

喜朗阿,官至委(副)骁骑校,阵亡于江苏省江浦县浦口镇。

乌勒兴阿,披甲(蓝翎),阵亡于江苏省六合县县城。

和龙,披甲(六品),阵亡于江苏省江浦县浦口镇。

安禄,披甲(蓝翎),阵亡于江苏省江浦县浦口镇。

额勒经额,官至防御,委(副)参领,阵亡于江苏省丹阳县县城。

需要说明的是,在驻新疆阵亡九人当中,汉军占二人。在征明阵亡十七人当中,没有汉军人。在削藩阵亡五人当中,没有汉军人。在征白莲教阵亡十三人当中,只有汉军一人。在征太平天国阵亡十三人当中,汉军占四人。在征捻军阵亡十三人当中,汉军占二人。汉军人的阵亡数不足满洲人总数的百分之二十八,两者无法成正比。

后金时期的阵亡人数,不在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