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鄂西之旅·秭归·屈子家乡
秭归古为楚熊绎的封地,汉始置县,因刘备伐吴时曾在此筑城,又称“刘备城”。地据长江北岸卧牛山麓,远邻西陵峡,近依“九龙奔江”。城四周由巨石垒成上尖下阔的城垣,俗称“葫芦城”。
秭归是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在县城民主街中段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高大牌坊,上有郭沫若1965年所书“屈原故里”四个大字。牌坊一侧,还立有“楚大夫屈原故里”的石刻古碑。
据晋人庾仲雍《荆州记》记载:秭归“县北一百里,有屈平故宅,方七顷,累石为屋基,今其地名乐平。宅东北六十里有女媭庙”。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江水》中引晋人袁山松《宜都记》云:“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而屈原之乡里也。原田宅于今具存。”并称:“县东北数十里有屈原旧田宅,虽畦堰縻漫,犹保屈田之称也。县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累石为屋基,名其地曰乐平里。宅之东北六十里有女媭庙,捣衣石犹存。”这几处史料均确认秭归是屈原的故乡。
也有人认为屈原的故乡不在秭归而在江陵,但多数人的看法认为是在秭归。秭归的乡俗、众多有关屈原的古迹与传说,也可为证。“秭归”县名即是一例。《水经注·江水》引袁山松《宜都记》云:“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其见从,因名曰秭归。”“秭归”的“秭”本为“姊”,几经演变,才改作“秭”,但“姊”之乡音乡情始终未改。今县城东边3里的向家坪,有“屈原纪念馆”(原“屈原祠”),城东5里有屈原沱。在乐平里(今屈原乡),有关屈原的名胜古迹更多,古人曾集为“八景”。
孤忠流芳屈原祠
早在唐代元和十五年(820),归州刺史王茂元,就首建了屈原祠。宋元丰三年(1080),屈原被封为清烈公;于是,在屈原祠的基础上修建了一座比较壮观的清烈公祠。此后的八、九百年屈原祠又经过了历代的多次修葺或重建。1975年,移至县城东面3里的向家坪,改名为屈原纪念馆。迁移后的屈原纪念馆于1982年端午节落成。它背靠层层柑桔林,面对浩荡大江,规模雄伟,气氛庄重。一楼正厅是屈原生平事迹及文物陈列室;二楼正厅为全县出土文物陈列室,展出文物、图片、书籍等五百多件。馆内还陈列着明嘉靖十六年(1537)镌刻的、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屈原石雕像。大殿后有屈大夫衣冠冢。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他生活在楚怀王、顷襄王的时代。这个时期,七个大诸侯国——秦、魏、韩、赵、燕、齐、楚,各占一方,互相争雄。在七国之中,又数秦、楚最为强大。
屈原自小形成了高雅的情操和优秀的品质;长大后,更表现出杰出的政治才干。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说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起初他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出任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左徒”。屈原很想实现他的“美政”:对内实行政治改革,要“举贤授能”,严明“法度”,取缔贵族的某些特权;对外则主张联齐抗秦。但是保守派亲秦的上官大夫靳尚和怀王的宠妃郑袖等人,接受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断在怀王面前造谣中伤屈原。怀王听信谗言,疏远了屈原,免去他左徒的职务,让他担任管教宗族昭、屈、景三姓子弟的“三闾大夫”。屈原被疏远后,怀王相信张仪的谎言,想得到张仪答应割让的秦国的六百里土地,就与齐国绝了交。待怀王派人去接受割地时,张仪却赖帐:“我与怀王约的是六里,没有听说是六百里。”怀王大怒,发兵攻秦,惨遭败绩,反把楚国汉中地区六百里地也丢了。在这种情况下,怀王曾让屈原再度出使齐国,恢复邦交。但怀王昏庸懦怯,为群小所包围,终于走上亲秦的道路,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禁起来。继位的顷襄王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屈原继续受到谗毁、迫害,并一再遭到放逐。诗人在长期流放中一直忧心国事。他写下了许多诗篇,抒发忧愤的感情。前278年,秦国的大将白起攻破楚国郢都。屈原当时已六十多岁,他看到楚国的现状,深感绝望,就在这一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怀石投汨罗江自尽了。
湖北秭归屈原墓
后人常借凭吊秭归的屈原祠,追怀屈原的伟大人格。
唐诗人汪遵《屈祠》写道:“不肯迂回入醉乡,乍吞忠梗没沧浪.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犹疑恨楚王。”
陆游对秭归屈原故乡更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在秭归写了数首纪念屈原的诗,其中有一首《楚城》:“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诗的前两句写景,极写楚城和屈原祠的荒凉、凄清;后两句由屈原祠联想到往昔沉江殉国的屈原,抒发了对国家盛衰的无限感慨。
屈平词赋悬日月
屈原在政治上不得志,历经磨难,这恰好从另一面成全了他,使他在文学上取得了光耀日月的成就。
屈原的作品,据《汉书·艺文志》载有二十五篇。具体篇目是:《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父》。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共三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九十字。它是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由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离骚》篇名的意思,司马迁解释为“犹离忧也”。汉代班固在《离骚赞序》里也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诗的前面部分主要是回顾诗人自己的经历。先介绍了自己的家世出身、生辰名字、德才修养。接着叙述自己立志推行“美政”,但遭到群小的陷害和攻击,而楚王又不能察,出尔反尔,中途变卦,致使改革事业夭折;表明了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和“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
诗的后一部分是描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去问女媭,女媭劝他明哲保身。他又向重华陈辞,分析了往古兴亡的历史,阐述了“举贤授能”的政治主张。他为追求理想而升腾到天空,但刚到天国的大门,就被看门人挡了驾。他又下求佚女以通天帝,也终无所遇。最后诗人只有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询问出路。而诗人正要按照神灵的启示,离开楚国升腾远游的时候,忽然又回眸看到了美丽的故土,终于不忍心离开,只得决心以死来殉自己的理想。
《九章》共九篇作品,主要反映屈原两次放逐中的经历、处境和苦闷心情。其中《橘颂》似为早期之作,通篇以橘树为描写对象,赞美它独立不移的性格、优雅的外在风姿和高洁的内在品质。这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和自我激励。
《九歌》本是楚国民间的祭神歌。屈原在此基础上,作了改编,共十一篇。诗中写各种神灵,有天神、日神、月神、司命神、湘江的男神女神、河伯、山鬼、人鬼等。诗人赋予这些神灵以人的思想感情,实际上反映了楚人的爱国精神以及他们对纯真爱情、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天问》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奇特的长诗。屈原在放逐以后,旧的信念幻灭了,因此对自然现象、古代遗闻、宗教信仰以及传统思想都产生了怀疑,于是他在诗中连续提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
屈原的诗不仅内容极为宏富博大,在艺术上也表现出了卓越的创造精神。他在楚地民间歌谣的基础上,首创“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具有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新诗体——楚辞,打破了四言诗的格局,句法参差灵活,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均有,扩大了诗歌的容量和表现力。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常常把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同神话传说的叙述交织融合在一起,想象奇特而又极其丰富。如《离骚》中,诗人把风、雨、雷、电、云、月,作为他的侍从、御者、卫士,让凤凰和龙替他拉车子,在天空中驰骋,去追求他理想的境界。屈原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并加以发展,择取天地间各种美好事物或丑恶事物来象征人的美好或丑恶的品性,将用以比兴的事物同所表现的内容融为一体。屈原以其辉煌的作品和伟大的人格,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普遍尊敬。难怪李白高歌“屈平词赋悬日月”。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也称赞屈原的《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在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神鱼·屈原沱·端午节
清代诗人程含章写过一首《神鱼》诗,叙述了民间流传的神鱼的故事,也表达了他对屈原的景仰之情:
《屈子家乡》古诗句出处:客言秭归山下水,中有神鱼长不死。蜃蛤鼋鼍奴隶间,巨鳖长蛟共指使。当年屈子投汨罗,神鱼啣送归桑梓。扬鬐鼓鬣天冥冥,瞬息风雷走千里。归山南北双崔嵬,忠臣青冢丰碑起。神鱼一岁一来游,水静风平众可指。苍苔斑驳浑无鳞,藻荇缤纷异常鲤。我来杯酒酬忠魂,何处投诗吊屈子。神鱼呼吸与神通,频送泪珠空庙里。
关于神鱼的故事,在秭归是这样传说的:屈原投汨罗江后,周围百姓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蜂拥向汨罗江。人们呼喊着屈原。妇女们心细,把白米撒进江里,让鱼鳖虾蟹吃饱,以免它们去伤害屈原的尸体。可米被急流漂走,沉不到江底,于是老人摘下江边苇叶,把糯米包成坨,然后丢进江里。从此以后,五月初五端午节,就有了包粽子的风俗。年轻人则撑篙荡浆,潜游水底打捞屈原。这时候,汨罗江的上游游过来一条金光闪闪的神鱼,张口朝江底一吸,把屈原吸进肚里去了。然后翻了个水花,顺水远游。人们不知神鱼要到哪里去,就驾起千万条小船紧紧追赶,争先恐后。以后端午节划龙舟竞赛的风俗就是由此而来。神鱼穿洞庭、越荆江,进西陵峡,到了香溪河口附近就不走了。屈原的姐姐女媭和众乡亲都聚在岸上,神鱼就把屈原吐了出来。人们把屈原埋在附近的一座山丘上。后来,人们就把神鱼起水的地方改名叫屈原沱。
与神鱼传说相关,还有个“我哥回”鸟的故事。“我哥回”鸟在秭归又叫“幺姑鸟”,据说它是屈原的妹妹屈么姑化成的。相传屈原投汨罗江的消息传到故乡,屈么姑就站在九岭头的万丈悬崖上一声声呼喊“我哥回”,直喊得口吐鲜血,也不停止。神鱼是受了她的感动,才到汨罗江把屈原送归故乡的。后来屈么姑就化作俊鸟了。在秭归一带,一到端午节么姑鸟即啼叫“我哥回”,声音哀怨动人。
屈原故乡的人民纪念屈原最隆重的一天,是每年的端午。端午本名“端五”。到了唐代,因唐玄宗八月五日生,宰相宋璟为讨好皇帝,避“五”字之讳,而“午”与“五”同音,于是便把“端五”改成了“端午”。到了宋朝,朝廷追封屈原为忠烈公,并定五月五日为端午节,传谕全国纪念屈原,还让人们佩带香袋,以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香溢世,流芳千古。端午又名端阳、重午、中天。关于它的得名和起源,历来有争议。大致有四说;一是龙节说,闻一多认为端午是龙的节日;二是恶日说,张心勤认为端午应起源于恶日;三是夏至说,刘德谦认为端午最早起源应该是夏至;第四种较为古老和通行,这就是屈原说。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说:“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区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闻君常见祭,甚善。但常年所遗并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上,以五色丝转缚之,此物蛟龙所惮。’回依其言。世人五月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北周时宗懔《荆楚岁时记》提到竞渡起源于“屈原投汨罗日”,并记载了端午节竞渡的场景:“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为水军,一自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而观之。”
前三说皆不无道理。但风俗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起初端午所纪念的历史人物,也曾因地而异。自魏晋以后屈原成为人们崇拜的英雄,他的不朽诗作成为唤起千百万人民爱国激情、抵御外族侵略的动力。楚地把五月五日作为屈原逝世纪念日自然得到国人的公认。于是,端午节就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仅次于春节的节日。
龙舟竞渡和食粽,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早在唐代,诗人张建封就写了《竞渡歌》,描绘屈原故里的人民端午龙舟竞渡的情景。诗中写道:“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宋代的陆游从西蜀返回东吴途中,再次经过秭归,恰逢端午,写了一首名《归州重五》的诗,记录了当时的盛况和诗人自己的感受:“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诗中的“角黍”就是粽子。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所以叫角黍。
现在,每年一到端午这一天,屈原故里的人们都起得很早,在门前挂上艾蒿、菖蒲,用苍术、白芷熏烟,杀菌灭虫。吃过了粽子,便早早地从四乡六里扶老携幼地来到屈原沱看划龙船。
秭归的龙舟竞渡场面非常壮观。龙舟有黄、红、乌、白等各色,每支龙舟上的划手、指挥者和掌舵者,都穿戴和各自龙舟一样颜色的服饰。划龙舟时还要唱《招魂曲》:
《屈子家乡》古诗句出处:我哥哟,回哟荷,嘿荷也,大夫大夫哟,听我说哟、嘿荷也。天不可上啊,上有黑云万里,地不可下啊,下有九关八极。东不可往啊,东有弱水无底,南不可去啊,南有豺狼狐狸。西不可向啊,西有流沙千里,北不可游啊,北有冰雪盖地。惟愿我大夫,快快回故里,衣食勿须问,楚国好天地。……
看罢划龙船,家家户户还要喝雄黄酒。有的长辈还要给孩子的额头、胸前、耳朵等处抹上雄黄酒,并用雄黄酒洒在门窗和室内屋角。这是因为“雄黄性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祛疾功效”。
香炉坪·照面井·读书祠
屈原的诞生地是香炉坪。现在的坪中央立着一方青石碑,上刻隶书:“楚三闾大夫屈原诞生地”。
香炉坪为一秀美的台地,平面像一弯新月;两侧突起而中部低洼,远看就像一个香炉。东边伏虎山顶有三个突起的山峰,正对着这块坪地,所以叫“三星捧月”。
香炉坪名称的由来的又一说是:屈原出生前,香炉坪上空突然出现祥云,飘过丝竹之声。屈原的父亲伯庸视为大吉大利,赶忙在门外摆上香炉,焚香礼拜。这时从房里传出婴儿的呱呱声,一阵异香也随之而来。由此,人们便把原称落脚坪的地方改叫香炉坪。
香炉坪有屈原庙,原为祭祀屈原姐姐女媭的,后因并祀屈原而改名至今。1980年重修。
在香炉坪东面的伏虎山西坡,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见底。井台上有清咸丰十年(1860)所立石碑,上刻“照面井”三个遒劲大字。
这口古井相传为屈原所挖。屈原小时候酷爱整洁,一天要洗三次脸。起先,他梳完头后就对着响鼓溪水照一照。后来,他觉得溪水照得不够清晰,就利用上学的空隙到伏虎山挖井。山上的硬石头把他的虎口都震破了,他还是坚持挖。山神被感动了,化作一个老头,交给屈原一把金镐,让他挖七七四十九天,并告诉屈原,当看到伏虎山升起一面宝镜时,就是井成的日子。到了那一天,屈原拉着他的姐姐去看,果然见伏虎山腰悬着一块巨大的银光灿灿的宝镜。从此,屈原和他的姐姐每天早晨就对着照面井梳妆。
另有一说,这口井是屈原的一面青铜镜变的。相传屈原少时随身珍藏着一面小青铜镜。这面青铜镜能随时警醒屈原发愤用功。后来,屈原长大了,要到郢都做官,乡亲们都来送行。为了表达对乡亲们的谢意,屈原就以铜镜相赠。大家争相传看,不慎失手,铜镜掉到山坡上,变成了一口井,水清可以照人。据说,好人来照,面目清楚;坏人一照,就奇形怪状。
“照面井”不远处还有“读书洞”。相传屈原每天在照面井旁梳洗完毕,就到右边不远处的一个天然石洞里去读书,石洞因此得名。乡人都说,每当月光皎洁的夜晚,读书洞内就传出琅琅的读书声,像是屈原在刻苦夜读。
屈原庙下面,有三块半月形水田,名叫“玉米田”或“玉米三丘”。传说屈原被怀王放逐到汉北的时候,回家乡住过三月。适逢天大旱,屈原带领大家找到一股泉水,并拿出从齐国换回的谷种,种在这三块田里。三丘田里产出的稻谷碾出的米,洁白如玉;做出的饭,油软喷香。乡亲们引这儿的谷种去种,年年得丰收。另有一说是:屈原被怀王放逐,回到家乡使牛耕田,忽闻秦将白起带兵攻破京城郢都,顿时怔住了,神志迷离恍惚,过了半个时辰,眼泪才禁不住落下来。泪水化作秧苗,结出的谷米如玉一般白。如今这里还留传着一首《玉米田》的小诗:“躬耕本是大夫忧,玉米方知屈平愁;犁破三丘汗如雨,忽闻失郢泪长流;泪化金谷半月田,稻花香飘几千秋!”
如果在春耕季节,游人还可以发现屈原故里的怪事:这里的耕牛不套牛鼻绳。相传屈原被放逐后,回到家乡作调查,研读典籍,写下了七捆阐发救国之策的书简。后来怀王又召屈原回京。屈原走到路上,挑简的绳断了。路边农夫要解牛绳给屈原,屈原执意不要,这时耕牛自己把头伸到农夫面前让他解绳。牛没了绳后,照样耕田。以后这里的牛就都不用套牛鼻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