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三秦魂·西安之旅·大小雁塔·秀丽玲珑“娇夫人”

赫赫三秦魂·西安之旅·大小雁塔·秀丽玲珑“娇夫人”

小雁塔本名荐福寺塔,在荐福寺内,是义净到荐福寺后第二年所建。为密檐式砖塔,原有十五级,现余十三级,高43米。因形制与大雁塔相似而略小,故名小雁塔。

荐福寺与小雁塔

荐福寺在唐代地跨长安城开化和安仁两坊,寺院在开化坊的南半部,塔院在安仁坊的西北部。这里在建寺前就有房屋建筑。隋炀帝登基之前,曾在这里修建藩王府。唐初,这里是皇家住宅。唐文明元年(684),在高宗死后一百天,为高宗“献福”而改建为寺,初名大献福寺。武则天天授元年(690),改称为荐福寺。唐朝佛教盛行,佛教提倡“大修功德,营寺塔”。高宗在世时“扶道抑佛”,故唐皇室为高宗修寺塔敬献冥福,以减免在阴间受刑狱饿鬼之苦,也为皇室修功德。唐末,长安遭兵火,开化坊被焚毁,寺院随即迁到安仁坊的塔院内。现在荐福寺内大雄宝殿、藏经楼、白衣阁、慈氏阁、钟楼等建筑,是明清时所重建。荐福寺的闻名,与义净法师在此译经和寺内的小雁塔有关。

义净(635—713),俗姓张,名文明,齐州(今山东历城)人,一说范阳(今北京城西南)人。他是继玄奘之后唐代著名的去印求法高僧,他和法显、玄奘并称“三大求法高僧”。十二岁时他就立志学习玄奘,到佛教的发源地学习佛教教理教义。唐高宗咸亨二年(671),他取海路到印度,在玄奘取经的“那烂陀”寺里求学。历经二十五年,游历三十余国,考察了佛教戒律的各种做法,带回梵文本佛典四百余部,于695年返回洛阳。据说武则天曾亲自出洛阳东迎义净归来。706年,受皇室委派,义净到荐福寺作翻译僧,译佛经六十一部,二百三十九卷。卒于寺内译场。

义净在归国途中,曾在苏门答腊停留、居住,著《南海寄归内法传》和《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书。留下了唐代

陕西西安小雁塔

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文化交流的珍贵史料。

由于义净曾在此译经,使荐福寺成为与慈恩寺、大兴善寺齐名的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

小雁塔曾多次遭地震而未毁,塔底层北门楣上明人王鹤在1551年写的一段碑刻中,记载了小雁塔“神合”的趣事:“荐福寺塔,肇自唐,历宋元二代。明成化末(1487),长安地震。塔身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若窗牖,行人多往见之。正德末(1521)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清人钱咏的笔记《履园丛话》中亦记载了这一奇观。自唐以来的一千多年中,这里发生过七十多次大小地震。小雁塔经历了四裂三合的过程,以致于塔顶成了驼峰状。

1965年修复小雁塔时,解开了小雁塔裂而复合之谜。原来小雁塔的塔身上下小而中间大,像个不倒翁。该塔的基础,被夯筑成半圆形的球体。地震时,塔身摇动,但其基础四面受力均匀,所以塔身不仅没倒,原来震裂的缝隙也被合起来了。

雁塔晨钟与武举题名

小雁塔内曾有一口两万余斤的巨钟,铸于金代明昌三年(1192),钟高2.94米,厚0.05米,直径2.05米。此钟原来在武功县渭河边的崇敬寺(一说崇教寺)内,后来渭河涨水,冲毁寺院,接着渭河改道,钟被埋在河滩底下。传说有位妇女在武功河畔的石头上捣衣,忽然敲出清脆的响声,人们于是在此挖出了石头下面的巨钟。清代康熙年间重修荐福寺时,将这口钟移入小雁塔内。此后,每日清晨僧人准时敲钟,钟声悠扬清脆,西安全城都能听到,有名的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即指此。清代朱集义在《雁塔晨钟》一诗中将雁塔晨钟誉为“千秋胜迹”。

明代中叶嘉靖年间以后,科举制度有一大变化,朝廷下令各地增设武试,以选拔民间习武人才。科举及第是明代进入官场的重要途径,大凡中试举人,其欢乐得意心情不亚于唐时进士及第者。中式的文、武举人也模仿唐代进士雁塔题名的风雅,聚集于塔下题名留念,大雁塔归了文举人,小雁塔归了武举人。