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荆楚吟·庐山之旅·庐山·千年宝树万年松

煌煌荆楚吟·庐山之旅·庐山·千年宝树万年松

庐山雨水丰沛,气候温和,各种珍稀植物甚多。在五老峰与三叠泉之间的青莲谷中有珍贵树木园,面积一百多亩,种植多种珍稀植物,如金钱松、三尖杉、木莲、厚朴、玉兰、光皮桦、红豆杉等。庐山上亦甚多千年古树。

三宝树·五爪樟·鹅掌楸

三宝树在黄龙潭之高坡上,两棵柳杉,高达34米,树干要四人合抱。另一棵为古老银杏树,又名白果树,是第四纪冰川的残留“活化石”,因它生长缓慢,须三代人种植才能生长,故又叫“公孙树”。三树近旁的岩石上刻有大字:“晋僧昙诜手植娑罗”,传说三树是晋代僧人昙诜从西域引种来的,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明代《徐霞客游记》记曰:“溪上树大三人围,非桧非杉,枝头着子累累。”据《庐山志》记载,这里曾是万杉参天,后被山僧盗伐,仅剩下此三株最古老的宝树了。

这三棵宝树能够保存下来,确实很不容易。相传明神宗曾将庐山划为御园,有一次他心血来潮要将此三棵大树砍了,留下一截,做三个大圆桌来欢宴群臣。他调集一百个木匠,前去砍锯,可是砍了锯了的伤口,很快又合上长好,怎么也砍不了。神宗大怒,下令说如砍不倒树即要杀死全部木匠。木匠哭诉于宝树,宝树忽开口说话,要他们一点点地砍,一枝一枝地砍,不然要压死众多的树木子孙。木匠们有感于宝树的义气,一齐跪拜曰:“你有情,我们怎能无义。宁愿杀头,也绝不砍树。”于是放下工具等着杀头。神宗听说后,对宝树和木匠们的义气大为赞赏,下令保护黄龙寺前的三棵宝树,砍伐者处以极刑。

三宝树西面有石亭名“赐经亭”,亭内有龙碑刻着明神宗皇帝的敕谕并注明“肃皇太后命工刊印续入藏经四十函,并旧行藏经六百三十七函”。亭今仍在,但藏经楼已毁。神宗的传说看来与他来此的历史有关。

万杉寺在庆云峰下,宋真宗景德年间,有僧人在此手植万杉,因而得名。他还在山前手植大樟树,即寺前那高大的“五爪樟”。此古树的枝干交错,令人分辨不清,上面竟如几十根粗藤绞拧在一起。清代诗人程颂万诗曰:“一爪为一龙,一龙为一吟。龙吟有时合,龙爪入云深。”这高大的五爪樟亦为庐山一宝。

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遗留下的植物“化石”,除银杏外,在庐山还有水杉、鹅掌楸、金钱松等等。1934年在含鄱岭与大月山之间的大山谷中新建的庐山植物园,当时即培植了野生的鹅掌楸,此树生长快,寿命长,高大者达40米,胸径1.2米,木材纹直质软不变形,叶与皮可治风湿病。同时还培植了我国特有的金钱松,为落叶乔木,树高40米,胸径1米,也是一种珍贵的木材,可作建筑、桥梁、船舶、家具等用材,根皮名“土槿皮”,可药用,可治癣病,杀霉菌、止痒……。此树秋季树叶金黄,形如金钱,今已成为国际园林观赏植物“四大名树”之一。

千姿百态庐山松

庐山松树品种极多,1934年由胡先骕等植物学家创办了庐山植物园。在海拔1200米的山谷中,几十年来已从庐山野生植物和国内外的松柏类名种中培育、移植了二百多种松树,被人们誉为松柏杉桧的“活标本基地”。其最有特色的名松有以下诸种:“庐山松”,又名偃盖松,在五老峰巅、龙首崖边及仙人洞外均有生长,这是一种千年古松,往往生长在悬崖边隙之中,向外张开,如翠云片片,虽然树高不过丈把,但盘结几重,屈曲如虬龙,枝叶向四边伸出,异常茂密繁盛,树根翻舞如龙爪紧插崖隙,使树干非常平稳。周景式《庐山记》曰:“石门涧北之龙首崖,即松柏崖,南临石门涧,自涧中仰视之,离离如骈尘尾,号尘尾松,又称佛手松,即偃盖松。”可见这种古松在龙首崖一带甚多,以致此崖有“松柏崖”的别名。偃盖松如今已成庐山的象征,人们称“庐山松”。庐山松尤以五老峰第三峰悬崖上的那一棵为代表,此松树干曲折,枝叶向外张开,如青云华盖笼罩在峰顶绝壁之上,甚为壮观,人称“五老松”。其揽月探海之势,鹤舞龙蟠之态,曾令无数画家、摄影家纷纷前来写照,我国民间艺人已将它的形象织绣成巨幅壁毯,赠送联合国,悬挂在联合国大厦的大厅之中。“庐山松烟”是制墨的绝好材料。《墨薮》云:“庐山松烟,代群角胶,十年以上坚如石者妙矣。”这可能与生于石上有关。

“万年松”,是庐山大天池一带所特有的古松,枝繁而盘屈,可移作盆景栽于砂石之中,被誉为“不死之物”。《桑疏》云:“万年松,生大天池舍利塔旁。幼松稍大,取而置诸中笥之中,数年噀之,以水而种之,立活,触之以油,则黄殒矣。”明代诗人张时彻,最爱大天池畔群松之千姿百态,有诗曰:“文殊台前百尺松,枝枝屈曲盘虬龙。松振云雾须臾起,化作天边千万峰。”

六朝古松,在东林寺影堂前,两棵古老松树,高大参天,气势挺拔苍劲,松旁有一石碑,上有明人题刻“六朝松”三个大字。相传此二松为东晋名僧慧远在建寺时所植,已一千五百多年。北宋时,有名士王韶在东林寺苦读,人们以此六朝松为其外号,叫他“古松”,他不以为意,反有诗咏此古松:“绿皮皱剥五嶙峋,高节分明是古人。解与乾坤生气概,几因风雨长精神。装添景物年年别,捭阖穷愁日日新。惟有碧奇云里月,其君孤影最相亲。”王安石见了此诗,大加赞赏,并和诗一首,也写古松:“森森直立百余寻,高入青冥不附林。万壑风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岂因粪土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廊庙乏材应见取,世无良匠莫相侵。”

除中国特有的金钱松、台湾松、龙柏、水杉、鹿角桧等松柏科植物外,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中还有来自国外的美国花旗松、欧洲落叶松、意大利松、加拿大松、日本冷杉、挪威云杉、北美云杉以及日本柳杉、花柏等等。“世界三大庭园树种”雪松、南洋杉、“日本金松”等,已在植物园生根繁植。如今庐山飒飒的松涛之声,主要来自台湾松的树林。台湾松原为野生,二十年代被庐山首先栽培成功用以绿化荒山。“月照松林”如今已成为庐山的著名风景点,而这个景点的命名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

从牯岭的松树小道往西不远处,有一片古松林。相传,在这里的一巨大的岩石旁,住着一家人,老夫妇和五个儿女。老大在浔阳经商,二女在鄱阳湖边织网,三儿子在湖上捕鱼,四儿子在长江驾船,五儿子在山下帮工。他们常年不归,老俩口特别思念。有一年快到中秋节了,老人想老大从小喜爱方竹庵的方竹,二女儿喜欢金竹坪的金竹,老三喜欢五老峰紫竹院的紫竹,老四喜欢竹林庵的斑竹,小儿子则喜欢简寂观的苦竹,于是老人用这五种竹子,各做一只长箫,吹出的声音各有不同。五个儿女听到这亲切的箫声,知道老父母在思念自己,于是不约而同地在八月中秋之夜回到了松树林边的家中。全家人围坐在大岩石上,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共叙别情。后人就在此石上刻下“月照松林”四个大字,成为庐山一景。

庐山杏林与名医董奉

三国时名医董奉,隐居在庐山,常攀崖采药练功治病,有起死回生的高明医术,曾把死了三日的交州刺史杜燮急救回阳。杜燮非常感谢董奉救命之恩,要封他官职,被谢绝。又给他高楼房舍也不受,乐居深山,只是说:“如果刺史执意要谢就多种几棵杏树吧!”

董奉回到庐山之后,求医的人更多,大家称他“董神医”。他别的都不要,只要重病治愈者,种杏树五棵,轻病者,种杏树一棵。不几年,他家四周种满了杏树。每年杏熟之后,他以杏换谷,救济贫民。换谷由人自取,如以少换多,则山虎即出……后人为纪念他,就在他旧居的杏林遗址,建“董奉馆”,又叫“杏林坛”。谷帘泉流下的水,经过杏林,也带上了香味,被称为“香泉”。

后来人们赞颂医术高明的医生,往往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之类的话,其典故的出处正在这里。明人曾棨则有《杏林》一诗写此故事:

《千年宝树万年松》古诗句出处:董仙昔日家何处?云在芙蓉峰下住。当时种杏尽成林,岁岁开花千万树。药炉九转成丹砂,乘云飞上大清家。回首杏树宛如昨,东风处处蒸红霞。春云压地花围屋,秋实连山虎收谷。却笑苏耽桔井泉,一酌寒流不堪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