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馆
位于市区莲社路,建于1954年,馆名系郭沫若所书。它是全国陶瓷专业博物馆之一,展地面积3300平方米,展出了景德镇历史名瓷、瓷片和1949年以来的优秀代表作共3000多件,被誉为“陶瓷之宫”。陈列分6部分:历史之部、民间青花古瓷片室、新中国之部、获奖作品室、名人名作室、仿古瓷室。历史之部以朝代为序,展出了从五代至民国时期的古瓷300多件。有五代时的青釉瓷和白釉瓷、宋代的影青瓷。元代的青花、釉里红以及印有“枢府”铭文的卵白釉瓷。明代的青花、颜色釉、五彩瓷。清代的青花、玲珑、颜色釉、古彩、粉彩瓷。民国时期的青花、古彩、粉彩瓷。民间青花古瓷片室展出了景德镇出土的元、明、清民间青花瓷片数百件。新中国之部按瓷器类别陈列,有釉上彩瓷、颜色釉瓷、釉下彩瓷、瓷雕四个展室。获奖作品室展出了在国际国内评选活动中的获奖作品,如获得国际金奖的青花梧桐餐具、青花玲珑餐具等。名人名作室陈列了当代瓷都许多名人的佳作。仿古瓷室以“泥宝斋”书称,专门陈列各类仿古精品。
〔现代散文〕 来到瓷都,陶瓷馆不可不去。这里集历代名瓷,述千年历史,不愧是“陶瓷之宫”。
进入陶瓷馆的陈列室,展现在你面前的瓷器琳琅满目,珠光宝气,千姿百态,色彩缤纷。使人恍如堕入一个瓷器世界。这里有从五代至民国各个时期富有代表性的古瓷,也有解放后创作出来的各类优秀作品。
古瓷陈列于历史之部各展室,以年代为序,便于人们了解景德镇瓷业的发展历程。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景德镇瓷器是公元907——960年的五代时期的产品。展出的蟹壳青瓷碗和白釉告诉我们,那时的瓷器是单一颜色,没有纹饰。碗内还有一圈似瓜子壳大小的痕迹,这是采用“支钉叠烧”工艺留下来的。瓷器略显粗糙,工艺较原始。
至宋代,瓷器大有改观,展橱内的影青瓷,釉色淡青,体薄透光,外形规整,品种多样。釉下饰有刀法流畅的刻制花纹或精细的印制花纹,单色釉瓷有了釉下装饰,美感大为增强。
面对元代瓷器展橱,人们容易看出,这时景德镇的制瓷技艺取得了重大突破,青花使瓷器装饰开始跨入彩绘新天地而大放异彩,同时还创造了釉里红和枢府釉等新品种,乳浊色的枢府釉与瓷胎结合紧密,既不开片、又不剥落,外表似有无数鱼鳞状裂纹,耐人寻味。展橱内有一大青花瓷瓶,在小口短颈的衬托下,显得端庄、凝重;线条饱满有力,给人以雄健、敦厚的感觉。因为它口小仅能插梅枝,故得名“梅瓶”。其实它并不是真的用来插梅花的,而是用来装酒的。
步入明代瓷器展室,争奇斗艳的珍品告诉人们,这时景德镇的瓷业呈一派繁荣兴盛的景象,制瓷技艺已具有很高造诣。青花瓷更加完美,釉上五彩创制成功,鲜红的铜红釉瓷可与红宝石媲美。大瓷盘、大龙缸端坐在展橱内。参观过北京十三陵的人都知道,景德镇专为皇宫制造的大龙缸,曾是皇帝的陪葬品,用于盛油点燃墓穴内的长明灯。
清代瓷器是陶瓷馆古瓷展中最丰富的部分,足足占了两个大展室。清朝,景德镇瓷器这一“火的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水墨画的技巧被青花艺人借鉴,青分五色,浓淡相间,画面立体感强,生动感人。古彩、粉彩、玲珑相继问世,颜色釉瓷新品种不断出现,为陶瓷艺术宝库中增添了许多多瑰宝。
1949年以后,景德镇的制瓷业空前繁荣,陶瓷馆大量的新作是最好的佐证。
在釉上彩瓷展室,五光十色的粉彩瓷令人目不暇接。自然,你会在薄胎瓷橱前长时间伫足。薄胎皮灯,灯光透过灯罩,柔和宜人,灯罩上碧波荡漾,小鱼欢快地潜游,简直活了!什么是“薄如纸”?在这时可真正体会到。何为优美的造型?这里也可叫你一饱眼福,至于生动的画面,更会叫你赞叹不已。
在颜色釉瓷展室,你会体会到“万紫千红皆釉色”的真正涵义。“自然界有什么色彩,瓷工就能烧制什么色彩。”此话不算夸张。凤凰衣釉、虎斑釉、金星绿、火焰红、茶叶末、孔雀绿、湖水绿、天青釉等等,呼其名,观其物,无不形似、色似、神似。
有一种花瓶,口部淡红,腹部乌黑闪亮的釉面上,均布三条长园形鲜红颜色,颜色接洽部散射黄、青、绿等色调,宛如三颗太阳喷薄而出。这就叫“三阳开泰”,寓意“三阳开泰运,五福转新机”。
似牡丹之娇艳,红中泛绿,又如佳人酒后,脸带桃红。人称“美人醉”,真可谓“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
釉下彩瓷是在坯胎上描绘纹样,上釉后再入窑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在坯胎上绘画时,有的是用单色的泥浆作“颜料”,画时没有效果,只有在高温烧成后,画面才显现出来。更难的是那“泥浆”在高温下还会流动,至于如何流动,艺术家在作画时必须事先考虑到。这就要求他不仅有很高的艺术修养,而且要熟谙原料的颜色变化和流动规律。展橱内的桂林山水花瓶,堪称一件难得的杰作,桂林山水在瓷瓶上重现,宛如把人带到漓江之滨,充分体现了作者的高超技艺。
青花玲珑瓷是又一种人见人爱的釉下彩瓷,其妙处是用“幽静雅致,玲珑剔透”的“点”来装饰瓷器。看那玲珑皮灯,大小不同的“点”巧妙地组合成蝴蝶和花草图案,趣味盎然,清新明快。
参观陶瓷馆,领略千年瓷器风韵,既有一种艺术享受的满足,也有一连串的问号,发人深思,令人回味。
(余乐鸿)
[民间文学] 清康熙年间,景德镇的老鼠又多又大,大者身长竟有一尺许。猫儿见了不但不敢碰,而且吓得四处逃窜。老鼠猖獗,到处祸民,咬破衣服、家具事小,甚至把婴儿的耳朵和鼻子当“零食”吃。
老百姓想了很多办法捕鼠,都无济于事。没法,只好跑到县衙去告老鼠,县太爷接到状子后,便在镇上张贴告示,告示说:“如若何人能将全镇的老鼠灭尽,本衙赏赐白银一千两。”
当时,镇上有个瓷塑艺人叫迟镇曙,他脑子灵活,技艺高超。他想,如今猫怕老鼠,原因是猫儿没有老鼠大,如果塑制出比老鼠还要大的瓷猫来,兴许可以“镇”住老鼠。于是他捧出一大坨瓷泥,精心地塑制出一只老大的瓷猫。这瓷猫的头内、体内全是空的,头里可以点一盏小灯;猫的眼睛也是空的,灯光能从两眼里射出;猫的屁股上被挖了一个洞,空气从洞口流入猫体后,便吹得火苗忽闪忽闪,活象真猫在眨眼!在猫的形态上,迟镇曙也费了不少脑筋,他把瓷猫塑成张牙舞爪的姿势。为了给瓷猫披上一层逼真的“外衣”,迟师傅又在它的通身施了一层特制的色釉,经烈火烧炼后,猫的表皮显得毛茸茸的,就同真猫一模一样。
为考核这瓷猫的“本领”,迟镇曙将瓷猫放在自己家里先作试验。说来也真“神”,那些出洞觅食的大老鼠,一见两眼怒瞪、张牙舞爪的大“猫”,吓得魂不附体,赶紧缩回洞去。
迟镇曙速将瓷猫送到县衙,县太爷也在县衙中作了试验,果然灵!第二天,他下令全镇大小窑户,统按迟师傅塑制的瓷猫模样,大量烧制瓷猫。一时间,全镇家家户户在所有的老鼠洞边都放上了这种瓷猫,不管老鼠从哪个洞口钻出,都会被“把守”在洞口的瓷猫吓回洞中。这样,没过多久,镇上的老鼠几乎都活活饿死在洞里了。
直到今天,镇上有的居民家里还存有当年这种会“扑”鼠的瓷猫哩!
(冯鸣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