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长沙之旅·岳麓山·碑亭情趣

煌煌荆楚吟·长沙之旅·岳麓山·碑亭情趣

岳麓自古多碑亭。虽历经沧桑,仍有不少遗存。

禹碑思古

禹王碑耸峙在全山的制高点禹碑峰上。明长沙兵道石维岳曾覆以石室藏之,中留一门。后倾圮。1935年重建小亭以遮护。

禹王碑相传原立于衡岳岣嵝峰(一说祝融峰),故又名岣嵝碑。碑究竟何人所立,立于何时,碑文内容如何,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传为大禹当年所立。碑文内容为所得“金简玉书”之复述。如明吴道行《禹碑辨》云:“考吴越春秋载,禹登衡山,梦苍水使者授金简玉字之书,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处。”也有人认为,此碑为后人纪念禹治水功绩而立,碑文内容为颂其功德之辞。原碑疑早已不存。当年韩愈寻访时即已不见。他在《岣嵝峰》诗中记云:“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蝌蚪拳身薤叶披,鸾飘凤泊拏蛟螭。事严迹秘鬼莫窥,道人独上偶见之。我来咨嗟涕涟漪,千搜万索何处有,森森绿树猿猱悲。”与他同时代的刘禹锡在一首诗中谈到此碑,亦谓“尝闻”而非目睹:“尝闻祝融峰,上有神禹铭,古石琅玕姿,秘文螭虎形。”北宋末年,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之夫金石学家赵明诚亦有寻之未见的石刻:“丙辰三年至此寻访禹碑真迹未获而去。”后传说在密云峰发现神禹碑,上有蝌蚪文七十七字。南宋何致于嘉定壬申年(1212年)得樵夫指引至碑所,始摩其文并刻于岳麓山顶巨石之上。尔后隐蔽又四百年,明嘉靖癸巳年太守潘镒搜得此碑,剔土摹拓,遂盛行于世。此后以它为模本翻刻者纷至沓来。张襄刻于金陵新泉精舍,容满刻于扬州甘泉书院,杨慎刻于云南安宁州法华山,又刻于四川成都,杨时乔刻于江宁栖霞山天开岩,张应吉刻于汤阴县安如山,又以杨时乔本翻刻于绍兴禹陵。清康熙年间,西安大别山、西安府学及归德县府署等又有翻刻。现存南岳岣嵝峰之禹碑,或许亦由岳麓山模本复刻。即便如此,亦是历史悠久之古物,令人发思古之幽情。现苍褐色石壁上字迹依稀可辨。全文七十七字,有人谓之钟鼎文,有人谓之蝌蚪文,其实它与殷商甲骨文、金文及战国楚墓出土之蝌蚪文均不相同,故难以辨认。明杨慎、沈镒、杨时乔、郎瑛等均有猜谜般的译文。如杨慎译为:“承帝曰咨:‘翼辅佐卿,洲渚与登,鸟兽之门。参身洪流,而明发尔兴。’久旅忘家,宿岳麓庭。智营形折,心罔弗辰!往求平定,华岳泰衡。宗疏事裒,劳余神禋,郁塞昏徙,南渎衍亨。衣制食备,万国其宁。窜舞永奔!”杨慎虽为著名学者,此译恐怕也只能聊备一说。

关于这块禹王碑的来历,民间还有一个传说:那是在大禹治水的年代。一天,大禹路过长沙城,见一独角龙在湘江中兴风作浪,便手举除龙剑跳入江中。连战三天三夜。独角龙终于招架不住,带伤逃入岳麓山的密林之中。正在饥饿难熬间,忽闻饭菜异香扑鼻,乃化作白面书生前往找寻。只见傍山一间茅屋中,一位白发老者正在煮面。独角龙得到老者允许,端起面条吞咽起来。谁知面条进肚便变成铁链,一半在腹内,一半留在外面,怎么扭也扭不断。那老者原为大禹所变,此时他抓住留在外面的半截铁链,喝令麓山升空,将独角龙锁在山底铁树上,然后让山落下压住。为防止以后独角龙逃跑,禹王便在山顶竖了一块镇龙大石碑。这便是今日所见的禹王碑。

“北海”见绝

北海碑,即麓山寺碑。唐开元十八年(730年)刻于古麓山寺,后移至岳麓书院旁,明知府钱澍砌亭覆盖。清咸丰年间移嵌于岳麓书院楼壁,现存于湖南大学。碑高400厘米,宽135厘米。碑作螭首半穿,额题“麓山寺碑”四字为方篆阴文,碑文1413字(已剥蚀271字),行楷书。内容为历述由晋至唐麓山寺历代兴废和禅师传法概况,采用骈体,词采华瞻。此碑由名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李邕,字泰和,扬州江都人。其父李善为唐代大学者。李邕天资聪颖,“少知名”。他工文,善书,尝云“学我者死,似我者俗”,书法虽取法二王(羲之,献之),却自有创造,独具一格。明董其昌举之:“右军如龙,北海如象”。李邕年轻时任左拾遗,后任陈州(今属河南)刺史,遭诬告而被谪为遵化尉。开元二十三年起为括州刺史,最后任汲郡、北海太守,时称“李北海”。此碑即他赴任遵化途中所书。碑后署有“前陈州刺史李邕文并书”和“江夏黄仙鹤刻”字样。《岳麓志》谓“仙鹤即邕托名”。此碑因文章、书法、刻工皆精美,故世称“北海三绝碑”。

北海碑为艺苑珍品,历代慕名前来摹拓珍藏者络绎不绝。碑阴有宋、元、明题名多处,最著者为北宋元丰三年(1080)书画家米芾专程前来观摹时所刻题记:“襄阳米芾同广惠道人来,元丰庚申元月。”

“半”字显才

半山亭为六方形凉亭。相传此地原有半云庵,为上下山必经之处,游人赏景,香客朝圣,和尚下山购物,挑担回寺,皆常在此憩息。

一日,麓山寺一烧火僧兴之所至,戏以“半”字为题作诗一首:“山半山庵号半云,半亩半地半崎嵚。半山茅块半山石,半壁晴天半壁阴。半酒半诗堪避俗,半仙半佛好修心。半间房舍云分半,半听松声半听琴。”诗中句句有半字,却又毫无牵强之意,且对仗工整,颇具谐趣。住持闻知此事,惊其才能,不复令其烧火,而授以佛经,让其日夜持读。后半云庵颓圮,“半”字诗却流传于世。后世在此筑亭者,取其首句“山半”二字,将亭名曰“半山亭”。

“爱晚”含情

爱晚亭在清风峡台地上首,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岳麓书院山长罗典所建。罗典是清代著名经学家,官至鸿胪寺少卿,因而人称罗鸿胪。他在书院执教二十七年,多次受朝廷嘉奖。亭上有罗典撰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据说此联上下联前一句经程万颂修改,罗原句为:“忽讶艳红榆”、“好将丛翠点”。亭前有溪涧,因涧旁多芳兰而名“兰涧”。涧中水流击石有声,人称“石濑”。亭四周枫树成林,秋时枫红如火,景色犹佳,故亭原名红叶亭、爱枫亭。后所以称爱晚亭,据说与袁枚有关(也有说为毕秋帆所易)。

袁枚为江南名才子,传说一年秋天来长沙,许多人慕名前往拜会,独罗典不予理睬。他不赞赏袁枚提倡的“性灵说”和为文做诗的标新立异,对袁枚招收女弟子更是看不惯。为防袁枚来访,于书院牌楼帖:“不为子路何由见,非是文公请退之”一联。子路姓仲名由,孔子门徒。韩愈字退之,谥文公。此联意为袁枚不似子路、韩愈,我罗典不想见您。两天后,袁枚见此联,摇头一笑,递上拜帖。罗典称病不见。袁枚走后,罗典叫人泼水冲洗院前台阶,说是清除异端邪气。袁枚独自游岳麓山,对各处胜景皆有吟咏,独《红叶亭》下只录杜牧绝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且将第三句抄脱“爱、晚”二字。罗典闻知此事,连云“惭愧,惭愧!”并亲笔题写“爱晚亭”新匾。此名沿袭至今。

这个传说的真实性如何姑且不说,就亭名本身而言,“爱晚亭”确实比“红叶亭”、“爱枫亭”更佳。亭自秦汉时作为旅人停憩之所渐变为六朝以后作为雅人的游宴之所,亭名一事便有关紧要。然好名难得。洪迈《容斋随笔》有云:“立亭榭名,最易蹈袭,既不可近俗,而务为奇涩亦非是。东坡见一客之近看《晋书》,问之曰:‘曾寻得好亭子名否?’盖谓其难也。秦楚材在宣城外并江作亭,目之曰‘知有’,用杜诗‘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消客愁’之句也。王仲衡在会稽,于后山筑亭,目之曰‘白凉’,亦用杜诗‘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之句,二者可谓甚新,然要为未当。”今“爱晚”一名,典出名句,又切亭之环境,不俗不涩,自然深为雅人所钟爱了。

原亭几经沧桑,清同治年间重修。光绪、宣统时,湖南高等学堂监督程万颂又有修葺,于亭中刻题记曰:“宣统三年秋,补葺爱晚亭,刻南轩、南园二先生诗,并征罗鸿胪故事,书‘放鹤’二字,以永嘉游。”南轩即南宋时岳麓书院山长张栻,南园为清代钱澧。他们的《青枫峡诗》和《九日岳麓山诗》均刻于亭内方石,题名“二南诗刻”。五十年代又两度重修,现亭额“爱晚亭”三字为毛泽东手书。

“卑”字寓志

俗话说:“登山必自卑。”岳麓书院前登山要道上有一“自卑亭”,传说为早先一位长沙太守所立。

那位太守二十来岁就中考为官,颇有些自命不凡。一日,忽思探问自己在长沙的口碑如何,亲从回禀:百姓言老爷为官清正,才学却不如岳麓山下种田人。太守气愤不已,亲自去农家察访。在岳麓山走了半天,便到一农家讨水喝。见老头正吩咐两个出门的儿媳:“一个去三五天,一个去七八天,同去同回。”太守颇纳闷:同日出行,行期不等,怎可同回?两个女子笑道:“我公公是说,今天十四去,明日十五回。三五一十五,七加八也十五,岂不是同去同回?”太守恍然大悟,转身进屋讨茶。老头斟上热茶,又吩咐屋内老太太陪客备饭:“佬佬,准备好留得几月几年的长温久暖的饭,我到山上去寻无肠鱼,两叉鸡爪做菜下饭。”说罢出门而去。太守又不解其语,老太太笑道:“长温久暖的饭,即待客心甜意甜,茶饭甜;无肠鱼就是岳麓山上的松菌,两叉鸡爪是蕨菜。”太守听罢,羞得面红耳赤,再也无心吃饭。但回到衙门,心犹不服。于是差人将那老头请进府中,出题难他,让他将一匹公牛带回去饲养,一月后牵来牛崽。老头也不争辩,牵着牛就走。一月后,太守派人去老头家,只见大门口挂一红布。差人刚要进屋,老太太阻拦说:“我老倌昨夜生一孩子,今日不能见生人。”差人笑道:“世上岂有男人生子之理?”“既无此理,公牛又焉能下崽?”老头在屋里接过话茬。差人无奈,只好牵牛回府。太守气急败坏,再出难题,限老头三天织一匹布把岳麓山遮住,用白米把桃子湖填平,三日后亲自去验看。验看之日,老头持尺、秤,带全家在麓山路口恭候。太守问他持尺、秤何故,老头说:“请您用这把尺量出麓山有多宽多长,我马上要婆婆和媳妇把布织出来。还请您用这杆秤称出湖水重量,我就去挑多重的白米把湖填平。”太守舌头打结,心悦诚服:村俗之人不可小看,今日方知登高自卑之理!不久,即在书院前登山要道上建亭,取名“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