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沉帝王梦·京郊之旅·碧云寺·西山诸寺之冠

沉沉帝王梦·京郊之旅·碧云寺·西山诸寺之冠

西山东麓的碧云寺,向有“西山诸寺之冠”的美名。明人王汝骥《碧云寺》诗云:“西山台殿数百十,侈丽无过碧云寺。”该寺建于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689),原名碧云庵,相传是元代名臣耶律楚材的后裔阿勒弥舍宅而建,占地4公顷。明正德年间太监于经又把它开拓为寺,俗称“于公寺”。清乾隆十三年(1718)予以扩建,增罗汉堂和金刚宝座塔。1954年又重盖孙中山纪念堂。

全寺坐西朝东,从山门到寺顶,依山势建有六进院落,各有特色。殿堂层叠有致,掩映于松柏槐柳之中,雄伟壮观。寺院分三轴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殿、弥勒殿、菩萨殿、大雄宝殿、中山堂、金刚宝座塔;北轴线前为含青斋,后为水泉院;南轴线为罗汉堂和藏经阁等建筑。因而,该寺结构别致,是依山寺院建筑的佼佼者;寺内雕刻精美,是我国美术史上的精品。

天王殿内有铜铸弥勒佛像一尊,乃是明代遗物,形态浑厚。这进院落有清可见底的鱼池,还有古老的娑罗树、白皮檀、银杏等花木,幽雅深邃。

天王殿入内为第二进院落,是全寺的主体。殿为明代木结构建筑,院中古柏环立。主殿内有释迦牟尼及其弟子塑像,并有唐玄奘取经故事泥塑,均极精美。

第三进院落以菩萨殿为主体,两组廊庑已毁。

第四进院落由后殿及周围配殿组成,布局整齐幽静,现为孙中山先生纪念堂,殿后有金刚宝座塔。

寺南院主要建筑是罗汉堂。北跨院有水泉院,清泉从石缝中流出,集聚池中,池周围点缀着山石、亭台,幽桥横池,松柏蔽天,景色清幽,别有洞天。

青山有幸埋忠骨

当初以“佞幸得宠”的御马太监于经,扩建了碧云寺,“所费以万万计”,并在寺后修了生圹,以备死后葬身。嘉靖初,于经下狱死。明天启三年(1623)太监魏忠贤“本于经旧墓道”,修了自己的墓,规模更大,据载墓前“翁仲石麟羊虎森列,抉闻皆以白玉石为之,雕刻精巧”。结果他于崇祯初被戳死徙族。二奸生前均拟葬此,结果都不得好死,不得葬此,有人说“岂名山有灵不为奸臣藏魄耶”!

然而,青山有幸埋忠骨,1925年3月12日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在京逝世,曾停柩于寺后金刚宝座塔。1929年灵柩南迁,又封葬孙先生衣物于塔内,此塔遂成孙先生衣冠冢。

金刚宝座塔位于碧云寺后院,通高34.7米,全用汉白玉制成。塔座方形,正中开券洞,左右有石级到塔座顶。座上共有八座塔,石级出口处是一个屋形方塔,前方左右各有两座圆形喇嘛塔,后有五座密檐方塔:中央一座,四角各一座。整个金刚宝座塔刻满精致的浮雕,均按西藏传统式样雕刻。所谓金刚座,是指释迦牟尼悟道成佛的座处,这是佛教密宗的说法。西藏喇嘛教与密教系统渊源深厚,所以金刚宝座塔一般建在喇嘛教寺院里。

葬孙中山衣物于此后,胡汉民隶书“总理衣冠冢”刻石于此,此石现仍立于座前。

金刚宝座塔前大殿就是孙中山纪念堂。1949年前堂内只有孙中山先生遗像和几个花圈,1954年修缮充实,才有现在的规模。

走进纪念堂大门,迎面就是孙中山半身塑像。右停空棺一具,外为铜质,内为玻璃,是苏联政府所赠。因它在孙先生入殓半月后才运到,未及采用,却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纪念品。堂左陈列先生的遗墨和遗著。堂壁嵌汉白玉石,上刻“孙中山致苏联书”。纪念堂两侧有两个展览室,第一室陈列孙中山早年照片,第二室陈列他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斗争的照片,包括亲自指挥战斗的照片。

孙中山灵柩在此时及衣冠冢建立后,护灵主官一直是孙先生卫士谭惠全。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退出华北,他完全断绝了生活来源,但他绝不擅离职守,生活无着,就打发妻子进城做佣人。所以八年抗战下来,碧云寺衣冠冢、苏联赠棺均安然无恙。1949年柳亚子恭谒孙中山灵堂,赠诗与谭惠全:“三矢廉颇思用赵,七襄织锦总成章。”把谭老先生比成一心事赵的廉颇,其言甚为恰当。

柳亚子曾多次拜谒孙中山灵堂,挥泪写下不少诗篇。1934年谒陵后作谒灵诗六首,其一云:“古刹巍然见碧云,衣冠灵爽妥斯坟。三民衣钵何人继,空遣头衔国父尊。”又有一首提到:“沧海桑田事渺茫,十年前此谒灵堂。”可见孙中山逝世那年他就来拜谒过。1949年,柳亚子与毛泽东同谒孙中山陵,写诗记哀:“主义三民我讵忘,新民共产接青黄。百年名世洪天国,一化牢愁盛孝章。杜默王昙蠃痛哭,鲁阳夸父费评量。终怜友党传衣帛,一恸昭陵泪满江。”

在台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曾作诗:“破碎山河期再造,凋零师友记同游;中山陵树年年老,扫墓于郎已白头。”“于郎”已白头,山河仍期再造,记起当日师友同谒中山陵,不由慨叹。何香凝老人闻是诗,和曰:“锦绣河山无限好,碧云寺畔乐同游。驱除美寇同仇忾,何事哀伤叹白头。”林伯渠读了此二诗,又和:“不怕扫墓人白头,中山陵树绿悠悠。当年黄埔分明在,风雨同舟忆旧游。”海峡两岸同样崇敬衣冠冢,同样盼望祖国统一。碧云寺内中山陵,牵动两岸多少心!

应真五百证功果

南院的罗汉堂,是碧云寺的一大特色。该堂仿杭州净慈寺罗汉堂形制,呈田字形平面,中有四个小天井,罗汉依田字按顺序排列,不仅采光良好,且无拥挤之感,可见其结构巧妙合理。堂内雕像均为木质,共有五百罗汉、七尊佛像加一个济公。

罗汉堂的中心是三世佛,即佛的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种形态。又有说是洁身佛(毗卢遮那佛),表绝对真理就是佛身;报身佛(卢舍那佛),表得到了绝对真理而享受到佛境快乐的智慧是佛身;应身佛(释迦牟尼佛),表示教化众生的佛身。三者是释迦牟尼不同的佛身。

罗汉堂四面通道各立佛像。东边为护法神将韦驮,他是南方增长天王的八神将之一,是四天王三十二神将之首,佛教用为护法神,相传有异教徒谋夺佛舍利,被韦驮用宝杵打败,夺回佛宝。西边为地藏菩萨,菩萨意为“发大心的人”,在佛果位中仅次于佛,地藏的意思是“安忍如大地,静虑如秘藏”。地藏菩萨发誓要把众生从轮回中拯救出来后方成佛,深得教徒敬仰。北边为疯僧,相传就是在杭州灵隐寺用双关语揭露南宋奸臣秦桧陷害岳飞阴谋的那疯和尚。秦桧听了他的话后胆战心惊,不久患毒疮身亡。后人认为这位疯和尚定是金身罗汉下凡。“疯僧”可谓“其貌不扬”,细察有嘴歪、眼斜、背驼、手瘸、脚跛等十种毛病。南边为接引佛,有说是宋代高僧永明禅师。永明禅师出家前曾挪用公款买鱼虾放生,因其心可嘉而判无罪。出家后著有许多影响深远的佛理著作,并曾主持修复灵隐寺,创建杭州六和塔。此处供奉永明禅师,主要是因为此堂仿杭州净慈寺罗汉堂形制,而永明是净慈寺住持。

有趣的是,北面房梁上坐着个济公和尚。济公法号道济,疯疯癫癫,而好行仗义。据说如来佛祖召集灵山法会,济公因贪恋狗肉烧酒,醉卧乡间,醒来赶赴灵山,人家坐位都已排定,他只好爬到房梁上去了。又有传说他是因助一民女摆脱花花公子的纠缠而迟到的。不管如何,把他安在房梁,体现了设计者的幽默。

罗汉,是小乘佛教理想中的成正果以后的最高果位,他们断除贪、怨、痴等各种烦恼,受众生供养,不入生死轮回。五百罗汉的来历,佛经上说法不一。《法苑珠林》说,过去九十一劫有一个婆罗门,好学博闻,所训之五百豪族童子即为后来的五百罗汉。《西域记》又说,南海之滨有棵枯树内栖息着五百只蝙蝠,有些商人在下烤火取暖,火焰烧着了枯树,蝙蝠为听某商人念佛经,不忍飞离,全被烧死,转世为人,修成五百贤圣。其实这些都是传说,五百罗汉是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收的众多弟子中的五百位。

乾隆笃信佛教,为碧云寺增建罗汉堂,并亲笔为罗汉堂正门小轩题联上联是“果证吉祥云,三千已遍”,下联是“观融功德水,五百非多”,横披:“海会应真”(“海会”是众多之意,“应真”是罗汉别称)。

相传康熙、乾隆的形象也被摆进了罗汉堂,分别为第二百九十五尊“暗夜多罗汉”和第三百六十尊“直福德罗汉”。也有说第四百四十四尊“破邪见罗汉”内穿铠甲,外罩长袍,头戴龙盔,面容威严,才是乾隆的雕像。不管是哪一尊,乾隆梦想成佛是无疑的了。

罗汉堂的建筑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有个传说,当初建罗汉堂,建了一半就建不起来了。鲁班化身一老汉来混饭,吃菜时只叫“加盐”,管工顿悟,遂为该堂加了檐,这才成功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