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燕赵歌·天津之旅·天津·三汉通衢

浩浩燕赵歌·天津之旅·天津·三汉通衢

天津地区东濒渤海,太行山东麓和燕山南麓的河流也多汇聚于此,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因此,很早就成为三汊通衢。

晓日连樯集万艘

公元三世纪初,曹操北攻乌桓,为运送军需物资,征调民夫于206年(建安十一年)开凿了平虏渠和泉州渠。后来,又从泉州渠的北端,向东开凿一条名叫新河的运渠,达于濡水(今滦河)。这些河渠的开通,大大便利了天津地区的交通。至七世纪初,隋炀帝为加强对南北各地的控制,又在旧有渠道和天然河流的基础上,开凿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其中608年(大业四年)开凿的永济渠即经过天津地区,自此之后,天津成了运河的北方枢纽。

唐朝建立后,在幽州(今北京市)、渔阳(今天津市蓟县)驻有重兵,为运送驻军的粮饷供应,唐政府除继续使用大运河运输之外,还实行海运,当时的海口就在今天津东郊军粮城以东。杜甫曾赋诗描绘海运盛况言:“幽燕盛用武,供给亦劳哉!吴门转粟帛,泛海陵蓬莱。”

十世纪中叶以后,为抵御辽的南下,北宋在与辽的界河南岸设置许多防御工事,并把淀泊和河流连接起来形成塘泊,屈曲九百里,使辽兵不易渡越,这条塘泊防线的东段,即泥沽至南运河一段,就在今天津的市区和郊区的范围之内。

今南运河、北运河和海河相会之地名三汉口,在天津市区金钢桥以北不远,但在一百年前,三河交汇的地点在稍靠南的今狮子林桥附近。旧三汉口西南介于南运河和海河之间的三角地带,地势高,不易遭受水灾;且在海河五大支流中以南运河流域最广,运输最繁忙,所以使南运河流入海河的这一三角地带,成为附近最重要的码头和最早兴起的聚落,以后的天津市区即是从此发展起来的。由于北京是金、元的首都,官僚军队供给浩繁,因而经由天津运往北京的漕粮物资与日俱增。元朝初年,由于运河的某些地段水量不足,南部的粮食又改由海船北运,四五月间南风盛行,自江南起运的粮艘十几天即可到达天津,而后再用河船转运北京。古人有诗云:“东吴转海输粳稻,一夕潮来集万船”,极状天津航运繁忙之盛况。

商贾云集海河旁

清朝继明朝之后仍把首都设在北京,天津作为首都的出港口和重要门户,在明朝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当时在天津一带的运河里运载漕粮的船只千帆竞发,每年运粮在四百万石以上。直到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由于运河部分河道涸竭,漕运才为轮船海运和铁路运输所代替,许多进出北京的官员途经天津,数以万计的商贾汇集此地。在明代,东门外天后宫一带的海河沿岸地区,已是繁华的商业区;到清代,商业区更逐渐扩大到北门外的河北大街、锅店街和估衣街一带,除一般日用品的出售外,外国商品也出现在市场上,当时有人以诗描写洋货街之景象,“百宝都从海舶来,玻璃大镜比门排。和兰琐伏(当时音译,不知为何物)西番锦,怪怪奇奇洋货街”。

由于各方商人汇集天津,因此今日便在海河之畔保留下闽粤、山东、广东、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和山西等各地会馆二十余处。坐落在旧城南门内大街的广东会馆,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是天津会馆中规模最大、装修最精、保存最好的一处,前有照壁,对立门厅。正厅之后为天井,此即戏楼所在;戏楼是广东会馆的神韵之笔,独具特色,伸出式舞台,不设天幕和边幕,吊顶用悬臂结构,前台两柱挑悬空中,舞台建筑之雕饰玲珑剔透,令人叹为观止。剧场设计采用抬梁、穿斗混合结构,用两根平行的跨空枋和一根额枋构成一组大木架,净跨度达20米,中间不设立柱,便于传声导乐。1985年广东会馆辟为天津戏剧博物馆。

天津自古就有制盐之利,民间传说在汉朝以前,天津本是一片汪洋大海,还有许多沼泽。一些从外地迁来的居民,三家五舍聚居一起,大多靠贩海盐、熬硝盐、打鱼为生。后来这里的居民越来越多,形成了许多村落,这些村落,除了沽水沿岸的丁字沽、西沽、东沽、三汊沽、大直沽、小直沽之外,大多没有名字。汉末,政府钦命盐官长驻大直沽,负责管理盐民,征收盐税。然而盐官横征暴敛,百姓深受其苦,后来这位盐官突然得了大病,背上起了个碗口大小的恶疮,淌血流脓,盐官只得请来术士医病,术士言盐官触怒了沽水水神古水真君,要想病愈,必须免除沽水一带的盐捐渔税,百姓安居,神人自会宽恕。第二天盐官便出了张告示,大意是自即日起,沽水两岸村庄以及以“沽”为名的村庄,免除一切捐税服役。告示一公布出去,沽水一带许多不以“沽”为名的村庄,都把村名改成了“沽”;原先没有名字的小村落,也借此机会纷纷呈报,这样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以“沽”为名的地区,号称“七十二沽”。

到明朝中叶,史书上已有“万灶沿河而居”的描写;至清朝前期,天津除制盐生产继续发展外,还成为沿海各盐场产品的最大集散市场。随着盐业的繁荣和发展,天津出现了富甲一方,依附于官府的大盐商,清人杨一昆曾以诗描绘其之豪横,“不种田,不筑厂,赤手空拳即可把钱想,第一是走盐商”,“店役八九个,围随在轿旁。黑羔马褂是家常,他的来头可想。卖的盐,任意铺张”。天津前期著名的盐商有张霖、查日乾、安尚义等。张霖和查日乾都曾营造园林,张筑有一亩园、篆水楼、问津园等,查筑有水西庄,都是当时少有的名胜。

水西庄位于天津城西三里南运河南畔,始建于清代雍正元年(1723),雍正十三年(1736年)规模已具,乾隆早中期为水西庄鼎盛期,同治间园基日蹙,台榭倾颓,民国初年为工厂、警所等所用,昔日园林面目全非。然而,佳所虽湮,风韵犹存。水西庄之构园“面向卫水,背枕郊野”、“近村仍近郭,通衢宜骑复宜船”,以人为之美入之天然,或因高借远,或凭水假景,为津门古代园亭池馆之冠。水西庄主人喜交游,重然诺,爱惜人材,款接名流,故在乾隆初期为雅士文人荟萃之地,名盛一时。水西庄还是诗画与古器图书收藏之所,其与扬州马日琯所建“小玲珑山馆”、杭州赵功千所建“小山堂”,分别处于京杭运河沿岸的三个著名港口城市。查、马、赵三氏享誉文坛,时人将查为仁与马日琯在诗坛的影响并论,有“南马北查”之称。

天后保民东入海

天妃是宋以来民间传说的护航女海神,清朝时晋封为天后,每逢出海或航海归来,船工水手都要供拜祭祀。天津原有天后宫十八座,著名者有二,即大直沽的东庙和小直沽的西庙。东庙在今河东区大直沽赵家胡同内,几经盛衰,1900年毁于八国联军。西庙在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的三汊河口西岸,元泰定三年敕建,明永乐元年重建,后又数次扩修,与福建莆田湄州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并列为我国三大妈祖庙。

天后宫坐西朝东,面对海河,从外至里,依次有戏楼(酬神演出之所)、幡杆(南北杆各高26.2米和25.94米)、山门、牌楼、前殿、大殿、藏经阁、启圣祠以及分列左右的钟鼓楼、配殿和张仙阁等。天津天后宫是在元朝的大规模漕运期间修建的,每逢漕船起航或到达,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仪式,宫南、宫北一带也因此成为天津最早的商业区,特别是每年三月皇会期间,各地货船云集于此,实可谓“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