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闽粤花·武夷山之旅·武夷山·碧水丹山
武夷山在福建省西北部,是我国久负盛名的风景区。这里奇峰若雕,碧水如画,故素称“碧水丹山”。前人诗云:“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三三水即蜿蜒山中的九曲溪,六六峰指全山有名可指的三十六座山峰。山依溪而列,水绕山而流,形成“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九曲佳境。
较之其它名山,武夷山最独特动人之处正在这山与水谐和一体、亲密无间。清丁耀亢曾评道:“武夷之异于他山者,有三:凡山多杂石砂土垒成,兹山一峰一石,千仞无纤土,松竹蟒葺,沿石而生,一异也;他山,山山水水各为一区,此则石根壁笋,各浸水中。看山不用杖而用舟,二异也;凡山或排列或分聚,此则峰溪相环,九折万状,山前以后山为廓,山后以前山为障,远不半舍,往复无穷,三异也。”有此“三异”,使武夷山水之奇绝,为全国所罕见。
“武夷”有由来
据说最早到武夷山隐居的是彭祖。彭祖姓篯名铿,上古颛顼的玄孙,善导引行气,故长寿。他因献雉羹于尧而被封为大彭,人称彭祖。到殷末,彭祖已七百六十七岁(一说八百多岁),依然不见衰老,殷王以其为大夫,他托病不问政事,随后不知所终。据《武夷山志》载,此时他已入武夷。民间传说彭祖即隐居于幔亭峰下。时值洪水四溢,民不聊生,彭祖带领两个儿子日夜开山治水。那年八仙在棋盘石上下棋,以其治水有功,即赐寿八百八十岁。彭祖寿满上天成仙前,将开山锄头、斧子和弓箭传给了儿子,嘱咐他们继承父业,为民造福。二子牢记父训,开山凿石,疏浚洪水,挖出了九曲溪以排洪,挖出的泥土石块,堆成了武夷三十六峰。又种稻栽果栽茶,射死猛兽,驯养野生禽兽送给人民。人们感戴彭祖父子的恩德,就以彭祖二子的名字——武和夷,给此山取名“武夷山”。
还有另一种传说:武夷山名取自两个部落。古时武夷山一带居住着武族和夷族两个部落,夷族人刀耕火种,打猎为生;武族人开山种植竹树花果,筑墙护城,把住地城高岩建设得美丽富饶。夷族人想霸占城高岩,就兴兵前来攻打武族。正当两族激战时,有白发白须的老仙翁骑着五彩大金鸡从天而降,劝嘱两族要“成为一家,世世代代相亲相爱,和和乐乐地耕田种茶”,并把所骑的大金鸡送给两族报晓。两族同心耕种,和睦相处。为了巩固这种情谊,武族和夷族人就把共同生活的地方叫做“武夷山”。
寒流曲曲清
武夷山全境划分为七个风景区,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七十二洞、一百零八景,主要集中在九曲溪沿岸和山北一带。
九曲溪发源于三保山,经星村入武夷,盘桓山中约15里,折为九曲,到武夷宫前汇入崇溪。九曲是逆流而数的,一般以武夷宫到晴川为一曲,浴香潭以北为二曲,雷磕滩上下为三曲,卧龙潭到古锥滩为四曲,平林渡为五曲,老鸦滩六曲,獭控滩七曲,芙蓉滩东西为八曲,过浅滩为九曲。真可谓“盈盈一水,九折分明”。
九曲溪水绮丽非凡,清莹澄澈。两岸奇峰竞秀、怪石斗巧,竹树葱茏。倒映水中,便现出色影斑驳,而那冲不去、抹不掉的绿色,更染得满溪碧透,如泻翠泼绿,风吹波荡,苍翠闪烁,其深浅浓淡明暗动静各不相同,千变万化,使人目不暇给。宋李纲题诗曰:“一溪贯群山,清浅萦九曲,溪边列岩岫,倒影浸寒绿。”
九曲中,亦“曲曲备幽奇,别具山水理”,溪水忽而急流奔泻,浪花四溅,忽而轻缓流过,浅吟低唱,忽而又汇成深潭,波光如镜。沿溪森列的峰岩,也是一曲一面目,或逼临溪畔,或退避山隅,或拔水而出,或斜覆水面……溪回山转,转瞬间,崖壁改观,峰石异形,离奇诡谲,不一其变,形成一轴格调不同又浑然和谐的山水画卷。郭沫若1962年秋来游武夷时,作《泛舟九曲》:“九曲清溪绕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六六三三疑道语,崖崖壑壑竞仙姿;凌波轻筏觞飞羽,不会题诗也会题。”历代文人名士,如李商隐、陆游、辛弃疾等亦多有吟咏佳作,其中以朱熹绍熙四年所作《九曲棹歌》最为著名:《碧水丹山》古诗句出处: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道人不做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桑田海水今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监毵。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林间有客无人识,欸乃声中万古心。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客来依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这十首棹歌除第一首总述武夷山水特点,其余九首分别描述了九曲中各曲的主要景观,深得灵山之妙。
“一叶轻舟过万峰,秋江两岸夹芙蓉”,游览武夷,可芒鞋杖游,可舟筏代步:或从星村乘筏顺流而下,一朝览遍九曲两岸名胜;或于武夷宫溯流而上,轻舟慢筏,风光细赏,作数日之游。无论游程长短,都能使人体味到涉目成趣、移步见奇的妙致,且省却登山之劳,这在其它名山是不多见的。古今游人多有得其真趣者,如清代袁枚曾云:“武夷两山夹溪,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急,助作声响,客或坐或卧,或偃或仰,惟意所适,而奇观尽获,洵游山者之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