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运河·胜迹如珠古运河

悠悠吴越曲·苏州之旅·运河·胜迹如珠古运河

京杭大运河自隋朝起,即横贯无锡80里,西北起于五牧,东南迄于望亭,而以吴桥经西水墩至清名桥段,最具古运河的独特风情。运河两岸,居民临河筑室,开门见水,或弈棋,或品茗,翁叟怡然;或浣纱,或捣衣,姝丽成行。河上舟楫穿梭,咿呀欸乃,临水酒旗茶幡,叫卖声声,乘画舫龙舟畅游,可亲见“家家门外泊舟航,小橹摇进屋中堂”的诗情画意。

清名桥。在无锡古运河南段,处于运河和伯渎港交汇处,它是无锡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石拱桥,全长43.3米,不用灰浆,只用榫铆。桥近有虽为古运河支流,却比运河更为悠久的伯渎港,为泰伯所凿。吴王阖闾攻楚,夫差北上伐齐,都曾经过这条水路。从清名桥沿运河往南,有南水仙庙,乃为纪念明嘉靖年间筑城抗倭、厘田清粮有功的知县王其勋而建,庙中保存有王其勋手书“湖山胜概”石刻和其他楹联碑记。

南禅寺。乘游船沿古运河顺流南下至无锡南门外,可见七层八角、飞檐凌空的妙光古塔巍峨雄峙。塔下就是唐人艳称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南禅寺。清乾隆时,有人称:梁溪十刹,首惠山,次南禅。这座位居无锡十大佛寺之二的古刹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太清初年,原名护国寺。唐高宗咸亨年间,改名灵山寺。后一度废弃;北宋仁宗天圣年间,赐名福圣禅院,俗称“南禅寺”。妙光塔的建筑,晚于寺院,在北宋初雍熙年间。明代张思安撰《南禅寺重修塔碑记》载:“院之西有溪曰梁溪,溪之脉与惠山第二泉相通。故老相传云:昔有巨蛟蜿蜒其中,每天地晦螟,辄兴风雨,喷腥涛,居民震怖,商贾怀忧。雍熙中,有异僧驻锡于兹,谕于众曰:苍龙在耳!宜建浮屠以镇之,则蛟自潜,民业安矣。”这段记载说明此塔是雍熙年间应本地人民和运河客商制服梁溪水害的愿望募捐建成的。北宋崇宁三年徽宗赵佶赐名“妙光”,沿袭至今。这座千年古塔,是古代无锡平原的最高建筑,天清气爽之时,塔影可以落到数里外的塔影桥下。据说古时塔顶燃灯,灯光能落到十数里外的太湖中,成为著名一景。明初永乐年间无锡县学教谕李湛首倡《锡山八景诗》,其中《南禅宝塔》七律云:

《胜迹如珠古运河》古诗句出处:梵宫突兀南城隅,浮屠屹立凌清虚。碧瓦飞甍振鸣铎,金盘结顶擎明珠。僧伽何年去无迹,梦入空堂惟见锡。我来登览足幽胜,俯仰层云荡胸臆。其所云锡山八景是:南禅宝塔、惠山名泉、太湖春涨、龙山九峰、锡山晴云、梁溪晓月、吴宫古槐、泰伯遗祠。

黄埠墩。古运河无锡段起点吴桥附近,有一南北宽8丈,东西长百尺的小洲,名黄埠墩,原为古芙蓉湖中一小岛,据说战国时楚春申君黄歇曾在此疏浚芙蓉湖,黄埠墩因此得名。它地扼中流,形势险要,北为双河口,南为江尖渚,各分二支水道流出,惠泉山水经惠山浜自西而来,东又有小三里河流去,水流湍急,洪水不沉没,水枯不见底。民歌唱道:“龙山脚下浪滚滚,古流环抱黄埠墩。任你水涨浪头高,墩墩永远不落沉”。《无锡金匮县志》载:“黄埠墩在运河中流寺塘泾口。形家言,河势直下而益广,须以此抵之,故谓黄埠墩为天关,大保墩为地轴。墩圆而小,风帆左右,带以垂杨,中楹为佛殿,周廊四匝,上有文昌阁、水月轩、环翠楼。”当年吴王夫差伐齐,楼船曾在此鼓吹游宴,文天祥被解北京途中,亦曾停留于此,作《过无锡》悲歌一首。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四次到无锡游览,所作《黄埠墩》诗中有“到来俯视原无地,攀陡遥吟恰有楼”句,可见当时洲上颇多楼台。其间想必当有明代名臣海瑞题为“玩山临水第一楼”的环翠楼。楼台至今虽所存无多,但黄埠墩作为运河沙洲,仍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